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弯管机用液压内推自转式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0018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弯管机用液压内推自转式夹持装置,属于数控弯管机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数控弯管机用夹持装置中液压控制器与夹持装置同步旋转时容易漏油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控制器,液压缸包括缸体前段、缸体后段和活塞杆,缸体前段和缸体后段连接处设置第一油腔,活塞杆与缸体后段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油腔,液压控制器包括供油座、设置在供油座上的第一供油腔、第二供油腔以及设置在缸体后段内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液压控制器与夹持装置的夹头同步转动,避免了漏油风险,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数控弯管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控弯管机用液压内推自转式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弯管机可以分为数控弯管机、液压弯管机等。液压弯管机主要用于电力施工、公铁路建设、锅炉、桥梁、船舶、家俱,装潢等方面的管道铺设及修造,具有功能多、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安装快速等优点。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235125.3,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数控液压弯管机中的送料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大立座上一对送料线性滑轨上的托板,在托板上设置有带一对挡料板的小车,在一对挡料板之间设置有一对带导柱的夹模座,在挡料板上设置有能使一对夹模座相互夹紧的夹紧装置;小车通过水平调整装置设置在托板上,所述水平调整装置的结构为:在托板上设置有一对支承小车的横移线性滑轨;在托板上支承有一根水平调整螺杆,水平调整螺杆上螺纹配合设置有安装座,在安装座上固定有一只脱模气缸,脱模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与小车固定连接的脱模接头,在水平调整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手轮。上述的送料夹持装置,能够方便地夹持截面为圆形的管件和夹持异形型材。但该技术方案公开的夹持装置不适于管材冷弯曲工艺,在管材冷弯曲过程中管壁受拉伸和压缩内应力大,两极分化严重,很容易产生弯曲外侧管壁破裂、内侧管壁褶皱的缺陷。数控弯管机可对管材在冷态下进行一个弯曲半径(单模)或两个弯曲半径(双模)的缠绕式弯曲,广泛使用于汽车、空调等行业的各种管件和线材的弯曲。以往数控弯管机用夹持装置在操作中,存在夹持不紧时弯管容易出现松动,管材与夹管装置容易产生严重的滑动现象且伴有对管材外观的损伤,而夹持太紧容易损伤管材以及产生非正常的变形,而且夹持装置自身不能旋转,导致所弯的管材在折弯处不是绝对的流线型,所加工的弯管的外观上与汽车整体不协调,损伤处性能下降、易腐蚀导致使用寿命变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659419.3,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数控弯管机中的三维立体转角夹管的内推式夹持装置,属于数控弯管机领域。其包括弹性夹头,还包括顶端固定套、外固定套、液压外缸、轴承、内推套、液压内缸、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的顶端固定套、外固定套、液压外缸、轴承、弹性夹头、内推套、液压内缸、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都是回转对称结构,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线,内部共同形成一个夹持内腔。这些部件的设置以及装配关系,使得该专利技术在夹持管材时,很容易控制夹紧力,对管材无伤
害,确保在夹紧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内推套的移动以及弹性夹头的收缩,避免移动不均匀导致损伤工件和发生滑动。该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夹持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管材从弹性夹头入口处插入夹持内腔,此时选好夹持位置后,通过液压控制器向第二液压腔内充油,在油压的作用下,液压内缸向左移动,液压内缸推动内推套也向左移动,同时内推套的左内侧面压迫弹性夹头收缩,夹紧管材。在弯管时,该专利技术自身可以转动,能很好的释放内应力,在工作时无滑动现象,所加工的管材流线型好,无损伤,加工精度高。取管材时是先通过液压控制器向第一液压腔内充油,在油压的作用下,液压内缸向右移动,带动内推套也向右移动,此时弹性夹头的弹性恢复,自动松开管材。但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未公开液压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在夹持装置自转情况下,液压控制器也需要同步旋转,因此容易产生漏油现象,对设备损害大,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数控弯管机用夹持装置中液压控制器与夹持装置同步旋转时容易漏油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弯管机用液压内推自转式夹持装置,能够使液压控制器与夹持装置的夹头同步转动,避免了漏油风险,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寿命。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数控弯管机用液压内推自转式夹持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控制器,所述的液压缸包括缸体前段、缸体后段和活塞杆,缸体前段和缸体后段连接处设置第一油腔,所述的活塞杆与缸体后段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油腔,所述的液压控制器包括供油座、设置在供油座上的第一供油腔、第二供油腔以及设置在缸体后段内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的第一油路连接第一供油腔和第一油腔;所述的第二油路连接第二供油腔和第二油腔。优选地,所述的活塞杆外壁与缸体前段、缸体后段内壁间均设置有密封圈和导向带。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油路包括第一油口油路段、第一横油路段、第一过渡竖油路段、第一过渡横油路段以及第一油腔油路段;所述的第一油口油路段与第一供油腔连通;所述的第一横油路段垂直于第一油口油路段,且第一横油路段一端延伸至缸体后段端面,该端通过油堵密封,另一端与第一过渡竖油路段连通;所述的第一过渡竖油路段与第一横油路段垂直,且延伸至缸体后段的外壁,第一过渡竖油路段延伸至缸体后段外壁的一端通过油堵密封;所述的第一过渡横油路段一端与第一过渡竖油路段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缸体后段与缸体前段接触的端面,且延伸至缸体后段与缸体前段接触端面的一端通过油堵密封;所述的第一油腔油
路段一端与第一过渡横油路段垂直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的第二油路包括第二油口油路段和第二横油路段;所述的第二横油路段一端与第二油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延伸至缸体后段端面,该端通过油堵密封;所述的第二油口油路段一端与第二供油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横油路段垂直连通。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供油腔为环绕供油座内壁一圈的槽型腔;所述的第二供油腔为环绕缸体后段外壁一圈的槽型腔。优选地,所述的供油座与数控弯管机机身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液压缸后端与电动旋转装置相连。优选地,所述的供油座与缸体后段之间为旋转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旋转密封连接为第一供油腔和第二供油腔两侧均设置有旋转密封圈。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在液压缸的缸体后段内设置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并通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给液压缸供给液压动力,使液压控制器与液压缸成为一体结构,为实现同步动作提供了基础,从而能够提高夹持装置弯管加工质量,避免漏油风险,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寿命;(2)本技术活塞杆外壁与缸体前段、缸体后段内壁间均设置有密封圈和导向带,一方面能够提高液压缸动作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降低漏油、提高油缸稳定性;(3)本技术在缸体后段内分段组合设置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可以有效降低加工成本,能够在确保液压缸工作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本技术第一供油腔为环绕供油座内壁一圈的槽型腔,第二供油腔为环绕缸体后段外壁一圈的槽型腔,液压缸在与夹持装置同步旋转过程中能够实现持续供油,以保持足够和稳定的管件夹持力;(5)本技术供油座与数控弯管机机身固定连接,能够给旋转过程中的液压缸提供稳定油压;(6)本技术与液压缸后端连接电动旋转装置能够驱动液压缸与弹性夹头同步旋转,提高管件弯曲质量;(7)本技术旋转密封连接为第一供油腔和第二供油腔两侧均设置有旋转密封圈,确保供油座与液压缸相对旋转过程中的密封效果,不产生漏油风险,进一步提高设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8)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缸和液压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弯管机用液压内推自转式夹持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控制器,所述的液压缸包括缸体前段(1)、缸体后段(2)和活塞杆(4),缸体前段(1)和缸体后段(2)连接处设置第一油腔(5),所述的活塞杆(4)与缸体后段(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油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控制器包括供油座(3)、设置在供油座(3)上的第一供油腔、第二供油腔以及设置在缸体后段(2)内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的第一油路连接第一供油腔和第一油腔(5);所述的第二油路连接第二供油腔和第二油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弯管机用液压内推自转式夹持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控制器,所述的液压缸包括缸体前段(1)、缸体后段(2)和活塞杆(4),缸体前段(1)和缸体后段(2)连接处设置第一油腔(5),所述的活塞杆(4)与缸体后段(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油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控制器包括供油座(3)、设置在供油座(3)上的第一供油腔、第二供油腔以及设置在缸体后段(2)内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的第一油路连接第一供油腔和第一油腔(5);所述的第二油路连接第二供油腔和第二油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弯管机用液压内推自转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4)外壁与缸体前段(1)、缸体后段(2)内壁间均设置有密封圈和导向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数控弯管机用液压内推自转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油路包括第一油口油路段(51)、第一横油路段(52)、第一过渡竖油路段(53)、第一过渡横油路段(54)以及第一油腔油路段(55);所述的第一油口油路段(51)与第一供油腔连通;所述的第一横油路段(52)垂直于第一油口油路段(51),且第一横油路段(52)一端延伸至缸体后段(2)端面,该端通过油堵密封,另一端与第一过渡竖油路段(53)连通;所述的第一过渡竖油路段(53)与第一横油路段(52)垂直,且延伸至缸体后段(2)的外壁,第一过渡竖油路段(53)延伸至缸体后段(2)外壁的一端通过油堵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善普吴善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系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