一种螺旋形钢丝绳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0121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0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和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形钢丝绳绕线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形钢丝绳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装置本体,所述绕线装置本体包含绕线轴,所述绕线轴上方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为螺旋形状且贯穿所述绕线轴的表面,所述绕线槽高出所述述绕线轴表面的距离为9mm,所述绕线槽的宽度为10.5m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绕线轴上设置螺旋形状的绕线槽来引导钢丝绳缠绕的走向,从而使缠绕出的产品质量更好,操作方便,减少了人工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和工程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形钢丝绳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钢丝是碳素钢或合金钢通过冷拉或冷轧而成的圆形(或异形)丝材,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并根据使用环境条件不同对钢丝进行表面处理。钢丝绳起到承受载荷的作用,其性能主要由钢丝决定。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生产、生活的效率和安全。然而缠绕固定钢丝绳的绕线装置的好坏,在使用钢丝绳的过程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生产的角度来考虑,现有技术中的绕线装置一般为圆柱形的,由于没有直线的导槽,所以工人在生产时需要专人负责看管以确保绕线的正确性,否则可能会出现绕线不满及绕线零乱的情况,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从实际应该用考虑,可以想像,在实际作业中使用钢丝绳时,如果正在深井里工作时,绕线装置出现问题将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形钢丝绳绕线装置,既可以保证绕线出来的产品合格或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旋形钢丝绳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装置本体,所述绕线装置本体包含绕线轴,所述绕线轴上方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为螺旋
形状且贯穿所述绕线轴的表面,所述绕线槽高出所述述绕线轴表面的距离为9mm,所述绕线槽的宽度为10.5mm。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槽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绕线轴的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绕线轴上设置螺旋形状的绕线槽来引导钢丝绳缠绕的走向,从而使缠绕出的产品质量更好,操作方便,减少了人工劳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绕线装置本体,2、绕线轴,3、绕线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螺旋形钢丝绳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装置本体1,所述绕线装置本体1包含绕线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2上方设置有绕线槽3,所述绕线槽3为螺旋形状且贯穿所述绕线轴2的表面,所述绕线槽3高出所述述绕线轴2表面的距离为9mm,所述绕线槽3的宽度为10.5mm。绕线时,先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绕线装置本体1上,然后通过绕线槽3的引导作用将钢丝绳按照导槽方向缠绕,当钢丝绳到达绕线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时,完成一个整圈缠绕后再按照原来的路线逆向缠绕回来,达到另一端时重要此操作,由于绕线槽的存在,所以当达到一端时,绕线装置会自动逆转回来,不需要人为去操
作,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并且按本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有保证。作为优选,所述绕线槽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绕线轴2的表面上。整个绕线装置选用金属材料制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绕线装置做优化处理,绕线槽3可以通过螺丝固定或焊接的方式等将其固定到绕线轴2的表面上,做为优选,可以选择焊接的方式,稳定性更可靠。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形钢丝绳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装置本体(1),所述绕线装置本体(1)包含绕线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2)上方设置有绕线槽(3),所述绕线槽(3)为螺旋形状且贯穿所述绕线轴(2)的表面,所述绕线槽(3)高出所述述绕线轴(2)表面的距离为9mm,所述绕线槽(3)的宽度为1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形钢丝绳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装置本体(1),所述绕线装置本体(1)包含绕线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2)上方设置有绕线槽(3),所述绕线槽(3)为螺旋形状且贯穿所述绕线轴(2)的表面,所述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诚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