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顶全连接的抗滑桩复合支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201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桩顶全连接的抗滑桩复合支挡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坡上的4排抗滑桩,4排抗滑桩沿滑坡滑带延伸方向间隔布设;第一、二排抗滑桩为小直径钻孔灌注桩,第三、四排抗滑桩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且均为全长式抗滑桩;第一排抗滑桩和第二排抗滑桩通过钢筋混凝土盖板连接;第三排抗滑桩通过第一冠梁连接,第四排抗滑桩通过第二冠梁连接,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通过连梁连接,形成桩顶全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承担滑坡推力能力强,特别适用于已有局部明显滑移变形的较大型滑坡,能及时稳定险情,并满足加固滑坡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滑坡治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顶全连接的抗滑桩复合支挡结构
技术介绍
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国内外在滑坡治理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支挡抗滑结构的发展应用尤为迅速。当削坡、减载、注浆、排水等措施不足以解决边坡失稳问题时,采用抗滑桩支挡结构是国内外公认的比较有效的工程措施。工程实践表明,抗滑桩能迅速、安全、经济地解决一些较困难的工程问题,因此发展较快。在我国滑坡治理工程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是单排抗滑柱,然而,对于较大型的滑坡工程而言,单排桩在受力上无法达到工程要求。因此,为了提高抗滑桩的抗滑能力,通常采用双排抗滑桩。双排抗滑桩支挡结构与其他支挡结构相比,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承载力交高、受力条件好等优点。但对已有局部明显滑移变形的较大型滑坡,双排抗滑桩承担滑坡推力的能力差,已不能满足加固要求,无法稳定险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桩顶全连接的抗滑桩复合支挡结构,该支挡结构承担滑坡推力能力强,特别适用于已有局部明显滑移变形的较大型滑坡,既能及时稳定险情,又能满足滑坡的加固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顶全连接的抗滑桩复合支挡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坡上的4排抗滑桩,4排抗滑桩沿滑坡滑带延伸方向间隔布设;第一、二排抗滑桩为小直径钻孔灌注桩,第三、四排抗滑桩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且均为全长式抗滑桩;第一、二排抗滑桩通过钢筋混凝土盖板连接,第三排抗滑桩通过第一冠梁连接,第四排抗滑桩通过第二冠梁连接,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通过连梁连接,形成桩顶全连接结构。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直径大于600mm,其桩身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所述桩身纵向钢筋的直径大于16mm;同一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中桩身纵向钢筋与桩身纵向钢筋之间的距离在120~250mm之间;所述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箍筋直径大于8mm,同一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中箍筋与箍筋之间的间距小于200mm。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三排抗滑桩和第四排抗滑桩之间的排距为2d~5d,其中d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直径。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嵌岩深度不小于1/4~1/3桩长。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三排抗滑桩中相邻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中心线的间距为5-10m。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四排抗滑桩中相邻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中心线的间距为5-10m。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钢筋混凝土盖板、第一冠梁、连梁、第二冠梁的顶部平齐。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梁的主筋与第三排抗滑桩、第四排抗滑桩的桩身纵向钢筋焊接。对于局部有明显滑移变形的较大型滑坡,前期为了及时稳定险情,先布设两排小直径的钻孔灌注桩,通过钢筋混凝土盖板将两排钻孔灌注桩拉结锚固;后期为了保证滑坡的安全稳定,沿滑带延伸方向间隔布设两排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并把每排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通过冠梁连接,再通过连梁将2排冠梁拉结锚固;4排抗滑桩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滑坡推力。将4排抗滑桩布设在抗滑段的中前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两次双排桩支挡结构,形成一个复合的有机整体,提高了整体承担滑坡推力的能力,满足滑坡的加固要求,能适用于已有局部明显滑移变形的较大型滑坡,稳定险情,确保生命财产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桩顶全连接的抗滑桩复合支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排抗滑桩和第二排抗滑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排抗滑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排抗滑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三排抗滑桩和第四排抗滑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三排抗滑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四排抗滑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排抗滑桩,2、第二排抗滑桩,3、第三排抗滑桩,4、第四排抗滑桩,5、第一冠梁,6、第二冠梁,7、连梁,8、钢筋混凝土盖板,9、滑移面,10、居民建筑,11、滑坡变形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1,滑坡包括滑移面9和滑坡变形体11,有时候在滑坡变形体11上还建有居民建筑10。参见图1-图7,一种桩顶全连接的抗滑桩复合支挡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坡上的4排抗滑桩(第一排抗滑桩1、第二排抗滑桩2、第三排抗滑桩3、第四排抗滑桩4),4排抗滑桩沿滑坡滑带延伸方向间隔布设;第一排抗滑桩1和第二排抗滑桩2为小直径钻孔灌注桩,第三排抗滑桩3和第四排抗滑桩4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且均全长式抗滑桩;第一排抗滑桩1和第二排抗滑桩2通过钢筋混凝土盖板8连接,第三排抗滑桩3通过第一冠梁5连接,第四排抗滑桩4通过第二冠梁6连接,第一冠梁5和第二冠梁6通过连梁7连接,钢筋混凝土盖板8、第一冠梁5、连梁7、第二冠梁6的顶部平齐,且第一冠梁5、连梁7、第二冠梁6形成桩顶全连接结构。为了提高承担滑坡推力能力和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强度,可以使第三排抗滑桩3和第四排抗滑桩4的直径大于600mm,使其桩身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即桩身纵向钢筋与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外侧的距离不小于50mm),使其桩身纵向钢筋的直径大于16mm;同一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中桩身纵向钢筋与桩身纵向钢筋之间的距离在120~250mm之间;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箍筋直径大于8mm,同一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中箍筋与箍筋之间的间距小于200mm。为了达到良好的抗滑效果,提高承担滑坡推力能力,使第三排抗滑桩3和第四排抗滑桩4之间的间距为2d~5d,其中d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嵌岩不小于1/4~1/3桩长(对于土层或软质岩层应不小于1/3桩长,对于完整、较坚硬的中风化岩层应不小于1/4桩长);使第三排抗滑桩3中和第四排抗滑桩4中相邻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中心线的间距为5-10m;使连梁7的主筋与第三排抗滑桩3、第四排抗滑桩4的桩身纵向钢筋焊接。4排抗滑桩的桩身混凝土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其强度宜采用C25或C30;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的纵向钢筋应采用Ⅰ级以上的带肋钢筋;小直径钻孔灌注桩以热轧普通型钢为受力筋,两排小直径钻孔灌注桩桩间固结灌浆。施工时,必须确保抗滑桩桩长不小于设计桩长;排桩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混凝土浇注完毕24小时后方可施工相邻的桩;为确保水下混凝土的质量,向导管灌注混凝土时建议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或采用其它有效措施;施工时应按桩顶的设计标高掌握好混凝土的灌注量,使之既保证凿除桩顶浮浆层后混凝土质量,又不至于凿去太多而造成浪费,桩顶混凝土的超灌高度为1倍桩径;冠梁施工时,应将桩顶部浮浆、低强度混凝土及破碎部分清除;监测应
与施工同步进行,当滑坡出现险情,并危及施工人员安全时,应及时通知人员撤离。本技术中,所述小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为100-300mm。本技术前后两次采用双排抗滑桩支挡结构,使整体承担滑坡推力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从而能有效的抑制滑坡的变形,并能有效解决单排桩抗滑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桩顶全连接的抗滑桩复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滑坡上的4排抗滑桩,4排抗滑桩沿滑坡滑带延伸方向间隔布设;第一、二排抗滑桩为小直径钻孔灌注桩,第三、四排抗滑桩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且均为全长式抗滑桩;第一、二排抗滑桩通过钢筋混凝土盖板连接;第三排抗滑桩通过第一冠梁连接,第四排抗滑桩通过第二冠梁连接,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通过连梁连接,形成桩顶全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顶全连接的抗滑桩复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滑坡上的4排抗滑桩,4排抗滑桩沿滑坡滑带延伸方向间隔布设;第一、二排抗滑桩为小直径钻孔灌注桩,第三、四排抗滑桩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且均为全长式抗滑桩;第一、二排抗滑桩通过钢筋混凝土盖板连接;第三排抗滑桩通过第一冠梁连接,第四排抗滑桩通过第二冠梁连接,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通过连梁连接,形成桩顶全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顶全连接的抗滑桩复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直径大于600mm,其桩身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所述桩身纵向钢筋的直径大于16mm;同一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中桩身纵向钢筋与桩身纵向钢筋之间的距离在120~250mm之间;所述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箍筋直径大于8mm,同一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中箍筋与箍筋之间的间距小于200mm。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林刘竞宇吴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