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凤俊专利>正文

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84119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4 12:33
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包括行动支架、摆动座、电机、控制摆动座左右移动的气缸A和控制摆动座旋转角度的气缸B,摆动座位于行动支架上并能在行动支架上往复定格摆动,摆动座在摆动的弧线路径上依序规划出一个进出料位置和一个研磨位置;摆动座包括座体外壳和位于座体外壳内的轴A和轴C,轴A呈纵向设置于座体外壳内,轴C呈前后横向贯穿在座体外壳内,轴A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有伞齿轮A、齿轮A和能控制摆动座前后移动的凸轮,轴C上贯穿有伞齿轮C,伞齿轮C与伞齿轮A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于大批量微细钻头自动精准的研磨。不仅产品的生产效率高,而且研磨效果好,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又大大缩减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头加工设备辅具
,特别涉及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电路板的制造也经过了重大的改进。一块单独的电路板通常包括成千上万个小直径孔,这些小孔可以用来通过容纳元件的引线或管脚而把各种元件连接在电路板上,可以连接一层到另一层的电路图,可以为后面的加工提供参考点,以及可以有助于把完工的电路板安装在其最后的机座上。在目前已知的一种电路板的加工工艺中,多块电路板可以通过使电路板保持一种相邻的重叠取向而同时钻孔,而通常一块底板包括有成千上万个钻孔,并且每个钻孔的直径都特别小。因而,需要制造出直径很小的钻头来支持电路板的制造。现在,对于这种微型钻头的研磨还停留在手动研磨的操作,即工人需捏住钻头的顶端在磨轮上进行研磨。但是,这种钻头太小,在研磨的过程中肉眼很难分辨,于是,工人又采用显微镜或十字显影屏等来实现钻头的研磨。采用这种研磨方法研磨,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工,技工的眼力要好,并且一个人只能看一台研磨机,工作频度高,劳累并且效率太低。手动研磨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工人在研磨的过程中手被划伤,而且因为此种研磨方法只借助显微镜等器具,所以研磨效果也很难把握,精确度不高,制造出的废品很多,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上述问题是在对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包括行动支架、摆动座、电机、控制所述摆动座左右移动的气缸A和控制所述摆动座旋转角度的气缸B,所述摆动座位于所述行动支架上并能在所述行动支架上往复定格摆动,所述摆动座在摆动的弧线路径上依序规划出一个进出料位置和一个研磨位置,所述电机、所述气缸A和所述气缸B均安装在所述摆动座上;所述摆动座包括座体外壳和位于所述座体外壳内的轴A和轴C,所述轴A呈纵向设置于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轴C呈前后横向贯穿在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轴A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有伞齿轮A、齿轮A和能控制所述摆动座前后移动的凸轮,所述轴C上贯穿有伞齿轮C,所述伞齿轮C与所述伞齿轮A相接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摆动座还包括轴B,所述轴B与轴A呈纵向平行排布于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轴B上贯穿有齿轮B,所述齿轮B与所述齿轮A相接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摆动座还包括输出器和夹固器,所述输出器位于所述轴C的前端,所述夹固器位于所述轴C的后端,所述夹固器包括夹头和滚珠套筒,所述滚珠套筒安装在所述夹头的前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固器上还可安装用于固定钻头胚料使研磨更精确的中心片,所述中心片安装在所述滚珠套筒的前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缸A和所述气缸B上分别安装有传感器A和传感器B。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使用此研磨装置时,摆动座在行动支架上按规定的弧线路径定格往复摆动,首先在进出料位置将送料机构对研磨装置进行送料,摆动座上的夹固器通过定位滚珠和中心片固定住钻头胚料。传感器A和传感器B分别控制气缸A和气缸B进行运作。气缸A控制摆动座在行动支架上左右移动,气缸B能控制摆动座的旋转角度,夹料完成后,在气缸A的作用下拖动摆动座在行动支架上按弧形路径移动到研磨区准备进行研磨,又在气缸B的作用下拖动摆动座呈一正确的研磨角度。电机带动轴B进行转动,轴B通过其上的齿轮B带动轴A进行转动,轴A上的凸轮能控制摆动座前后移动,轴A又通过伞齿轮A带动轴C进行转动,钻头胚料在轴C的带动下自转通过砂轮进行研磨。研磨结束后,摆动座再通过气缸A和气缸B以及凸轮的控制回到进出料位置,加料装置继续对研磨装置进行加料,由于轴C内排列有磨好的钻头,在加料的过程中将轴C最前端研磨好的钻头推出,通过输出器进行输出进入集料盒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实现了对于大批量微细钻头自动精准的研磨过程。这种研磨方式不仅速度快,而且研磨合格率也有很明显的提升,有效节省了资源。通过夹固器的设置和在夹固器上设置有中心片和定位滚珠提高了研磨的稳定性和精确度。采用电机通过摆动座内部结构最终带动钻头胚料进行自转,研磨效果更好。同时大大缩减了劳动强度,多台研磨机可以一起研磨,无须工人再进行操作,产品的生产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并且也有效缩减了企业成本,适应于规模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摆动座内部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摆动座内部结构侧面示意图。其中,1-行动支架,2-摆动座,3-电机,4-气缸A,5-气缸B,6-轴A,7-轴B,8-轴C,9-伞齿轮A,10-齿轮A,11-凸轮,12-齿轮B,13-伞齿轮C,14-输出器,15-夹固器,16-夹头,17-滚珠套筒,18-中心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包括行动支架1、摆动座2、电机3、控制所述摆动座2左右移动的气缸A4和控制所述摆动座2旋转角度的气缸B5,所述摆动座2位于所述行动支架1上并能在所述行动支架1上往复定格摆动,所述摆动座2在摆动的弧线路径上依序规划出一个进出料位置和一个研磨位置,所述电机3、所述气缸A4和所述气缸B5均安装在所述摆动座2上;所述摆动座2包括座体外壳和位于所述座体外壳内的轴A6和轴C8,所述轴A6呈纵向设置于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轴C8呈前后横向贯穿在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轴A6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有伞齿轮A9、齿轮A10和能控制所述摆动座2前后移动的凸轮11,所述轴C8上贯穿有伞齿轮C13,所述伞齿轮C13与所述伞齿轮A9相接触。所述摆动座2还包括轴B7,所述轴B7与轴A6呈纵向平行排布于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轴B7上贯穿有齿轮B12,所述齿轮B12与所述齿轮A10相接触。所述摆动座2还包括输出器14和夹固器15,所述输出器14位于所述轴C8的前端,所述夹固器15位于所述轴C8的后端,所述夹固器15包括夹头16和滚珠套筒17,所述滚珠套筒17安装在所述夹头16的前侧。所述夹固器15上还可安装用于固定钻头胚料使研磨更精确的中心片18,所述中心片18安装在所述滚珠套筒17的前端。所述气缸A4和所述气缸B5上分别安装有传感器A和传感器B。本实施例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使用此研磨装置时,摆动座2在行动支架1上按规定的弧线路径定格往复摆动,首先在进出料位置将送料机构对研磨装置进行送料,摆动座2上的夹固器15通过定位滚珠和中心片18固定住钻头胚料。传感器A和传感器B分别控制气缸A4和气缸B5进行运作。气缸A4控制摆动座2在行动支架1上左右移动,气缸B5能控制摆动座2的旋转角度,夹料完成后,在气缸A4的作用下拖动摆动座2在行动支架1上按弧形路径移动到研磨区准备进行研磨,又在气缸B5的作用下拖动摆动座2呈一正确的研磨角度。电机3带动轴B7进行转动,轴B7通过其上的齿轮B12带动轴A6进行转动,轴A6上的凸轮11能控制摆动座2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动支架、摆动座、电机、控制所述摆动座左右移动的气缸A和控制所述摆动座旋转角度的气缸B,所述摆动座位于所述行动支架上并能在所述行动支架上往复定格摆动,所述摆动座在摆动的弧线路径上依序规划出一个进出料位置和一个研磨位置,所述电机、所述气缸A和所述气缸B均安装在所述摆动座上;所述摆动座包括座体外壳和位于所述座体外壳内的轴A和轴C,所述轴A呈纵向设置于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轴C呈前后横向贯穿在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轴A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有伞齿轮A、齿轮A和能控制所述摆动座前后移动的凸轮,所述轴C上贯穿有伞齿轮C,所述伞齿轮C与所述伞齿轮A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动支架、摆动座、电机、控制所述摆动座左右移动的气缸A和控制所述摆动座旋转角度的气缸B,所述摆动座位于所述行动支架上并能在所述行动支架上往复定格摆动,所述摆动座在摆动的弧线路径上依序规划出一个进出料位置和一个研磨位置,所述电机、所述气缸A和所述气缸B均安装在所述摆动座上;所述摆动座包括座体外壳和位于所述座体外壳内的轴A和轴C,所述轴A呈纵向设置于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轴C呈前后横向贯穿在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轴A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有伞齿轮A、齿轮A和能控制所述摆动座前后移动的凸轮,所述轴C上贯穿有伞齿轮C,所述伞齿轮C与所述伞齿轮A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微型钻头研磨机研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凤俊
申请(专利权)人:林凤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