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芯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626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芯筒,包括外岩芯筒、取芯钻头和由上至下呈渐缩状的内岩芯筒,所述内岩芯筒设置在所述外岩芯筒的内部,且所述内岩芯筒与所述外岩芯筒能相对转动,所述取芯钻头连接于所述外岩芯筒的下端,且所述取芯钻头、所述内岩芯筒与所述外岩芯筒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内岩芯筒设为由下至上呈渐扩状(即由上至下呈渐缩状),能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岩芯与内岩芯筒内壁之间的空隙,能有效的避免岩芯与内岩芯筒的内壁接触,为岩芯的树芯提供充足的空间,并减小岩芯取出时的阻力,降低树芯、取芯难度,提高岩芯收获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油钻井取样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取芯筒
技术介绍
地质钻井过程中,取芯是为了解地层地质情况,对所钻地层进行岩石取样的过程;取芯筒主要用于石油﹑地质勘探钻井中获取岩样,在油气、地质勘探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常规的取芯筒大多包括呈中空的圆柱状的内筒和外筒,内筒的作用是存储及保护岩芯。取芯时岩芯顺利进入内筒,防止泥浆冲刷岩芯;为了有效保护岩芯,一般内筒是悬挂在外筒的内部,取芯钻进时内筒不转,取芯完成后将取芯筒从井中提出即可将岩芯从内筒中取出。但是,这一传统的具有圆柱状内筒的取芯筒在树芯和取芯过程中有着诸多不便,由于内筒上下直径一致,容易在取芯过程中出现树芯困难及最后取芯困难的情况,导致岩芯收获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取芯过程中容易树芯取芯、能得到较高的岩芯收获率的取芯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芯筒,其中,所述取芯筒包括外岩芯筒、取芯钻头和由上至下呈渐缩状的内岩芯筒,所述内岩芯筒设置在所述外岩芯筒的内部,且所述内岩芯筒与所述外岩芯筒能相对转动,所述取芯钻头连接于所述外岩芯筒的下端,且所述取芯钻头、所述内岩芯筒与所述外岩芯筒同轴设置。如上所述的取芯筒,其中,所述内岩芯筒的上端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外岩芯筒转动连接。如上所述的取芯筒,其中,所述取芯筒还包括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为内部中
空的管状结构,所述悬挂机构的上端与所述外岩芯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机构的下端与所述转动轴承连接,且所述悬挂机构的内部与所述内岩芯筒的内部连通。如上所述的取芯筒,其中,所述内岩芯筒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扶正器,且所述第一扶正器位于所述内岩芯筒的外壁和所述外岩芯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外岩芯筒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扶正器。如上所述的取芯筒,其中,所述内岩芯筒内装设有能供流体由下至上通过的单向阀。如上所述的取芯筒,其中,所述内岩芯筒的下端设有岩芯爪,所述岩芯爪位于所述外岩芯筒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取芯钻头的上方。如上所述的取芯筒,其中,所述内岩芯筒为具有光滑内壁的无缝钢管。如上所述的取芯筒,其中,所述悬挂机构的下端连接有能阻止所述内岩芯筒向上运动的止挡结构。如上所述的取芯筒,其中,所述内岩芯筒呈由上至下直径渐缩的圆锥状。如上所述的取芯筒,其中,所述外岩芯筒呈圆柱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将内岩芯筒设为由下至上呈渐扩状(即由上至下呈渐缩状),能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岩芯与内岩芯筒内壁之间的空隙,能有效的避免岩芯与内岩芯筒的内壁接触,为岩芯的树芯提供充足的空间,并减小岩芯取出时的阻力,降低树芯、取芯难度,提高岩芯收获率。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取芯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取芯筒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 外岩芯筒11 第二扶正器2 内岩芯筒21 第一扶正器3 取芯钻头4 转动轴承5 单向阀6 岩芯爪7 悬挂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芯筒,其中,取芯筒包括外岩芯筒1、取芯钻头3和由上至下呈渐缩状的内岩芯筒2,内岩芯筒2设置在外岩芯筒1的内部,且内岩芯筒2与外岩芯筒1能相对转动,取芯钻头3连接于外岩芯筒1的下端,且取芯钻头3、内岩芯筒2与外岩芯筒1同轴设置。在取芯过程中,外岩芯筒1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和承受钻压,外岩芯筒1与取芯钻头3连接并带动取芯钻头3转动向地层中钻进,取芯钻头3的中央形成岩芯,随着钻进的深度加深,本技术逐渐下降,岩芯的长度逐渐增加并伸入至内岩芯筒2中,由于内岩芯筒2和外岩芯筒1之间能相对转动,外岩芯筒1在转动钻进的过程中内岩芯筒2可以保持不转的状态,不会与岩芯之间产生摩擦及碰撞,同时还能将转动的外岩芯筒1与岩芯隔开,避免外岩芯筒1在转动时与岩芯之间产生磨损及碰撞而导致岩芯磨损或断裂的情况发生,即内岩芯筒2能容纳岩芯并对岩芯进行保护,有效保证岩芯的完整性,提高取芯收获率。同时,将内岩芯筒2设置为由上至下呈渐缩状,也就是内岩芯筒2由下至上呈渐扩状,越往上岩芯与内岩芯筒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越大,如此即使在钻进过程中本技术略有倾斜而导致进入内岩芯筒2内的岩芯在竖直方向上略有弯曲之处而并不完全呈竖直状时,也能有较大的缓冲空间,避免岩芯与内岩芯筒2的内壁之间产生碰撞而断裂,另外在最后将岩芯从内岩芯筒2中取出时也能为工作人员提供足够大的操作空间,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岩芯损坏;另外,将取芯钻头3和内岩芯筒2设置为同轴能使岩芯易于进入内岩芯筒2,同时将内岩芯筒2与外岩芯筒1设置为同轴能有效避免外岩芯筒1在转动过程中对内岩芯筒2造成磨损或带动内岩芯筒2一同转动。本技术能做到降低树芯、取芯难度,提高收获率,是因为由下至上渐扩的内岩芯筒2的设计比传统圆柱状内筒空间上的优势,由于上宽下窄的设计,使其不会因传统圆柱状内筒中岩芯与内筒筒壁之间一直存在的紧密接触导致树芯、取芯过程困难,取芯收获率下降。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芯筒,其中,内岩芯筒2的上端通过转动轴承4与外岩芯筒1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转动轴承4能有效的实现内岩芯筒2与外岩芯筒1之间的转动连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滑轨,来实现内岩芯筒2和外岩芯筒1之间的转动连接,以保证内岩芯筒2可以不随外岩芯筒1转动,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更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芯筒,其中,取芯筒还包括悬挂机构7,悬挂机构7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悬挂机构7的上端(通过沿着外岩芯筒1的径向贯穿管状结构的横杆)与外岩芯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悬挂机构7的下端与转动轴承4连接,且悬挂机构7的下端与内岩芯筒2的内部连通。使得内岩芯筒2与外岩芯筒1之间的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悬挂机构7和转动轴承4共同作用来实现,使悬挂机构7与外岩芯筒1连接,同时采用转动轴承4将悬挂机构7与内岩芯筒2连接,如此在悬挂机构7和外岩芯筒1一同转动时,通过转动轴承4即可实现外岩芯筒1转而内岩芯筒2不转。同时,内岩芯筒2中的泥浆和钻井液等流体能从悬挂机构7的内部排出。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芯筒,其中,内岩芯筒2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扶正器21,且第一扶正器21位于内岩芯筒2的外壁和外岩芯筒1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第一扶正器21能保持内岩芯筒2的稳定,提高内岩芯筒2与取芯钻头3的对中性,使岩芯易于进入内岩芯筒2,不易产生偏磨岩芯使岩芯表面受损甚至出现损坏的情况;外岩芯筒1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扶正器11,通过设置第二扶正器11,能提高外岩芯筒1与取芯钻头3工作的稳定性,能有效防止井斜。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井下情况较为复杂的时候也可以不用第二扶正器11,避免由于设置第二扶正器11而导致卡钻的情况发生,同样地,若内岩芯筒2与外岩芯筒1之间的间隙由于受到限制而较小时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扶正器21,以避免外岩芯筒1在转动时带动内岩芯筒2一同转动。也就是说,第一扶正器21和第二扶正器11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选择是否采用,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更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芯筒,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筒包括外岩芯筒、取芯钻头和由上至下呈渐缩状的内岩芯筒,所述内岩芯筒设置在所述外岩芯筒的内部,且所述内岩芯筒与所述外岩芯筒能相对转动,所述取芯钻头连接于所述外岩芯筒的下端,且所述取芯钻头、所述内岩芯筒与所述外岩芯筒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筒包括外岩芯筒、取芯钻头和由上至下呈渐缩状的内岩芯筒,所述内岩芯筒设置在所述外岩芯筒的内部,且所述内岩芯筒与所述外岩芯筒能相对转动,所述取芯钻头连接于所述外岩芯筒的下端,且所述取芯钻头、所述内岩芯筒与所述外岩芯筒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岩芯筒的上端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外岩芯筒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筒还包括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悬挂机构的上端与所述外岩芯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机构的下端与所述转动轴承连接,且所述悬挂机构的内部与所述内岩芯筒的内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岩芯筒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扶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博吴尘范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兴和鹏能源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