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屏蔽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371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用于插入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的一对接连接器中,其包括:所述屏蔽外壳前端设有一对接口供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对接口周边向内翻卷形成呈圆弧状的一翻边,且所述翻边的板厚面形成一斜面延伸至所述翻边的外板面,所述斜面沿自前向后的方向使得所述对接口孔径逐渐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屏蔽外壳,尤其是指一种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电连接器及其屏蔽外壳。
技术介绍
如图1所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一金属管材,将所述金属管材裁切,以形成预定长度的一屏蔽外壳1''。接着,进行步骤S2:将所述屏蔽外壳1''的前缘向内翻边12'',所述屏蔽外壳1''的管口形成一对接口11''。然后,进行步骤S3:通过一模具2''裁切所述翻边12',使得所述对接口11''的孔径扩大至预定大小,通过裁切,所述翻边12''的板厚面为一水平面。但是,进行步骤S3时,裁切所述翻边12''所用的模具很容易受损,模具成本高;而且由于要进行裁切的步骤,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及其屏蔽外壳,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及其屏蔽外壳,以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用于插入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的一对接连接器中,其中:所述屏蔽外壳前端设有一对接口供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对接口周边向内翻卷形成呈圆弧状的一翻边,且所述翻边的板厚面形成一斜面延伸至所述翻边的外板面,所述斜面沿自前向后的方向使得所述对接口孔径逐渐变小。进一步,所述斜面还延伸至所述翻边的内板面。进一步,自所述斜面向后形成一断面延伸至所述翻边的内板面。进一步,所述斜面的宽度与所述断面的宽度不相等。进一步,所述斜面的宽度大于所述断面的宽度。进一步,所述断面为沿自前向后的方向使得所述对接口孔径保持不变的平面。进一步,所述断面为沿自前向后的方向使得所述对接口孔径逐渐变大的倾斜面。进一步,所述斜面与所述断面形成的夹角大于100度。进一步,所述斜面的后缘到所述屏蔽外壳外板面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屏蔽外壳的板厚厚度的两倍。进一步,所述斜面相对于自前向后的方向倾斜角度范围为30度到45度之间。进一步,一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屏蔽外壳中,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且呈上下两排设置的一第一端子组和一第二端子组,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上屏蔽片、一中间屏蔽片、一下屏蔽片,所述上屏蔽片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上方,所述中间屏蔽片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之间,所述下屏蔽片位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下方,所述上屏蔽片和所述下屏蔽片均设有一接地部与所述屏蔽外壳相接触。进一步,所述翻边完全包覆所述绝缘本体前端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前方用于导引所述对接连接器进入所述绝缘本体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屏蔽外壳的所述翻边板厚面为通过翻边形成的斜面,从而,减少了裁切所述翻边的步骤,因此无需使用模具来裁切所述翻边,故模具成本低,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屏蔽外壳的制造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屏蔽外壳的制造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屏蔽外壳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屏蔽外壳与绝缘本体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屏蔽外壳与绝缘本体的组合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屏蔽外壳的制造流程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屏蔽外壳与绝缘本体的组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金属管体10屏蔽外壳1、1''第一管体14对接口11、11''斜面120、120'第二管体15翻边12、12''定位孔151中间屏蔽片33绝缘本体3弹性臂330第一端子组31第二端子组32扣持部331插接腔301卡持部303上屏蔽片34通槽302凸块304下屏蔽片35断面130接地部340、350【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2至图5,为利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所述电连接器符合USB协会的Type C 规格,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外壳1插入所述对接连接器中。参照图2至图5,所述屏蔽外壳1是由金属制成,所述屏蔽外壳1包括一第一管体14及一自所述第一管体14向后延伸的一第二管体15,所述第二管体15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管体14的孔径,所述第二管体15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一定位孔151。所述第一管体14前端设有一对接口11供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的舌板,于所述对接口11周边向内翻卷形成呈圆弧状的一翻边12,并且所述翻边12的板厚面形成一斜面120延伸至所述翻边12的外板面P1,所述斜面120还延伸至所述翻边12的内板面P2,即所述斜面120自所述翻边12的外板面P1延伸至所述翻边12的内板面P2。所述斜面120与所述第一管体14相对于自前向后的方向倾斜角度C范围为30度到45度之间。所述斜面120的后缘到所述第一管体14外板面的距离A小于等于所述屏蔽外壳1的板厚厚度B的两倍。所述斜面120沿自前向后的方向使得所述对接口11孔径逐渐变小;所述翻边12完全包覆所述绝缘本体3前端面,所述斜面12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3前方用于导引所述对接连接器进入所述绝缘本体3中。参照图2至图5,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绝缘本体3收容于所述屏蔽外壳1中,一第一端子组31和一第二端子组32,分别排成上下两排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3中。所述绝缘本体3具有一供所述对接连接器的舌板插接的插接腔301,所述绝缘本体3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通槽302与所述插接腔301连通。所述绝缘本体3设有向后延伸的两卡持部303用以固定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供所述第一端子组31和所述第二端子组32焊接。所述绝缘本体3上下表面对称地设有凸块304用于与所述屏蔽外壳1的定位孔151固定配合。参照图4及图5,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中间屏蔽片33,所述中间屏蔽片33收容于所述插接腔301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组31和所述第二端子组32之间。所述中间屏蔽片33相对两侧分别一体向所述通槽302方向延伸一弹性臂330,使得所述弹性臂330显露于所述通槽302,所述弹性臂330设有一扣持部331用于扣持所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参照图4及图5,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上屏蔽片34和一下屏蔽片35,所述上屏蔽片34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3的顶面,所述下屏蔽片35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3的底面。所述上屏蔽片34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组31上方,用以屏蔽所述第一端子组31上方的干扰信号,所述下屏蔽片35位于所述第二端子组32下方,用以屏蔽所述第二端子组32下方的干扰信号,所述上屏蔽片34和所述下屏蔽片35均凸设五个接地部340、350与所述屏蔽外壳1相接触。参照图2至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屏蔽外壳1的制造步骤:步骤S1:提供一金属管体10,所述金属管体10前端的管口形成所述对接口11供所述对接连接器的舌板(未图示)插接。接着,进行步骤S2:将所述金属管体10的所述对接口11周边向内翻卷形成呈圆弧状的所述翻边12,所述翻边12的板厚面形成所述斜面120自所述翻边12的外板面P1延伸至所述翻边12的内板面P2,所述斜面120沿自前向后的方向使得所述对接口11孔径逐渐变小;所述翻边12完全包覆所述绝缘本体3前端面,所述斜面12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3前方用于导引所述对接连接器进入所述绝缘本体3中。接着,进行步骤S3:将所述金属管体10的后端扩口,以使所述金属管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用于插入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的一对接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前端设有一对接口供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对接口周边向内翻卷形成呈圆弧状的一翻边,且所述翻边的板厚面形成一斜面延伸至所述翻边的外板面,所述斜面沿自前向后的方向使得所述对接口孔径逐渐变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用于插入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的一对接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前端设有一对接口供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对接口周边向内翻卷形成呈圆弧状的一翻边,且所述翻边的板厚面形成一斜面延伸至所述翻边的外板面,所述斜面沿自前向后的方向使得所述对接口孔径逐渐变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还延伸至所述翻边的内板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斜面向后形成一断面延伸至所述翻边的内板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宽度与所述断面的宽度不相等。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宽度大于所述断面的宽度。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断面为沿自前向后的方向使得所述对接口孔径保持不变的平面。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断面为沿自前向后的方向使得所述对接口孔径逐渐变大的倾斜面。8.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峰陈见飞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