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序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9500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6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医领域,涉及一种针灸用的药艾条,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300份、双翎草10~15份、小红参10~15份、赤芍5~10份、白术5~10份、肉桂10~15份、山牛蒡5~10份、吴茱萸5~10份、石蒟10~15份、防风4~5份、白芷4~5份、生姜4~5份和薄荷4~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按照中医理论配制而成,各味中药组合,发挥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最大药效,毒副作用小,成本低,标本兼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领域,涉及一种针灸用的药艾条,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
技术介绍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综合征。主要症状是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少数有眩晕,猝倒;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严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总称为颈椎病。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颈4.5、颈5.6部位多见。临床上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等,各症型间有参杂。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脊髓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10%-15%。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10%-15%。交感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10%。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形成是由于肝肾亏虚,筋骨衰退加之慢性积累性劳损,以致腠理空疏、气血衰少、筋骨失于濡养,风寒湿邪侵入,痹阻经络,气滞血瘀所致。可分为颈型、痹痛型、瘫痪型、眩晕型,以颈型及痹痛型多见。(1)颈型:中年以后体质渐衰,肝肾气虚,如兼有气血亏虚或劳损、外伤等因素,可致经筋松弛,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颈背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转,头痛等间断发作。(2)痹痛型: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外感风寒及劳累可明显加重症状,表现为一侧肩臂疼痛,麻木、酸胀、无力等。(3)瘫痪型:肝肾久虚,筋骨萎弱,渐觉肢体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温,肌肉萎缩。如兼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则症状加重,
肢体萎废,二便失控。(4)眩晕型:肾水亏损,肝阳上亢,致头目眩晕,尤以位置性眩晕为特征,伴头痛、头重脚轻、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偶有气血俱弱、气陷而突然晕厥跌倒者。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艾炷等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包括悬灸和直接接触),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将传统的艾灸疗法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当中,已经有少许报道,但是基本上所用的都是清艾条,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选用合适的药艾条来治疗颈椎病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痹痛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外感风寒及劳累可明显加重症状,表现为一侧肩臂疼痛,麻木、酸胀、无力等。针对于痹痛型颈椎病,申请人在临床总结中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300份、双翎草10~15份、小红参10~15份、赤芍5~10份、白术5~10份、肉桂10~15份、山牛蒡5~10份、吴茱萸5~10份、石蒟10~15份、防风4~5份、白芷4~5份、生姜4~5份和薄荷4~5份。其中,优选方案如下:可以是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份、双翎草10份、小红参10份、赤芍5份、白术5份、肉桂10份、山牛蒡5份、吴茱萸5份、石蒟10份、防风4份、白芷4份、生姜4份和薄荷4份。也可以是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300份、双翎草15份、小红参15份、赤芍10份、白术10份、肉桂15份、山牛蒡10份、吴茱萸10份、石蒟15份、防风5份、白芷5份、生姜5份和薄荷5份。也可以是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50份、双翎草12份、小红参12份、赤芍8份、白术8份、肉桂12份、山牛蒡8份、吴茱萸8份、石蒟12份、防风4份、白芷5份、生姜5份和薄荷4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颈椎病的药艾条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除艾绒以外的药物研成细末并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将卷纸铺平,将艾绒和要末均匀铺在纸上,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卷纸一层,两头分别留空纸3厘米许,卷紧即成。针对颈椎病的施灸:灸绝骨、后溪、大抒、魄户、天柱、天井、合谷、风池等,施灸时要小心烫伤。药理分析:双翎草:苦涩,温。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治风湿性关节疼痛。小红参:苦、甘,温。调经活血,祛瘀生新。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血虚经闭,肾虚腰痛。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山牛蒡:辛,温。祛寒,散瘀,镇痛。主治感冒头痛,关节痛,劳伤。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石蒟:辛,温。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止咳,消疳。主风湿痹证,腰膝冷痛,跌打肿痛,劳伤久咳,疳积。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艾条,组方合理,组方中双翎草、小红参、赤芍、白术温经通络、益气活血;肉桂、山牛蒡、吴茱萸、石蒟散寒止痛;防风、白芷、生姜和薄荷扩张周围血管,增强体表循环、促进汗腺分泌,从而增加热的散发,并且促使所有药物更好的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按照中医理论配制而成,各味中药组合,发挥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最大药效,毒副作用小,成本低,标本兼治。疗效判断:1、病例选择:作为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选择确诊为痹痛型颈椎病患者50例,年龄33~78岁,平均58岁。2、用药:对50例患者采用本专利技术药艾条治疗,一天一次艾灸。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疼痛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好转:疼痛缓解,感觉、反射、肌力有所恢复,只能参加一般劳动和工作。无效: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变。4、结果:治愈2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典型病例:宋某,男,67岁,退休公务员,患颈椎病3年,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压迫神经根,患者右肩疼痛,麻木、酸胀、无力,属痹痛型颈椎病,经多种药物治疗均不见好转。来我院康复科采用本专利技术艾灸治疗,一周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坚持一月后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份、双翎草10份、小红参10份、赤芍5份、白术5份、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300份、双翎草10~15份、小红参10~15份、赤芍5~10份、白术5~10份、肉桂10~15份、山牛蒡5~10份、吴茱萸5~10份、石蒟10~15份、防风4~5份、白芷4~5份、生姜4~5份和薄荷4~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300份、双翎草10~15份、小红参10~15份、赤芍5~10份、白术5~10份、肉桂10~15份、山牛蒡5~10份、吴茱萸5~10份、石蒟10~15份、防风4~5份、白芷4~5份、生姜4~5份和薄荷4~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痹痛型颈椎病的药艾条,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份、双翎草10份、小红参10份、赤芍5份、白术5份、肉桂10份、山牛蒡5份、吴茱萸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序尹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