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及实验室用废液测定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8744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及实验室用废液测定处理系统,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对实验室内的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问题。该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污染物处理单元,其中:污染物处理单元设置在外壳的废液入口与外壳的废液出口之间,从废液入口进入的废液能流经污染物处理单元后从废液出口流出;污染物处理单元能吸附或处理掉流经的废液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该实验室用废液测定处理系统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以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样品入口与废液入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实验室内的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液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以及设置该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的实验室用废液测定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由于具有在样品流动的同时实施测定和较高灵敏度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卫生医药、矿物材料等各大领域的元素测定。样品经过萃取或消解后,样品溶液含有较多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约10%的样品溶液进入AAS测定,90%的样品溶液通过废液管进入废液收集容器。企业或单位需将上述大量的废液运输至相关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一定的经济成本。现有的废液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硅胶以及活性炭吸附法等。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废液处理装置适用于废液处理厂这种空间大且具有大量废液需要处理的地方,缺乏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含有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废液只能留存在实验室的废液收集容器(例如废液桶)内,当废液聚集过多时,废液收集容器搬运过程中易外溢而腐蚀、污染实验室的地板以及试验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以及设置该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的实验室用废液测定处理系统,解
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对实验室内的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用于吸附或处理废液中的重金属和/或有机物,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污染物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废液入口与所述外壳的废液出口之间,从所述废液入口进入的废液能流经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后从所述废液出口流出;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能吸附或处理掉流经的废液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包括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为阳离子树脂、阴离子树脂、多孔分子筛和/或活性炭。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包括至少一块网板,所述污染物吸附物质设置在所述网板上。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网板的数目为2~6块,和/或,所述污染物吸附物质颗粒的粒径为40~80目。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网板的边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液密封连接。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网板的边沿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嵌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的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之间液密封连接。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外壳包括进流端部、出流端部以及筒体部,其中:所述废液入口设置在所述进流端部,所述废液出口设置在所述出
流端部;所述污染物吸附物质位于所述筒体部内;所述进流端部与所述筒体部的进流端口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出流端部与所述筒体部的出流端口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外壳沿从所述废液入口至所述废液出口的方向截面尺寸逐渐缩小。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废液入口与废液驱动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废液驱动装置能驱动废液输入所述废液入口。本技术提供的实验室用废液测定处理系统,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以及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样品入口与所述废液入口相连通且能测定所述废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或含量。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中,外壳内设置有污染物处理单元,污染物处理单元能吸附或处理掉流经的废液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由此可以实现对实验室内废液的处理,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对实验室内的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问题。污染物处理单元可以使从废液出口流出的废液更为干净、清洁,从废液出口流出的废液排放至废液收集容器(例如废液桶)内并出现外溢也不会腐蚀、污染实验室的地板以及试验设备,如果废液处理效果理想时处理后已经符合安全标准的废液甚至可以直接排放至下水管道。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的一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中污染物处理单元的组装前后外壳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的外壳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壳;2、废液入口;3、污染物处理单元;4、污染物处理单元;5、污染物处理单元;6、污染物处理单元;7、污染物吸附物质颗粒;8、污染物吸附物质颗粒;9、污染物吸附物质颗粒;10、污染物吸附物质颗粒;11、连接管;12、废液出口;13、废液管;14、安装槽;15、密封圈;16、进流端部;17、筒体部;18、出流端部;19、废液驱动装置;20、原子吸收光谱仪;21、螺纹部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3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以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技术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技术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技术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
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适宜应用于实验室的废液处理且使用方便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以及设置该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的实验室用废液测定处理系统。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污染物处理单元3(优选还包括污染物处理单元4、5、6),其中:污染物处理单元3设置在外壳1的废液(主要是废水)入口与外壳1的废液出口12之间,从废液入口2进入的废液能流经污染物处理单元3后从废液出口12流出;污染物处理单元3能吸附或处理掉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用于吸附或处理废液中的重金属和/或有机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污染物处理单元(3、4、5、6),其中: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3、4、5、6)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废液入口(2)与所述外壳(1)的废液出口(12)之间,从所述废液入口(2)进入的废液能流经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3、4、5、6)后从所述废液出口(12)流出;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3、4、5、6)能吸附或处理掉流经的废液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用于吸附或处理废液中的重金属和/或有机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污染物处理单元(3、4、5、6),其中: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3、4、5、6)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废液入口(2)与所述外壳(1)的废液出口(12)之间,从所述废液入口(2)进入的废液能流经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3、4、5、6)后从所述废液出口(12)流出;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3、4、5、6)能吸附或处理掉流经的废液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3、4、5、6)包括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为阳离子树脂、阴离子树脂、多孔分子筛和/或活性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物处理单元(3、4、5、6)包括至少一块网板,所述污染物吸附物质设置在所述网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的数目为2~6块,和/或,所述污染物吸附物质颗粒(7、8、9、10)的粒径为40~80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的边沿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之间液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用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的边沿设置有密封圈(15),所述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章黄华发叶仲力方钲中张廷贵蔡国华刘泽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