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智能主机
,尤其涉及一种高散热公交车车载智能主机。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城市人口翻倍增长,随之而来的人们出行问题并日益突出,公共交通对人们出行的便利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公交车车载智能主机是基于全球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的智能化,公交车辆运行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实现面向公众乘客的完善信息服务,现有的公交车车载智能主机的散热性能不好,给公交车车载智能主机内部的元器件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散热公交车车载智能主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散热公交车车载智能主机,包括壳体和固定圆板,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柱,且壳体上设有连接端口,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二伸缩电机,且第二伸缩电机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固定圆板,所述固定圆板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圆筒,且固定圆筒远离固定圆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和固定圆筒的内壁连接,且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和固定杆靠近固定圆板的一端连接,且垫板和固定圆筒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上设有卡柱和卡槽,且卡柱和卡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圆盘的底部设有多个凹槽,且凹槽的内壁上连接有风扇,所述固定圆板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伸缩电机,且第一伸缩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固定套管,且固定套管的内壁和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圆板的下方设有电路安装板,且电路安装板和壳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散热公交车车载智能主机,包括壳体(3)和固定圆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柱(1),且壳体(3)上设有连接端口,所述壳体(3)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二伸缩电机(6),且第二伸缩电机(6)位于壳体(3)的顶部,所述第二伸缩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有固定圆板(12),所述固定圆板(12)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圆筒(7),且固定圆筒(7)远离固定圆板(12)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上套设有压缩弹簧(4),所述压缩弹簧(4)的一端和固定圆筒(7)的内壁连接,且压缩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和固定杆(2)靠近固定圆板(12)的一端连接,且垫板和固定圆筒(7)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的另一端固定圆盘(9),所述固定圆盘(9)上设有卡柱(13)和卡槽(14),且卡柱(13)和卡槽(14)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圆盘(9)的底部设有多个凹槽,且凹槽的内壁上连接有风扇(10),所述固定圆板(12)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伸缩电机(5),且第一伸缩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固定套管(8),且固定套管(8)的内壁和固定杆(2)连接,所述固定圆板(12)的下方设有电路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公交车车载智能主机,包括壳体(3)和固定圆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柱(1),且壳体(3)上设有连接端口,所述壳体(3)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二伸缩电机(6),且第二伸缩电机(6)位于壳体(3)的顶部,所述第二伸缩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有固定圆板(12),所述固定圆板(12)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圆筒(7),且固定圆筒(7)远离固定圆板(12)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上套设有压缩弹簧(4),所述压缩弹簧(4)的一端和固定圆筒(7)的内壁连接,且压缩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和固定杆(2)靠近固定圆板(12)的一端连接,且垫板和固定圆筒(7)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的另一端固定圆盘(9),所述固定圆盘(9)上设有卡柱(13)和卡槽(14),且卡柱(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劲松,程永照,魏章亚,龚代胜,罗静,王乐意,王晓娟,杨善辉,黄俊,何华环,何瑞峰,陈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煌和利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