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016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待测扣式电池,待测扣式电池包括电池负极壳、电池正极壳、导电缓冲层负极片、待测正极片、负极限位片、电解液和隔膜,导电缓冲层和负极限位片位于电池负极壳和电池正极壳之间,导电缓冲层贴合于电池负极壳;负极片与待测正极片位于负极限位片和电池正极壳之间,负极限位片设置有第一定位槽,负极片位于第一定位槽内,电池正极壳设置有第二定位槽,待测正极片位于第二定位槽内,隔膜位于负极片和待测正极片之间,负极限位片与隔膜之间以及正极限位片与隔膜之间均具有电解液。该测试装置简化了待测电池的结构,制作简单,简化了全电池检测前待测电池的制作工艺,节省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性能测试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测试时主要采用半电池测试或者全电池测试。目前,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电性能评估一般是采用扣式电池(半电池,即对电极为金属Li),因其测试方法简便、成本较低得到广泛的应用。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采用锂离子电池测试时至少存在如下缺点:其一、半电池测试与全电池测试相比,其缺少循环性能测试、高低温测试及真实容量发挥测试的评估。而全电池测试,其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一般电池材料厂家都很少进行全电池性能测试,往往由其客户进行性能评估,这样评估周期非常长,且一次评估成本较高;其二、常规全电池性能测试时,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材料,包括铝箔、铜箔、极耳、胶带、电池外壳等;同时所需设备也较多,且复杂,包括有极耳焊接机、卷绕机、激光焊、分条机等;相应原辅料用量也非常大;因为工艺复杂,制作过程中不良品导致的浪费也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以改善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采用全电池测试测试工艺复杂、材料浪费多、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待测扣式电池,所述待测扣式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电池负极壳和电池正极壳、导电缓冲层以及负极限位片,其中:所述导电缓冲层以及所述负极限位片位于所述电池负极壳和所述电池正极壳之间,所述导电缓冲层贴合于所述电池负极壳,所述负极限位片贴合于所述导电缓冲层;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和待测正极片,所述负极片与所述待测正极片位于所述负极限位片和所述电池正极壳之间,所述负极限位片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负极片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电池正极壳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待测正极片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隔膜设置在所述负极片和所述待测正极片之间,所述负极限位片与所述隔膜之间以及所述待测正极片与所述隔膜之间均具有所述电解液。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为圆形槽,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为圆形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轴心线共线。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深不大于所述待测正极片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电池负极壳具有呈圆形的凹槽,所述导电缓冲层位于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电池负极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池正极壳具有呈圆形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位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优选的,所述电池正极壳通过所述安装槽盖装在所述电池负极壳上。优选的,所述待测正极片的厚度为0.10mm-0.15mm。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同时,该测试装置能够直接采用全电池测试方式进行电池电极材料性能的检测,极大的简化了待测电池的结构,简化了全电池检测前待测电池的制作工艺,在检测项目全面的同时简化了待测电池结构,节省了检测成本。具体如下:该测试装置包括待测扣式电池,直接将原有的扣式电池进行改造加工,将原有的扣式电池改造后形成待测扣式电池,制造成本低,加工方便。待测扣式电池包括有电池负极壳和电池正极壳,负极电池壳内依次安装有导电缓冲层和负极限位片,负极限位片内安装有负极片,电池正极壳上安装有待测正极片,负极片和待测正极片之间具有电解液,同时,负极片与待测正极片之间具有隔膜,将电池负极壳和电池正极壳扣合后形成了待测扣式电池,待测扣式电池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方便,检测的成本低。待测扣式电池直接用于全电池检测,检测得到的数据更加全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的负极限位片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的电池正极壳的结构图。附图标记汇总:待测扣式电池100,电池负极壳101,电池正极壳102,导电缓冲层103,负极限位片104,负极片105,待测正极片106,隔膜107,密封圈108,第一定位槽201,第二定位槽202。具体实施方式半电池测试与全电池测试相比,其缺少循环性能测试、高低温测试及真实容量发挥测试的评估。而全电池测试,其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一般 电池材料厂家都很少进行全电池性能测试,往往由其客户进行性能评估,这样评估周期非常长,且一次评估成本较高;常规全电池性能测试时,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材料,包括铝箔、铜箔、极耳、胶带、电池外壳等;同时所需设备也较多,且复杂,包括有极耳焊接机、卷绕机、激光焊、分条机等;相应原辅料用量也非常大;因为工艺复杂,制作过程中不良品导致的浪费也比较多。鉴于此,本技术的设计者设计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该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在原扣式电池进行加工制作得到待测扣式电池,待测扣式电池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制作得到的待测扣式电池能够直接用于全电池测试方式进行检测,检测得到的电池数据更加全面、可靠,电池的使用更加安全。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扣式电池,所述待测扣式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电池负极壳和电池正极壳、导电缓冲层以及负极限位片,其中:所述导电缓冲层以及所述负极限位片位于所述电池负极壳和所述电池正极壳之间,所述导电缓冲层贴合于所述电池负极壳,所述负极限位片贴合于所述导电缓冲层;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和待测正极片,所述负极片与所述待测正极片位于所述负极限位片和所述电池正极壳之间,所述负极限位片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负极片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电池正极壳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待测正极片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隔膜设置在所述负极片和所述待测正极片之间,所述负极限位片与所述隔膜之间以及所述待测正极片与所述隔膜之间均具有所述电解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扣式电池,所述待测扣式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电池负极壳和电池正极壳、导电缓冲层以及负极限位片,其中:所述导电缓冲层以及所述负极限位片位于所述电池负极壳和所述电池正极壳之间,所述导电缓冲层贴合于所述电池负极壳,所述负极限位片贴合于所述导电缓冲层;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和待测正极片,所述负极片与所述待测正极片位于所述负极限位片和所述电池正极壳之间,所述负极限位片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负极片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电池正极壳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待测正极片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隔膜设置在所述负极片和所述待测正极片之间,所述负极限位片与所述隔膜之间以及所述待测正极片与所述隔膜之间均具有所述电解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为圆形槽,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为圆形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敏王世银赵罡邓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升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