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博专利>正文

一种车窗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0639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3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窗破碎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击打头,击打头为筒形,击打头包括壳体,击打头一端面为水平端面,该端面可与窗玻璃接触连接,端面上设置有击孔,击打头内设置有腔室,击孔与腔室连通,腔室内设置有击杆及拉簧蓄力装置,击杆与玻璃面垂直,且可沿轴向运动,其下端部运动到最底端时,其下端部可穿过击孔敲击到玻璃面,击杆通过拉簧蓄力装置与击打头壳体连接,拉簧蓄力装置包括拉伸弹簧,其产生复位力促使击杆运动,适用于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车窗破碎,操作方便快捷、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内逃生装置,具体为一种多用车窗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窗玻璃大多为钢化玻璃,强度很大,在车身内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要将玻璃打碎是非常困难的,为此在公交车内配有金刚锤,以便紧急时将车窗玻璃击碎,该破碎车窗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车内的金刚锤容易被人取走,以至于火灾发生时,车内乘客无法击碎玻璃逃生;2、使用金刚锤将车窗敲碎需要一定的冲击力,当车内坐的是妇女、儿童或老年人时,很难有足够的力量将车窗一次性击碎;3、当敲击玻璃时,由于人与玻璃距离较近,敲击点没有任何遮挡,飞溅的玻璃渣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车窗破碎装置,适用于汽车、公交车、火车等交通工具,能够快捷、有效的击碎车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窗破碎装置,击打头,击打头为筒形,击打头包括壳体,击打头一端面为水平端面,该端面可与窗玻璃接触连接,端面上设置有击孔,击打头内设置有腔室,击孔与腔室连通,腔室内设置有击杆及拉簧蓄力装置,击杆与玻璃面垂直,且可沿轴向运动,其下端部运动到最底端时,其下端部可穿过击孔敲击到玻璃面,击杆通过拉簧蓄力装置与击打头壳体连接,拉簧蓄力装置包括拉伸弹簧,其产生复位力促使击杆运动。所述的拉伸弹簧套置在击杆上。所述的壳体腔室下部设置有限位块Ⅰ,限位块Ⅰ与壳体底端构成缓冲腔,缓冲腔内设置有卡头,卡头可在缓冲腔内上下位移并与限位块Ⅰ接触连接,拉伸弹簧下端与卡头连接,击杆可穿过卡头并与卡头滑动连接。该装置还包括连接柄,连接柄与击打头固定连接,连接柄同时可与车窗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拉簧蓄力装置包括拉伸弹簧、转动杆、拉柄,拉伸弹簧一端与击杆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击打头壳体连接,转动杆中部与壳体铰接,并可沿铰接点转动,拉柄与壳体铰接,其在壳体内部分为弯头,弯头的端部弯面与转动杆端部接触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与击杆顶部连接,拉柄旋转到一定程度后,即弯头与转动杆连动到一定角度后,弯头与转动杆分离。所述的转动杆与击杆顶部的连接为柔性连接,即通过绳体连接,该绳体为短绳,其长度至少保证:转动杆向下转动到极限时,击杆下端超过击孔平面,并对玻璃面造成击破。所述的转动杆与拉柄接触端为弧面。进一步地,弯头的上端以及转动杆与弯头接触端的下端均设置有一段平面,便于该传动装置分离后复位操作,防止两者相互卡死,同时,卡头的下端设置有复位弹簧,其弹簧力远远小于拉伸弹簧的弹簧力,其作用仅仅为使击杆复位,使复位后的拉柄弯头与转动杆保持初始位置状态,同时该复位力可以小到对击杆击打动作造成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拉柄的铰接点处设置有一扭簧,其扭力非常小,作用也是仅给予弯头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拉柄弯头复位保证弯部在转动杆上端,相对于拉柄动作而言,其阻力可忽略不计。进一步地,卡头的直径大于限位块Ⅰ围成的空隙直径,所述的连接柄与击打头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的击杆为钢钉。所述的击打头壳体设置有槽孔,拉柄可穿过槽孔,并在槽孔处与壳体铰接,拉柄在壳体外部分为弯形把手,其弧形朝向玻璃面。所述的把手可收纳窗帘。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保险销及孔Ⅰ,拉柄把手内侧近壳体处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端部设置有孔Ⅱ,孔Ⅰ、孔Ⅱ可重合,保险销可同时穿过孔Ⅰ孔Ⅱ。所述的拉簧蓄力装置的另外一种结构形式为:拉簧蓄力装置包括拉伸弹簧,拉绳、拉环,拉伸弹簧套置在击杆上,拉伸弹簧顶端与击杆顶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卡头固定连接,拉绳一端与击杆顶部固定连接,拉绳在腔室内有盈余,其盈余的长度作用是保证转动杆向下转动到极限时,击杆下端超过击孔平面,并对玻璃面造成击破,击打头上端部设置有通孔,拉绳另一端可穿过通孔并与拉环连接,拉环与击打头上端面可拆卸式连接。击打头上端面设置有半圆形环槽,拉环可嵌接在环槽内,拉环与拉绳端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自然状态下,该装置可通过连接柄固定在窗框处,拉柄在保险销作用下,不会触发机关,拉柄可起到收纳窗帘的作用,此时击杆在腔室内静止,遇突发状况时,拔掉保险销,人力操作拉动拉柄,触发拉簧蓄力装置,弹簧力复位带动击杆运动击破玻璃;不带连接柄的击打头操作更加灵活,平时可防置在车内工具箱或收纳盒里;带有拉柄结构的方式,利用杠杆原理,操作更加省力,老弱幼小均可实现破窗操作,适用人群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转动杆与弯头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车窗破碎装置,它包括击打头1、连接柄2,击打头1与连接柄2固定连接,连接柄2同时可与车窗框体固定连接,击打头1为筒形,击打头包括壳体,击打头一端面为水平端面,该端面可与窗玻璃接触连接,端面上设置有击孔3,击打头1内设置有腔室,击孔3与腔室连通,腔室内设置有击杆4及拉簧蓄力装置,击杆4与玻璃面垂直,且可沿轴向运动,其下端部运动到最底端时,其下端部可穿过击孔3敲击到玻璃面,击杆4通过拉簧蓄力装置与击打头壳体连接,拉簧蓄力装置包括拉伸弹簧5,其产生复位力促使击杆4运动。所述的拉簧蓄力装置包括拉伸弹簧5、转动杆6、拉柄7,拉伸弹簧5一端与击杆4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击打头壳体连接,转动杆6中部与壳体铰接,并可沿铰接点转动,拉柄7与壳体铰接,其在壳体内部分为弯头14,弯头14的端部弯面与转动杆6端部接触连接,转动杆6的另一端与击杆4顶部连接,拉柄7旋转到一定程度后,即弯头与转动杆连动到一定角度后,弯头与转动杆6分离。所述的转动杆6与击杆顶部的连接为柔性连接,即通过绳体连接,该绳体为短绳,其长度至少保证:转动杆向下转动到极限时,击杆下端超过击孔平面,并对玻璃面造成击破。所述的转动杆6与拉柄7接触端为弧面。所述的壳体腔室下部设置有限位块Ⅰ8,腔室为圆筒形,限位块Ⅰ8为圈形与腔室壳体固定连接,限位块Ⅰ8与壳体下端腔室构成缓冲腔,缓冲腔内设置有卡头9,卡头9可在缓冲腔内上下位移并与限位块Ⅰ8下端面接触连接,拉伸弹簧5下端与卡头9固定连接,击杆4可穿过卡头9并与卡头9滑动连接。进一步地,见附图2所示,弯头14的上端以及转动杆6与弯头接触端的下端均设置有一段平面,便于该传动装置分离后复位操作,防止两者相互卡死,同时,卡头的下端设置有复位弹簧15,其弹簧力远远小于拉伸弹簧的弹簧力,其作用仅仅为使击杆复位,使复位后的拉柄弯头与转动杆保持初始位置状态,同时该复位力可以小到对击杆击打动作造成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拉柄的铰接点处设置有一扭簧16,其扭力非常小,作用也是仅给予弯头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拉柄弯头复位保证弯部在转动杆上端,相对于拉柄动作而言,其阻力可忽略不计。进一步地,卡头9为圆形,其直径大于限位块Ⅰ8围成的空隙直径。所述的连接柄2与击打头1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的击杆4为钨合金钢钉。所述的击打头1壳体设置有槽孔,拉柄7可穿过槽孔,并在槽孔处与壳体铰接,拉柄7在壳体外部分为弯形把手,其弧形朝向玻璃面。所述的把手平时可用于收纳窗帘。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保险销10及孔Ⅰ,拉柄把手7内侧近壳体处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端部设置有孔Ⅱ,孔Ⅰ、孔Ⅱ可重合,保险销10可同时穿过孔Ⅰ孔Ⅱ,保险销的作用在于固定拉柄,防止意外触发击打头内机关。所述的连接柄可固定在窗体四周均可,最佳位置为窗体左右两侧,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窗破碎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击打头,击打头为筒形,击打头包括壳体,击打头一端面为水平端面,该端面可与窗玻璃接触连接,端面上设置有击孔,击打头内设置有腔室,击孔与腔室连通,腔室内设置有击杆及拉簧蓄力装置,击杆与玻璃面垂直,且可沿轴向运动,其下端部运动到最底端时,其下端部可穿过击孔敲击到玻璃面,击杆通过拉簧蓄力装置与击打头壳体连接,拉簧蓄力装置包括拉伸弹簧,其产生复位力促使击杆运动,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柄,连接柄与击打头固定连接,连接柄同时可与车窗框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破碎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击打头,击打头为筒形,击打头包括壳体,击打头一端面为水平端面,该端面可与窗玻璃接触连接,端面上设置有击孔,击打头内设置有腔室,击孔与腔室连通,腔室内设置有击杆及拉簧蓄力装置,击杆与玻璃面垂直,且可沿轴向运动,其下端部运动到最底端时,其下端部可穿过击孔敲击到玻璃面,击杆通过拉簧蓄力装置与击打头壳体连接,拉簧蓄力装置包括拉伸弹簧,其产生复位力促使击杆运动,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柄,连接柄与击打头固定连接,连接柄同时可与车窗框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破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腔室下端设置有限位块Ⅰ,限位块Ⅰ与壳体底端构成缓冲腔,缓冲腔内设置有卡头,卡头可在缓冲腔内上下位移并与限位块Ⅰ接触连接,拉伸弹簧下端与卡头连接,击杆可穿过卡头并与卡头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破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拉簧蓄力装置包括拉伸弹簧、转动杆、拉柄,拉伸弹簧一端与击杆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击打头壳体连接,转动杆中部与壳体铰接,并可沿铰接点转动,拉柄与壳体铰接,其在壳体内部分为弯头,弯头的端部弯面与转动杆端部接触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与击杆顶部连接,拉柄旋转到一定程度后,即弯头与转动杆连动到一定角度后,弯头与转动杆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李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