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10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07:24
一种灯具,包括灯体以及设置在灯体上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连接在灯体同侧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连接在灯体上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连接在灯体上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可相对于第二配合部转动,一固接件将所述第一配合部的第二端部以及第二配合部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以使灯体固定在转动后的某一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出光方向的灯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灯具一般包括灯壳、设置在灯壳内的驱动模组以及由所述驱动模组驱动的发光元件。传统的灯具在安装后,其照射角度是固定的,从而无法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照射角度可调的灯具。一种灯具,包括灯体以及设置在灯体上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连接在灯体同侧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连接在灯体上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连接在灯体上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可相对于第二配合部转动,一固接件将所述第一配合部的第二端部以及第二配合部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以使灯体固定在转动后的某一角度。本专利技术的灯具中,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借助于所述固接件的固定作用,使得所述灯体的照射角度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解决了传统灯具的照射角度单一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灯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灯具的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灯具中的发光模组的拆解图。图4为图3的倒置图。图5为图2的倒置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灯具中的灯体的照射角度变化后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灯具 100 灯体 10转动件 20 第一配合部 21第二配合部 22 固接件 30第一端部 211,221 第二端部 212,222第一配合孔 2110,2210 第二配合孔 2120,2220固定件 40 安装部 220安装孔 2200 前板 11发光模组 12 背壳 13驱动模组 14 开口 110通气孔 112 光扩散板 121灯板 122 散热器 123主体部 1211 透镜部 1212收容槽 1213 电路板 1221发光元件 1222 密封圈 124底板 1231 散热鳍片 1232散热通道 1233 固接孔 1230顶壁 130 第一侧壁 131第二侧壁 132 第三侧壁 133第四侧壁 134 第一散热孔 1301第二散热孔 1302 第三散热孔 1303第一定位孔 1310 第二定位孔 1320连接件 5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灯具100包括灯体10以及设置在灯体10上的转动件20。所述转动件20包括连接在灯体10同侧的第一配合部21以及第二配合部22。所述第一配合部21包括连接在灯体10上的第一端部211以及远离第一端部211的第二端部212。所述第二配合部22包括连接在灯体10上的第一端部221以及远离第一端部221的第二端部222。所述第一配合部21可相对于第二配合部22转动。一固接件30将所述第一配合部21的第二端部212以及第二配合部22的第二端部222固定连接以使灯体10固定在转动后的某一角度。优选地,所述灯体1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所述转动件20。所述转动件20的第一配合部2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相互配合作动以改变所述灯体10的安装角度。所述第一配合部21为长条状的板体。所述第一配合部21的第一端部211具有第一配合孔2110。所述第一配合部21的第二端部212具有第二配合孔2120。所述第一配合孔2110为圆形的穿孔,所述第二配合孔2120为狭长的穿孔。优选地,所述第二配合孔2120沿着所述第一配合部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配合部22为片状板体。所述第二配合部22的第一端部221具有第一配合孔2210,所述第二端部222具有第二配合孔2220。所述第二配合部22的第一端部22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的第一端部211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孔2210为圆形的穿孔,所述第二配合孔2220为狭长的穿孔。多个固定件4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的第一配合孔2110以及第二配合部22的第一配合孔2210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21的第一端部211以及第二配合部22的第一端部221可借助于所述固定件40旋接于所述灯体10。优选地,所述灯体10相对两侧的第二配合部22的第二端部222可进一步延伸形成连接相对两侧第二配合部22的安装部220。借由所述安装部220可将所述灯具100安装在灯杆或者墙壁上。优选地,所述安装部220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200。所述固接件30可依次穿孔所述第一配合部21的第二配合孔2120以及第二配合部22的第二配合孔2220,以将所述第一配合部21的第二端部212及第二配合部22的第二端部222固定。请参见图2,所述灯体10包括前板11、设置在前板11上的发光模组12、罩设所述发光模组12的背壳13以及驱动模组14。所述前板11为一平整的板体。所述前板11上可开设有多个开口110。所述前板11上的开口110可为等间距分布。所述前板11上的开口110的数量可为9个。当然,所述前板11上的开口110的排布方式以及数目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优选地,所述前板11还具有多个通气孔112。所述多个通气孔112设置在每相邻的两个开口110之间。优选地,所述通气孔112未与任一开口110连通或者说所述通气孔112与所述开口110间隔设置。所述发光模组12正对所述开口110设置,以使所述发光模组12的光线可自开口110出射。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组12设置在所述前板11的背侧。所述发光模组12包括光扩散板121、灯板122以及散热器123。所述光扩散板121的尺寸稍大于所述开口110的尺寸,以使所述光扩散板121可设置在所述前板11的背侧。请结合图3,所述光扩散板121包括一主体部1211以及自所述主体部1211的前侧向外凸设的多个透镜部1212。优选地,所述透镜部1212在背侧还可定义一收容槽1213。请结合图4,所述灯板122包括电路板1221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221上且与所述电路板1221电性连接的多个发光元件1222。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122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电路板1221可收容在光扩散板121的背侧的凹槽1210内。所述发光元件1222可与所述光扩散板121上的透镜部1212正对设置。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1222可收容在所述透镜部1212的收容槽1213内。优选地,所述灯板122与所述光扩散板121之间还可进一步包括一密封圈124,以防止水、气等外部环境对发光元件1222的影响。所述散热器123包括底板1231以及自底板1231的一侧朝外延伸的散热鳍片1232。所述底板1231的尺寸与所述灯板122的尺寸相当。优选地,所述散热器123的底板1231直接贴设于所述灯板122。 所述散热鳍片1232之间间隔设置以在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1232之间形成散热通道1233。所述散热器123朝向所述转动件20的外侧至少具有一固接孔1230。请再次参见图2,所述背壳13包括顶壁130、自顶壁130相对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侧壁131、第二侧壁132以及自顶壁130另外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三侧壁133以及第四侧壁134。所述第一侧壁131与第二侧壁132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侧壁133及第四侧壁134的相对两端。所述顶壁130与所述第一侧壁131、第二侧壁132、第三侧壁133以及第四侧壁134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135。所述收容空间135收容所述发光模组12以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具,包括灯体以及设置在灯体上的转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连接在灯体同侧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连接在灯体上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连接在灯体上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可相对于第二配合部转动,一固接件将所述第一配合部的第二端部以及第二配合部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以使灯体固定在转动后的某一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包括灯体以及设置在灯体上的转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连接在灯体同侧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连接在灯体上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连接在灯体上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可相对于第二配合部转动,一固接件将所述第一配合部的第二端部以及第二配合部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以使灯体固定在转动后的某一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第一端部之间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转动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部的第一端部上具有第一配合孔,多个固定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配合部的第一配合孔以及所述第二配合部的第一配合孔以将所述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的第一端部分别固定在灯体上。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包括前板以及设置在前板上的多个发光模组,所述前板上具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学陈容
申请(专利权)人: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