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3413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2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调查待整治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步骤2:进行现场踏勘及室内分析;步骤3:根据步骤1、2的调查结果,选择若干种可种植的作物;计算区域供水能力和作物需水量,并核算水利条件,确定待种植作物;步骤4:对待整治区域的土体重构并培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对河道滩地或沙洲进行犁底层和耕作层构建,有效改善其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降低水土流失风险,抑制土地沙化;结合河道、滩地或沙洲水土资源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地整治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耕地后备资源少,耕地质量退化严重。2016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占多补多、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为国家增添耕地资源,应用土体重构技术手段将未利用地、难利用地进行土地开发成为一种有效途径。针对沿黄地区淤积性游荡型的河道,因河道水势变化危及部分高岸和滩地,使防汛压力逐年加大,危及沿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防止河道持续坍塌、侵蚀,保护沿河村庄及耕地,常用技术即是对问题河段进行河道整治,调整河势和河岸护坡。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水的问题,但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对河道滩地或沙洲加以利用和改造,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当地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未对河道滩地或沙洲加以利用和改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夹沙河流改道区域进行防洪控导后,利用普探技术充分掌握河道滩地或沙洲基本情况,根据普探结果推荐作物种植,并进行土地工程土体重构施工及培肥,将整治区域内的未利用地整治为农用地。本专利技术应用土地工程技术不仅仅通过工程建设进行防洪控导,还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恢复治理河道滩地或沙洲,开发或恢复为耕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个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调查待整治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步骤2:进行现场踏勘及室内分析;步骤3:根据步骤1、2的调查结果,选择若干种可种植的作物;计算区域供水能力和作物需水量,并核算水利条件,确定待种植作物。步骤4:对待整治区域的土体重构并培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对待整治区域的土体重构并培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41:将河道滩地或沙洲表层进行平整;步骤42:用泥水浇灌平整后的河道滩地或沙洲表层,形成泥土层;步骤43:晾晒泥土层并在其上覆盖黄土后夯实,形成人造犁底层;步骤44:采用铲高垫低方式对人造犁底层进行平整;步骤45:在平整后的人造犁底层上覆盖黄土,形成人造耕作层;步骤46:对人造耕作层进行细平;步骤47:对人造耕作层进行培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1的将河道滩地或沙洲表层进行平整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工程方法对河道滩地或沙洲表层进行平整,在河道滩地或沙洲上采用格田形式分为面积均匀的长方形的田块,田块依地势从高向低方向为长边,短边方向与长边垂直,起垄方向与长边一致;起垄形成的田块长宽比宜为2:1~4:1。进一步的,在田块内部区域存在坡度时,采用铲高垫低的方法对该田块区域进行平整,平整后使横向坡降<1/2000、纵向坡降<1/1500,田面高度差±2.5~3c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2的用泥水浇灌平整后的河道滩地或沙洲表层形成泥土层,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喷浆机将泥水混合物均匀浇灌在平整后的河道滩地或沙洲表层;晾晒至表层没有积水,使形成的泥土层厚度达到4~5m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3的晾晒泥土层并在其上覆盖黄土后夯实形成人造犁底层,包括如下步骤:晾晒泥土层至其含水率达到18%~19%,在泥土层上覆盖黄土并夯实,使夯实的黄土干容重达到1.6~1.7g/cm3,最终夯实的黄土层厚度达到2.0~3.0cm,得到人造犁底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4中,所述人造犁底层进行平整后,田面高度差为±2.5c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5中包括如下步骤:将黄土均匀地覆盖在平整后的人造犁底层上,得到人造耕作层,人造耕作层干容重范围为1.2~1.3g/cm3,覆盖厚度为24~25cm。进一步的,所述覆盖黄土时,以步骤41中划分的格田为一个施工单元进行,覆土前根据每车土的运输方量计算出单车覆土面积,在田面上用白灰划出方格网,使每个方格网面积和单车覆土面积相等,做到每个方格网刚好使用一车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如果待种植作物为水生作物,则在步骤47之后还包括:对人造耕作层灌水、打浆和整平,得到打浆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土体重构中构造了农田犁底层结构,减少工程量,降低了覆土厚度,同时保证犁底层保水保肥性能。2、对河道滩地或沙洲进行犁底层和耕作层构建,有效改善其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降低水土流失风险,抑制土地沙化。3、结合河道滩地或沙洲水土资源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提高粮食自给率;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4、通过进行土地工程,种植生态防护林,服务、改善区域内生态大环境,形成生态屏障,兼顾过滤农田排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功效,使原有土地生态系统更加有序化,增加生态环境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土体重构方式示意图。图2是旱地作物的土体重构示意图。图3是水生作物的土体重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河道滩地或沙洲;2-泥水层;3-人造犁底层;4-人造耕作层,5-打浆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思路是,利用普探结果,种植适合作物并对待整治区域进行土体重构及培肥,将河道滩地或沙洲等未利用地整治为农用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调查待整治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其中,气候条件包括气候类型、积温、地温、降雨、光照、无霜期、风和气压;水资源条 件包括地下水水位、地表水水量以及水质。步骤2:进行现场踏勘及室内分析。步骤21:采用遥感影像结合GPS定位技术确定待整治区域范围、地形、高程变化,利用普探技术掌握土层厚度变化情况,并对当地种植作物的种类及产量进行调查。本着随机、多点、混合,覆盖所有土壤类型的原则,根据《HJ/T 166-2004土壤监测技术规范》对待整治区域内土壤样品及所有类型的水样进行采集。步骤22:对待整治河道滩地或沙洲及可潜在利用的土进行土质分析,分析项目及分析原因如下表1所示:表1土质分析项目及原因将指标进行室内测定后与我国《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见表2、3进行比较,确定土质各养分含量状态。将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相比较,确定区域土体是否适合于农田作物种植。表2我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大量元素)表3我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微量元素)级别 有效硼(mg·kg-1) 有效硅(mg·kg-1) 交换性钙(mg·kg-1) 很丰富 >2 >230 >1000 丰富 1~2 115~230 700~1000 中等 0.5~1 70~115 500~700 缺乏 0.2~0.5 25~70 300~500 极缺乏 <0.2 <25 <300 步骤23:对可利用土源进行调查,重复步骤22,对可用土壤进行全面采样分析。将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相关指标限值比较,确定能否将其作为人造耕作层覆土土源。根据土壤粒径分布的不同,在土体重构施工时,用于构建不同的客土层。如可用土源粘粒含量较高,可用于人造犁底层土体重构。对照土源养分含量,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用于人造耕作层的重构。步骤24:采集的水样类型主要包括河水、地下水及河道水,测定其pH值、全盐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调查待整治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步骤2:进行现场踏勘及室内分析;确定待整治区域范围、地形、高程及土层厚度变化,调查当地种植作物种类及产量;采集土壤样品及水样进行室内分析;步骤3:根据步骤1、2的调查结果,选择若干种可种植的作物;计算区域供水能力和作物需水量,并核算水利条件,确定待种植作物;步骤4:对待整治区域的土体重构并培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调查待整治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步骤2:进行现场踏勘及室内分析;确定待整治区域范围、地形、高程及土层厚度变化,调查当地种植作物种类及产量;采集土壤样品及水样进行室内分析;步骤3:根据步骤1、2的调查结果,选择若干种可种植的作物;计算区域供水能力和作物需水量,并核算水利条件,确定待种植作物;步骤4:对待整治区域的土体重构并培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对待整治区域的土体重构并培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41:将河道滩地或沙洲表层进行平整;步骤42:用泥水浇灌平整后的河道滩地或沙洲表层,形成泥土层;步骤43:晾晒泥土层并在其上覆盖黄土后夯实,形成人造犁底层;步骤44:采用铲高垫低方式对人造犁底层进行平整;步骤45:在平整后的人造犁底层上覆盖黄土,形成人造耕作层;步骤46:对人造耕作层进行细平;步骤47:对人造耕作层进行培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的将河道滩地或沙洲表层进行平整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工程方法对沙洲表层进行平整,在河道滩地或沙洲上采用格田形式分为面积均匀的长方形的田块,田块依地势从高向低方向为长边,短边方向与长边垂直,起垄方向与长边一致;起垄形成的田块长宽比宜为2:1~4: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地工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田块内部区域存在坡度时,采用铲高垫低的方法对该田块区域进行平整,平整后使横向坡降<1/2000、纵向坡降<1/1500,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霁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