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9817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6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其主要于电致变色镜片上、下端的前、后不同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二导电装置,并令接电装置与该第一、二导电装置相连接,该第一、二导电装置皆分别于电致变色镜片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氧化铟锡导电层,该第一导电装置的氧化铟锡导电层外设置有相接触的导电边,该导电边与接电装置相连接,该第二导电装置的氧化铟锡导电层外则设置有相接触的内导电边,且于内导电边外设有长度较短的绝缘层,再于绝缘层外设有长度较长的外导电边,令外导电边一侧与接电装置相连接,该外导电边的另一侧则与内导电边相连接;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让该电致变色镜片的透光度及颜色的变化更为均匀,连带亦能延长该电致变色镜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尤其是指一种不仅能让该电致变色镜片的透光度及颜色的变化更为均匀,连带亦能延长该电致变色镜片的使用寿命,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创新设计者。
技术介绍
按,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种特殊的材料被大量的研发出来;其中,电致变色元件是指施加一电压而呈现可逆式的颜色变化性质,通过驱动电压达成电致变色元件的着色与去色的反应,将原本的透明无色状态由通电后变成有色状态,其结构上为一种多层式电化学装置,施加电压于元件中,使元件内的物质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可逆反应而导致颜色变化的现象,该电致变色元件可供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若外界阳光太强烈或是想令内部具有隐密性,即可应用此技术改变玻璃透光度。该类电致变色元件于操作使用上,其皆对该电致变色元件输入正向电源,令该电致变色元件透光度降低、颜色越深,并对电致变色元件输入反向电源,令该电致变色元件透光度提高、颜色越浅,利用反复对电致变色元件输入正向或反向电源,让电致变色元件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而能达到将该电致变色元件调整至所需透光度的目的。其中,请参阅图5现有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所示,一般常见的电致变色镜片5主要于其上、下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正导电装置51及负导电装置52,且该正导电装置51与负导电装置52分别设置于电致导电镜片5的前、后不同端面上,该正导电装置51于电致变色镜片5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正极氧化铟锡(ITO)导电层511,且于该正极氧化铟锡导电层511外再设置有相接触正极导电边512,而该负导电装置52则于电致变色镜片5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负极氧化铟锡(ITO)导电层521,再于该负极氧化铟锡导电层521外再设置有相接触负极导电边522,同时该正、负导电装置51、52的正、负极氧化铟锡导电层511、521长度等该电致变色镜片5的长度,以让正、负极氧化铟锡导电层511、521能分别完全贴合在电致变色镜片5的上端或下端,再以
接电装置53与该正导电装置51与负导电装置52进行电连接。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请再一并参阅图6现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所示,令该接电装置53对该正导电装置51与负导电装置52输入正向电源,此时电源即会通过该正、负导电装置51、52的正、负极导电边512、522传导至正、负极氧化铟锡导电层511、521,再由该正、负极氧化铟锡导电层511、521传导入电致变色镜片5,以能令该电致变色镜片5透光度降低、颜色越深;而当该接电装置53对该正导电装置51与负导电装置52输入反向电源时,则能令电能由正、负极导电边512、522经正、负极氧化铟锡导电层511、521传导入电致变色镜片5,让该电致变色镜片5透光度提高、颜色越浅。然而,上述电致变色镜片虽可利用输入正向或反向电源的改变,达到调整其透光度的预期功效,但也在其整体实际施行使用上发现,该电致变色镜片在操作使用进行透光度的改变过程中,由于该电能由电致变色镜片一侧的接电装置传导入正、负导电装置,令正、负导电装置的正、负极导电边经正、负极氧化铟锡导电层传导入电致变色镜片,因其由接电装置同时经正、负导电装置进行供电,令电致变色镜片会由靠近接电装置端开始进行变色,造成其透光度的改变会由电致变色镜片上电能传导入的一侧往另一侧进行变化,于长期使用下,即会导致该电致变色镜片于电能传导入的一侧老化程度高于另一侧,令电致变色镜片两侧透光度不均,致令其在整体操作控制上仍存在有改进的空间。缘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其主要能令电致变色镜片在进行透光度及颜色的变化的过程中,不仅能让该电致变色镜片的透光度及颜色的变化更为均匀,连带亦能延长该电致变色镜片的使用寿命,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本专利技术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的主要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主要于电致变色镜片上、下端的前、后不同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电装置及第
二导电装置,并令接电装置与该第一导电装置及第二导电装置相连接;其中:该第一导电装置,其于电致变色镜片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氧化铟锡(ITO)导电层,于该氧化铟锡导电层外再设置有相接触的导电边,该导电边则与接电装置相连接;该第二导电装置,其于电致变色镜片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氧化铟锡(ITO)导电层,于该氧化铟锡导电层外则设置有相接触的内导电边,且于内导电边外设有绝缘层,该绝缘层长度较内导电边短,再于绝缘层外设有外导电边,该外导电边长度较绝缘层长,以令外导电边一侧与接电装置相连接,该外导电边的另一侧与则与内导电边相连接。本专利技术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第一导电装置为正极,该第二导电装置为负极。本专利技术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第一导电装置为负极,该第二导电装置为正极。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俯视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现有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现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 电致变色镜片;2 第一导电装置;21 氧化铟锡导电层;22 导电边;3 第二导电装置;31 氧化铟锡导电层;32 内导电边;33 绝缘层;34 外导电边;4 接电装置;5 电致变色镜片;51 正导电装置;511 正极氧化铟锡导电层;512 正极导电边;52 负导电装置;521 负极氧化铟锡导电层;522 负极导电边;53 接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专利技术所运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附图及图号:首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及图2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于电致变色镜片1上、下端的前、后不同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电装置2及第二导电装置3,当该第一导电装置2为正极时,该第二导电装置3即为负极,而当该第一导电装置2为负极时,该第二导电装置3即为正极,并令接电装置4与该第一导电装置2及第二导电装置3相连接;其中:该第一导电装置2,其于电致变色镜片1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氧化铟锡(ITO)导电层21,于该氧化铟锡导电层21外再设置有相接触的导电边22,该导电边22则与接电装置4相连接。该第二导电装置3,其于电致变色镜片1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氧化铟锡(ITO)导电层31,于该氧化铟锡导电层31外则设置有相接触的内导电边32,且于内导电边32外设有绝缘层33,该绝缘层33长度较内导电边32短,再于绝缘层33外设有外导电边34,该外导电边34长度较绝缘层33长,以令外导电边34一侧与接电装置4相连接,该外导电边34的另一侧与则与内导电边32相连接,请再一并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俯视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如此一来,使得本专利技术在操作使用过程中,请再一并参阅图4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
示意图所示,其令接电装置4对该第一导电装置2及第二导电装置3分别输入正向或反向电源,令正向或反向电源通过第一导电装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其主要于电致变色镜片上、下端的前、后不同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电装置及第二导电装置,并令接电装置与该第一导电装置及第二导电装置相连接;其中:该第一导电装置,其于电致变色镜片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氧化铟锡导电层,于该氧化铟锡导电层外再设置有相接触的导电边,该导电边则与接电装置相连接;该第二导电装置,其于电致变色镜片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氧化铟锡导电层,于该氧化铟锡导电层外则设置有相接触的内导电边,且于内导电边外设有绝缘层,该绝缘层长度较内导电边短,再于绝缘层外设有外导电边,该外导电边长度较绝缘层长,以令外导电边一侧与接电装置相连接,该外导电边的另一侧与则与内导电边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片变色的导电装置,其主要于电致变色镜片上、下端的前、后不同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电装置及第二导电装置,并令接电装置与该第一导电装置及第二导电装置相连接;其中:该第一导电装置,其于电致变色镜片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氧化铟锡导电层,于该氧化铟锡导电层外再设置有相接触的导电边,该导电边则与接电装置相连接;该第二导电装置,其于电致变色镜片表面设置有相接触的氧化铟锡导电层,于该氧化铟锡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福裕钟仪文
申请(专利权)人:泰特博旗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