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445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蒸发器,包括:一个筒体,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换热管束,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设置在所述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之一上的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制冷剂进口和设置于所述筒体顶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制冷剂进口相连接的位于所述筒体内的所述换热管束下方的带喷射孔的制冷剂集液器,其中,所述制冷剂集液器由制冷剂导液管与所述制冷剂进口相连。本蒸发器具有低温差高效传热,优良的防冰保护,能够显著提高制冷空调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体积小巧,制冷剂充注量低,无吸气带液,维护清洗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尤其是一种升膜蒸发器。
技术介绍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传统的壳管式蒸发器主要分为干式蒸发器和满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即非满液式蒸发器,制冷剂在管内流动,水在管簇外流动。制冷剂流动通常有几个流程,由于制冷剂液体的逐渐气化,通常越向上,其流程管数越多。为了增加水侧换热,在筒体传热管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折流板,使水多次横掠管簇流动。其缺点为:蒸发管表面为部分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较低,换热效果较差。满液式蒸发器在管内走水,制冷剂在管簇外面蒸发,所以传热面基本上都是与液体制冷剂接触。一般壳体内充注的制冷剂量约为筒体的有效容积的55%~65%,制冷剂液体吸热气化后经筒体顶部的液体分离器,回入压缩机。其优点是结构紧凑,操作管理方便,传热系数较高。水垢在铜管内壁,打开端盖容易清洗及水处理。其缺点为: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侧阻力较大;在润滑油与制冷剂互溶情况下,满液式蒸发器的回油较难且不稳定,而回油状况直接影响机组的工作工况和工况油移;此外,由于满液式蒸发器的壳体内充满制冷剂,所以充液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发器,特别是升膜蒸发器,适用于制冷空调冷水机组等的壳管式蒸发器,其换热效率 高、制冷剂侧阻力小、使用寿命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蒸发器,包括:一个两端开口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筒体,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换热管束,用于与所述筒体的所述第一端连接的第一筒盖和用于与所述筒体的所述第二端连接的第二筒盖,分别用于与所述换热管束的进口和出口相连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之一上的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制冷剂进口和设置于所述筒体顶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制冷剂进口相连接的位于所述筒体内的所述换热管束下方的带喷射孔的制冷剂集液器,其中,所述制冷剂集液器由制冷剂导液管与所述制冷剂进口相连。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蒸发器采用升膜蒸发器,载冷剂在蒸发器筒体内的蛇形的换热管束主要作水平来回流动,制冷剂以液态方式从蒸发器底部进入向上运动并最终以气态方式从蒸发器顶部流出,由于载冷剂和制冷剂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而且制冷剂在从下往上运动过程中形成升膜蒸发,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换热效果,其详细原理和实施过程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有详细描述。进一步地,本蒸发器用途广泛,适用于制冷空调冷水机组等的壳管式蒸发器,具有低温差高效传热,优良的防冰保护,能够显著提高制冷空调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体积小巧,制冷剂充注量低,无吸气带液,维护清洗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较优选地,所述制冷剂集液器的所述喷射孔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筒体下部内壁。此时从所述喷射孔中喷出的液态制冷剂以较高速度朝向筒体下部的筒体内壁冲击,由筒体内壁产生的反弹撞击力将液态制冷剂击碎为细小的飞溅起来的众多制冷剂液滴,制冷剂液滴碰到换热管束后附着在换热管束的管壁上,由此产生的众多制冷剂液 滴拥有较大的有效换热面积,因此可以与换热管束内的载冷剂实现高效换热。更优选地,所述喷射孔开孔方向下方与所述筒体下部内壁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此时可以带来两个附加的有益效果。其一,由于部分制冷剂直接喷射到换热管束的外壁上并且发生飞溅,而且由于换热管束中的载冷剂对此部分制冷剂的加热作用,使得此部分制冷剂的蒸发效果更好,也能带走更多热量。其二,也是更为重要的,由于换热管束靠近筒体下部内壁,因此,当制冷剂向筒体下部内壁喷射时,一部分制冷剂喷射到换热管束外壁上,另一部分制冷剂喷射到筒体下部内壁上,因此,从整体碰撞效果来看,由于换热管束外壁和筒体下部内壁相距很近,换热管束外壁和筒体下部内壁共同组成了一个不规则的表面区域,当制冷剂喷射到此不规则的表面区域时,制冷剂会发生非常紊乱和复杂的飞溅和反射,此过程非常有利于制冷剂的不规则飞溅,从而产生更多的被击碎的细小飞溅的制冷剂液滴,从而获得更大的有效换热面积,实现更高效的换热过程。较优选地,在所述换热管束的下方和所述带喷射孔的制冷剂集液器的上方之间设置有多孔板。上述飞溅起来的众多制冷剂液滴中体积较大的制冷剂液滴被多孔板打碎成更小的制冷剂液滴,以保证制冷剂液滴的体积不会过大。较优选地,所述筒体内部的水平设置有破沫器。破沫器用于去除气体中夹带的气泡和多余液滴,使得最终气态制冷剂经过破沫器上方过热区过热,然后从筒体顶部的制冷剂出口流出,并回到压缩机。较优选地,所述第一筒盖上设有环形第一封头,所述筒体第一端上设有环形第一筒板,所述环形第一封头与所述环形第一筒板连接,连接处设置有环形第一密封垫片。较优选地,所述第二筒盖上设有环形第二封头,所述筒体第二端上设有环形第二筒板,所述环形第二封头与所述环形第二筒板连接,连接处设置有环形第二密封垫片。所述的环形第一密封垫片和环形第二密封垫片可以采用螺栓 形式进行密封,由此可以更好地保证筒体的密封性。较优选地,所述换热管束为蛇形回绕式管束。更优选地,所述换热管束为阵列式平行布置的蛇形回绕式管束阵列。蛇形回绕式布置使得在换热管束内流动的载冷剂能够有机会反复流动经过各组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中间的冷却位置,从而得到多次冷却机会,提高冷却效率,整个蒸发器的结构也显得更为紧凑。较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筒体支撑座,以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较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或放油口,以使得润滑油能够更好地流动和排污。较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用于支撑所述换热管束的支撑板。考虑到换热管束在长度方向上可能较长,因此可以在换热管束的长度方向上的某些位置适当地布置若干个支撑板,支撑板具体形状可以根据所支撑位置的不同进行对应地设计和布置。较优选地,所述载冷剂为水或盐水,水或盐水都容易获得,且成本低廉。较优选地,所述制冷剂为氨,此为常用的制冷剂,也可选用各种制冷行业常用的制冷剂替代氨,比如氟利昂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侧视图;图2A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Z-Z截面的剖视图;图2B为图2A的一种给改进形式;图3A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第一筒盖的侧视图;图3B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第一筒盖的正视图;图4A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第二筒盖的侧视图;图4B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第二筒盖的正视图;图5A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环形第一密封垫片;图5B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环形第二密封垫片;图6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换热管束;图7A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筒体内用于支撑换热管束的支撑板;图7B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筒体内用于支撑换热管束的支撑板;图8A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筒体的环形第一/二筒板的正视图;图8B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筒体的环形第一/二筒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阐述本技术的蒸发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针对优选的蒸发器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为了更好地显示筒体002与筒体002内部的换热管束004的关系,在图1的本技术的蒸发器的侧视图中,对筒体002进行了局部透视,用于显示出其内部换热管束004的位置。如图1和图2A所示,蒸发器的筒体002两端开口,分别为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器,包括:一个两端开口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筒体(002),设置于所述筒体(002)内的换热管束(004),用于与所述筒体(002)的所述第一端连接的第一筒盖(031)和用于与所述筒体(002)的所述第二端连接的第二筒盖(032),分别用于与所述换热管束(004)的进口和出口相连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筒盖(031)和第二筒盖(032)之一上的载冷剂进口(007B)和载冷剂出口(007A),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002)底部的制冷剂进口(006)和设置于所述筒体(002)顶部的制冷剂出口(001),与所述制冷剂进口相连接的位于所述筒体(002)内的所述换热管束(004)下方的带喷射孔(005A)的制冷剂集液器(005),其中,所述制冷剂集液器(005)由制冷剂导液管与所述制冷剂进口(00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包括:一个两端开口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筒体(002),设置于所述筒体(002)内的换热管束(004),用于与所述筒体(002)的所述第一端连接的第一筒盖(031)和用于与所述筒体(002)的所述第二端连接的第二筒盖(032),分别用于与所述换热管束(004)的进口和出口相连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筒盖(031)和第二筒盖(032)之一上的载冷剂进口(007B)和载冷剂出口(007A),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002)底部的制冷剂进口(006)和设置于所述筒体(002)顶部的制冷剂出口(001),与所述制冷剂进口相连接的位于所述筒体(002)内的所述换热管束(004)下方的带喷射孔(005A)的制冷剂集液器(005),其中,所述制冷剂集液器(005)由制冷剂导液管与所述制冷剂进口(006)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集液器(005)的所述喷射孔(005A)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筒体(002)下部内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005A)开孔方向下方与所述筒体(002)下部内壁之间设置有附加换热管束(004X)。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个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002)内部的水平设置有破沫器(003)。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个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筒盖(031)上设有环形第一封头(007),所述筒体(002)第一端上设有环形第一筒板(015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