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6429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8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雷管分发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包括:盛放盒,其具有一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向第一预定方向依次输送多个基础雷管盒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其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相邻设置,以将多个基础雷管盒分发至每个卡口工位;将所述基础雷管盒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按第二预定方向从第一输送带推送至第二输送带的气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手动分发基础雷管的方式,降低了基础雷管分发工位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雷管分发装置。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下发了《关于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技术进步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安[2010]227号),明确提出了以安全生产为核心,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雷管生产方式,加快现有生产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做到危险作业工序实现无人操作或实现人机隔离、最大限度减少固定作业人员。该指导意见为民爆行业今后的技术进步指明了方向。在雷管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基础雷管按生产需要分发到每个卡口装配工位。目前基础雷管的分发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手动逐盒分发方式,即由人工一盒一盒地将基础雷管盒放入分发装置,分发装置再将基础雷管盒通过传送装置分配到每个卡口装配工位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个卡口装配工位所需基础雷管的存量都有规定的限量,所以每个卡口装配工位必须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补充基础雷管,这样使得基础雷管分配工位的操作人员必须长时间坚持在基础雷管分发间工作。由于基础雷管分发间存放着大量的基础雷管,操作人员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场地工作,对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万一发生爆炸事故,其后果将极其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取代传统的人工手动分发基础雷管的方式,降低基础雷管分发工位的安全风险。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包括:盛放盒,其具有一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向第一预定方向依次输送多个基础雷管盒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其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相邻设置,以将多个基础雷管盒分发至每个卡口工位;将所述基础雷管盒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按第二预定方向从第一输送带推送至第二输送带的气动组件。多个基础雷管盒在控制器的作用下,经气动组件由第一输送带自动传送至第二输送带,并进而分发到每个卡口工位,不需要操作人员长时间坚持在基础雷管分发间工作,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中,所述气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盛放盒上,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气动件和第二气动件,所述第一气动件的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气动件的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平行。第一气动件和第二气动件的设置延长了相邻两个基础雷管盒的分发间隔,满足了每个卡口工位的实际需求。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中,在所述第一气动件和第二气动件的作业端之间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的出口处垂直设置有一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延伸至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作业面,更好地引导基础雷管盒的输送方向,保证不偏离预定的轨道。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中,所述盛放盒还具有一用于判定所述基础雷管盒是否到达第一输送带的出口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和一用于判定所述基础雷管盒是否到达通道的出口的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以实现自动控制基础雷管盒的传输和分发。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中,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盛放盒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口处,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盛放盒的内部靠近所述通道的出口处,位置判断更加准确。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中,多个基础雷管盒在所述第一输送带上顺次成行排布,以使得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基础雷管盒能够按需求向前输送,保证每次只输送一个。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中,所述通道的宽度与所述基础雷管盒的宽度一致,防止基础雷管盒的输送偏离预定的轨道。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雷管生产前先将基础雷管盒按序摆放在盛放盒中,并将盛放盒放置在基础雷管分发间的第二输送带的预定位置处,操作人员撤离基础雷管分发间,并关好分发间的防护门。控制器按照卡口工位的需求启动自动分发装置,多个基础雷管在第一气动件和第二气动件的推动作用下,顺利输送至第二输送带,并进而分发到每个卡口工位,不需要操作人员长时间坚持在基础雷管分发间工作,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降低基础雷管分发工位的安全风险,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的工艺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包括:盛放盒1,其具有一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向第一预定方向依次输送多个基础雷管盒2的第一输送带。盛放盒的尺寸根据要摆放的基础雷管盒的数量和规格设置,第一输送带设置在盛放盒的底部,多个基础雷管盒竖向放置在盛放盒中,且上端伸出盛放盒的顶壁一定的距离,以提供和气动组件的接触面。第一输送带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以接收控制器的指令,向前传输或停止传输基础雷管盒。第二输送带,其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相邻设置,以将多个基础雷管盒分发至每个卡口工位3。第二输送带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以接收控制器的指令,向卡口工位分发基础雷管。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相邻设置,缩短了基础雷管的输送距离。将所述基础雷管盒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按第二预定方向从第一输送带推送至第二输送带的气动组件4。气动组件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以接收控制器的指令。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中,所述气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盛放盒上,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气动件41和第二气动件42,所述第一气动件的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气动件的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平行。第一气动件和第二气动件均为气缸,第一气动件置于盛放盒的一放置空间43中。第一气动件的前端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出口处,以及时将第一输送带出口的基础雷管盒推出。第二气动件的前端与第一输送带的出口齐平,以将到达第二气动件前方的基础雷管盒准确推出。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中,在所述第一气动件和第二气动件的作业端之间设置有一通道5,该通道连通第一输送带的出口、第一气动件的前端和第二气动件的前端,保证基础雷管盒的顺利输送。所述通道的出口处垂直设置有一引导部51,所述引导部延伸至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作业面,引导部伸出盛放盒设置,以更好地引导基础雷管盒的输送。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中,所述盛放盒还具有一用于判定所述基础雷管盒是否到达第一输送带的出口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和一用于判定所述基础雷管盒是否到达通道的出口的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第一气动件和第二气动件的作业,从而推动基础雷管盒从第一输送带准确输送至第二输送带。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放盒,其具有一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向第一预定方向依次输送多个基础雷管盒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其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相邻设置,以将多个基础雷管盒分发至每个卡口工位;将所述基础雷管盒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按第二预定方向从第一输送带推送至第二输送带的气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放盒,其具有一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向第一预定方向依次输送多个基础雷管盒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其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相邻设置,以将多个基础雷管盒分发至每个卡口工位;将所述基础雷管盒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按第二预定方向从第一输送带推送至第二输送带的气动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盛放盒上,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气动件和第二气动件,所述第一气动件的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气动件的工作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雷管生产的基础雷管自动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动件和第二气动件的作业端之间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的出口处垂直设置有一引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华朱长江鲍国钢赵兵祝敏勋向进任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科技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