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机及乘客传送机终端入口部的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9358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6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适当地保护终端入口部免受冲击的乘客传送机。在乘客传送机的终端入口部中位于乘降口方向的规定区域设置有保护部(9)。保护部(9)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强度构件(92)和为了支承强度构件(92)的两端部(921)而设于终端入口部(6)的一对支承装置(91)。一对支承装置(91)中的至少一个支承装置包括通过夹持强度构件(92)的端部(921)从而可滑动地进行支承的夹持支承部(911)和允许强度构件(92)的端部(921)发生位移的可动空间(912)。若从箭头F方向施加冲击,则强度构件(92)的中央部附近如双点划线(92A)所示那样地发生变形,或者端部(921)向箭头(d1、d2)方向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乘客传送机和乘客传送机终端入口部的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乘客传送机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有无端状连接的梯级并且在梯级的左右两侧竖立地设置支承移动扶手的栏杆,通过使梯级和移动扶手同步移动,从而在上梯口和下梯口之间运送乘客。栏杆通常包括:支承移动扶手的栏杆部;连接设置在该栏杆部下方的裙板;以及位于该裙板的端部以供移动扶手出入的终端入口部。终端入口部位于乘客脚下附近,因此有时会触碰到乘客的行李箱等。如果终端入口部受到冲撞则会破损,不仅乘客传送机的外观受损,而且很可能成为异物侵入而造成故障并降低寿命的原因。因此,提出了在树脂制造的终端入口部的一部分即面向梯级侧的部分设置铁制的侧面板来防止终端入口部破损的技术(专利文献1)。另外,还提出了在终端入口部的表面中与行李箱、腿脚、推车等触碰可能性高的区域也设置侧面板来防止破损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7-22846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1262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铁制的侧面板被直接固定在终端入口部的一部分上,因此,在较强的冲击加到侧面板上的情况下,侧面板可能会与其固定端即树脂制的终端入口部一起变形或破损。为了防止终端入口部的破损,还可以考虑增加侧面板的厚度或提高刚性。但是,在将刚性高的侧面板安装到终端入口部的情况下,作为侧面板抗冲击变强的结果是,可能会使乘客的行李箱等破损。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保护终端入口部免受冲击的乘客传送机和乘客传送机终端入口部的保护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乘客的安全和缓和终端入口部破损,并且能够改善保护部的维护性的乘客传送机和乘客传送机终端入口部的保护方法。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客传送机包括:在乘降口之间循环的无端状的梯级;栏杆部,该栏杆部竖立设置在该梯级的两侧,对与梯级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进行支承;沿着该栏杆部的下方设置的裙板;以及位于该裙板的端部以供移动扶手出入的终端入口部,在终端入口部中的包含位于乘降口方向的区域的规定区域设置保护部,保护部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强度构件、和为了支承强度构件的两端部而设置于终端入口部的一对支承装置,一对支承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支承装置包括:通过夹持强度构件的端部从而可滑动地进行支承的夹持支承部;以及允许强度构件的端部发生位移的可动空间。强度构件的正面侧朝向乘降口方向,强度构件的反面侧面对着终端入口部的内部空间,在障碍物从乘降口方向与强度构件相接触时,强度构件也可向终端入口部的内部空间侧发生位移。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如果冲击从乘降口方向加到强度构件上,则强度构件的两端部在被夹持支承部支承的同时进行滑动,在可动空间内发生位移。由于能使强度构件发生位移来吸收冲击,因此,能够缓和对终端入口部施加的力并且减轻给乘客造成的不良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放大表示乘客传送机的乘降口附近的说明图。图2是放大表示终端入口部的侧视图。图3是俯视乘降口附近时的乘客传送机的俯视图。图4是从图2中箭头IV方向观察的图,是表示保护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放大表示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强度构件的支承构造的剖视图。图6是放大表示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强度构件的支承方法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第4实施例所涉及的保护部的剖面构造和处理传感器信号的电路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以下详述的那样,在强度构件92的两端部921能在可动空间912内发生位移的状态下,将强度构件92嵌入终端入口部6的包含乘降方向正面的部分。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护终端入口部6免受冲击的同时缓和乘客的行李箱等的损伤。实施例1用图1~图4来说明第1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乘客传送机构成为用于在一对乘降口1(仅图示了一个乘降口)之间输送乘客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图1是放大表示乘客传送机的乘降口附近的说明图,图2是放大表示终端
入口部6的图。乘客传送机包括:例如在乘降口1之间循环的无端状的梯级2;栏杆部4,该栏杆部4竖立设置在该梯级2的两侧,对与梯级2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3进行支承;沿该栏杆部4的下方进行设置的裙板5;以及位于该裙板5的端部以供移动扶手3出入的终端入口部6。在终端入口部6中位于乘降口1的方向的规定区域,设有图2~图4中后述的保护部9。再有,在终端入口部6设有用于操作乘客传送机的操作开关7、和紧急停止开关8。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终端入口部6还设有检测异物被拉进供移动扶手1出入的开口的检测开关。控制装置10是对乘客传送机的驱动进行控制的装置。控制装置10用逆变器来控制电动机(均未图示)的驱动。图3是从上侧俯视乘降口1的俯视图。保护部9被设置在终端入口部6中的包含乘降口1的方向的规定区域。图4是从图2中的箭头IV方向观察的剖视图。终端入口部6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中空构造,在与规定区域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62。在该开口部62边缘的壁部61设有保护部9。开口部62是终端入口部6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保护部9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强度构件92、和为了支承强度构件92的两端部921、921而设于终端入口部6的一对支承装置91、91。各支承装置91包括:通过夹持强度构件92的端部921从而可滑动地进行支承的夹持支承部911;以及允许强度构件92的端部921发生位移的可动空间912。再有,只要一对支承装置91、91中的至少一个可滑动,就可以如后述那样吸收冲击。因此,既可以采用仅在支承装置91、91的任一个上包括夹持支承部911和可动空间912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如本实施例所示在一对支承装置91、91两者上分别包括夹持支承部911和可动空间912的结构。强度构件92由例如铁板等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形成为具有弯曲部922的
形状。强度构件92形成为所谓的板簧。强度构件92的正面侧朝向乘降口1的方向,强度构件92的反面侧面对着终端入口部6的内部空间。障碍物从乘降口1的方向F与强度构件92相接触的情况下,如图4中双点划线92A所示,强度构件92向终端入口部6的内部空间侧发生位移。关注支承装置91。支承装置91中,在位于开口部62边缘的地方形成有一对夹持支承部911、911。各夹持支承部911例如其前端被形成为剖面为三角形等的锐角,与板状的强度构件92的端部921线接触。在支承装置91的内部形成有可动空间912。可动空间912是用于强度构件92的端部921发生位移的空间。若从图4中的箭头F方向朝强度构件92施加冲击,则强度构件92的中央的弯曲部922就向终端入口部6的内部空间侧弯曲。与此同时,强度构件92的端部921或者在可动空间912内沿箭头d1方向出入,或者在可动空间912内沿箭头d2方向摆动。箭头d1方向的位移和箭头d2方向的位移是否产生、其大小因施加于强度构件92的冲击的方向、强度等而不同。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在终端入口部6中乘客的行李箱、推车等容易碰撞的规定区域,将形成为板簧的强度构件92以可向终端入口部6的内部空间位移的方式进行安装。因此,通过对应于冲击而位移或变形,从而强度构件92能吸收或缓和冲击,并能缓和终端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传送机,该乘客传送机包括:在乘降口之间循环的无端状的梯级;栏杆部,该栏杆部竖立设置在所述梯级的两侧,对与所述梯级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进行支承;沿所述栏杆部的下方进行设置的裙板;以及位于所述裙板的端部以供所述移动扶手出入的终端入口部,在所述终端入口部中的包含位于所述乘降口方向的区域的规定区域,设置有保护部,所述保护部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强度构件;以及为了支承所述强度构件的两端部而设于所述终端入口部的一对支承装置,所述一对支承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支承装置包括:通过夹持所述强度构件的端部从而可滑动地进行支承的夹持支承部;以及允许所述强度构件的端部发生位移的可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17 JP 2015-0537251.一种乘客传送机,该乘客传送机包括:在乘降口之间循环的无端状的梯级;栏杆部,该栏杆部竖立设置在所述梯级的两侧,对与所述梯级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进行支承;沿所述栏杆部的下方进行设置的裙板;以及位于所述裙板的端部以供所述移动扶手出入的终端入口部,在所述终端入口部中的包含位于所述乘降口方向的区域的规定区域,设置有保护部,所述保护部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强度构件;以及为了支承所述强度构件的两端部而设于所述终端入口部的一对支承装置,所述一对支承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支承装置包括:通过夹持所述强度构件的端部从而可滑动地进行支承的夹持支承部;以及允许所述强度构件的端部发生位移的可动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构件的正面侧朝向所述乘降口方向,所述强度构件的反面侧面对着所述终端入口部的内部空间,在障碍物从所述乘降口方向与所述强度构件相接触的情况下,所述强度构件能向所述终端入口部的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圭佑仲条勇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