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气瓶检测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3647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6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气瓶检测线,包括由前至后布设的水压测试装置、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和气密性试验装置;水压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机架、测试操作台、加压装置、安装在测试机架上的测试箱和供多个被测试气瓶平稳放置的测试小车;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包括对多个被测试气瓶进行夹持的气瓶夹具、对被测试气瓶进行运送的运送小车和对被测试气瓶进行倒水及烘干处理的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气密性测试装置和为多个被测试气瓶进行供气的第二供气装置,气密性测试装置为柜式气密性测试装置或地槽式气密性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多个碳纤维气瓶的水压试验与气密性试验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1521082168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气瓶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至后布设的水压测试装置、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和气密性试验装置;所述水压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机架(1)、位于测试机架(1)一侧的测试操作台(4)、对被测试气瓶(2)进行加压的加压装置、安装在测试机架(1)上的测试箱和供多个被测试气瓶(2)平稳放置并能将被测试气瓶(2)平移至测试机架(1)前侧的测试小车(3),装于测试小车(3)上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被测试气瓶(2)为碳纤维气瓶,所述碳纤维气瓶的瓶口上装有密封接头(5);所述测试机架(1)为桁车式机架;所述桁车式机架包括下部支撑架、位于所述下部支撑架上方且能在水平面上进行前后移动的平移支架和对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进行吊装且能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移动的竖向吊装架,所述竖向吊装架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架上;所述下部支撑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承重支架(1‑1),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1)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上部均安装有一个供所述平移支架前后移动的第一平移轨道(1‑2),两个所述第一平移轨道(1‑2)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第一平移轨道(1‑2)呈平行布设;所述竖向吊装架包括一个能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移动的上支架(1‑4)、位于上支架(1‑4)正下方的安装座(1‑5)、多个均安装在安装座(1‑5)上的竖向连接管(1‑6)和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竖向连接管(1‑6)连接的第二分支加压管(1‑8),所述上支架(1‑4)和安装座(1‑5)均呈水平布设;多个所述第二分支加压管(1‑8)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竖向连接管(1‑6)的正上方,每个所述第二分支加压管(1‑8)的底端均与位于其下方的竖向连接管(1‑6)上端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分支加压管(1‑8)上部均固定在上支架(1‑4)上;每个所述竖向连接管(1‑6)底部均装有一个用于与密封接头(5)进行连接的连接接头(1‑7);所述上支架(1‑4)和安装座(1‑5)均呈水平布设,且上支架(1‑4)与第一平移轨道(1‑2)呈垂 直布设;所述平移支架包括左右两个带动上支架(1‑4)进行上下移动的第一竖向提升架(1‑3),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提升架(1‑3)均呈竖直向布设,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提升架(1‑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1)的正上方且二者呈对称布设,所述上支架(1‑4)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提升架(1‑3)上;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提升架(1‑3)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能沿第一平移轨道(1‑2)前后移动的第一滑移座(1‑9),所述第一滑移座(1‑9)安装于第一平移轨道(1‑2)上;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1)的后侧上部均设置有一个带动第一滑移座(1‑9)进行前后移动的第一水平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驱动机构位于第一滑移座(1‑9)后侧且其与第一滑移座(1‑9)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分支加压管(1‑8)和竖向连接管(1‑6)的数量相同且二者均为刚性管;所述测试箱包括一个安装于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1)之间后侧的水槽(1‑12)和多个均布设于水槽(1‑12)内的水套(1‑11),多个所述水套(1‑11)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水槽(1‑12)呈水平布设,且多个所述水套(1‑11)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个所述水套(1‑11)均为上部开口的圆柱形套体;所述测试小车(3)位于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1)之间前侧,且测试小车(3)位于水槽(1‑12)前侧;所述水套(1‑11)的数量与竖向连接管(1‑6)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竖向连接管(1‑6)上均同轴套装有一个对水套(1‑11)的上部开口进行封堵的上压盖(1‑10),多个所述水套(1‑11)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上压盖(1‑10)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所述上压盖(1‑10)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均位于安装座(1‑5)下方,所述安装座(1‑5)上安装有带动多个所述上压盖(1‑10)进行上下移动的压紧驱动机构,多个所述上压盖(1‑10)均与所述压紧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加压装置包括主加压管(6‑1)、与供水装置连接的供水管(6‑5)、与第一供气装置连接的供气管(6‑6)、多个分别与主加压管(6‑1)的出口连接的第一分支加压管(6‑2)和一个与主加压管(6‑1)的出口连接的 水槽供水管(6‑10),所述第一分支加压管(6‑2)的数量与第二分支加压管(1‑8)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分支加压管(6‑2)的出口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分支加压管(1‑8)的上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分支加压管(6‑2)上均装有第一电磁阀(6‑3)和第一压力检测单元(6‑4);所述供水管(6‑5)和供气管(6‑6)的出口均与主加压管(6‑1)的进口连接,所述主加压管(6‑1)上安装有电液增压泵(6‑7);所述水槽供水管(6‑10)上装有第二电磁阀(6‑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气瓶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至后布设的水压测试装置、水压辅助
测试装置和气密性试验装置;
所述水压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机架(1)、位于测试机架(1)一侧的测试操作台(4)、对被测
试气瓶(2)进行加压的加压装置、安装在测试机架(1)上的测试箱和供多个被测试气瓶(2)
平稳放置并能将被测试气瓶(2)平移至测试机架(1)前侧的测试小车(3),装于测试小车(3)
上的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被测试气瓶(2)为碳纤维气瓶,所述碳
纤维气瓶的瓶口上装有密封接头(5);
所述测试机架(1)为桁车式机架;所述桁车式机架包括下部支撑架、位于所述下部支撑
架上方且能在水平面上进行前后移动的平移支架和对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进行吊装且
能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移动的竖向吊装架,所述竖向吊装架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架上;所述
下部支撑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承重支架(1-1),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1)均呈竖直向
布设且二者上部均安装有一个供所述平移支架前后移动的第一平移轨道(1-2),两个所述
第一平移轨道(1-2)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第一平移轨道
(1-2)呈平行布设;所述竖向吊装架包括一个能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移动的上支架(1-4)、
位于上支架(1-4)正下方的安装座(1-5)、多个均安装在安装座(1-5)上的竖向连接管(1-6)
和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竖向连接管(1-6)连接的第二分支加压管(1-8),所述上支架(1-4)
和安装座(1-5)均呈水平布设;多个所述第二分支加压管(1-8)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竖向连
接管(1-6)的正上方,每个所述第二分支加压管(1-8)的底端均与位于其下方的竖向连接管
(1-6)上端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分支加压管(1-8)上部均固定在上支架(1-4)上;每个所述
竖向连接管(1-6)底部均装有一个用于与密封接头(5)进行连接的连接接头(1-7);所述上
支架(1-4)和安装座(1-5)均呈水平布设,且上支架(1-4)与第一平移轨道(1-2)呈垂直布
设;所述平移支架包括左右两个带动上支架(1-4)进行上下移动的第一竖向提升架(1-3),
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提升架(1-3)均呈竖直向布设,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提升架(1-3)分别位于
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1)的正上方且二者呈对称布设,所述上支架(1-4)的左右两侧分别安
装在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提升架(1-3)上;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提升架(1-3)的底部均安装有一
个能沿第一平移轨道(1-2)前后移动的第一滑移座(1-9),所述第一滑移座(1-9)安装于第
一平移轨道(1-2)上;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1)的后侧上部均设置有一个带动第一滑移座
(1-9)进行前后移动的第一水平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驱动机构位于第一滑移
座(1-9)后侧且其与第一滑移座(1-9)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分支加压管(1-8)和竖向连
接管(1-6)的数量相同且二者均为刚性管;
所述测试箱包括一个安装于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1)之间后侧的水槽(1-12)和多个均
布设于水槽(1-12)内的水套(1-11),多个所述水套(1-11)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呈竖直向布
设,所述水槽(1-12)呈水平布设,且多个所述水套(1-11)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个所述
水套(1-11)均为上部开口的圆柱形套体;所述测试小车(3)位于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1)之
间前侧,且测试小车(3)位于水槽(1-12)前侧;
所述水套(1-11)的数量与竖向连接管(1-6)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竖向连接管(1-6)上
均同轴套装有一个对水套(1-11)的上部开口进行封堵的上压盖(1-10),多个所述水套(1-
11)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上压盖(1-10)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所述上压盖(1-
10)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均位于安装座(1-5)下方,所述安装座(1-5)上安装有带动
多个所述上压盖(1-10)进行上下移动的压紧驱动机构,多个所述上压盖(1-10)均与所述压
紧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加压装置包括主加压管(6-1)、与供水装置连接的供水管(6-5)、与第一供气装置
连接的供气管(6-6)、多个分别与主加压管(6-1)的出口连接的第一分支加压管(6-2)和一
个与主加压管(6-1)的出口连接的水槽供水管(6-10),所述第一分支加压管(6-2)的数量
与第二分支加压管(1-8)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分支加压管(6-2)的出口分别与多个所
述第二分支加压管(1-8)的上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分支加压管(6-2)上均装有第一电磁阀
(6-3)和第一压力检测单元(6-4);所述供水管(6-5)和供气管(6-6)的出口均与主加压管
(6-1)的进口连接,所述主加压管(6-1)上安装有电液增压泵(6-7);所述水槽供水管(6-10)
上装有第二电磁阀(6-11),所述水槽(1-12)底部装有水槽排水管(6-22),所述水槽排水管
(6-22)上装有水温检测单元(1-23);
所述测试操作台(4)包括水平操作台(4-1)、第一监控装置和多个均布设在水平操作台
(4-1)上的称重装置(4-3),所述称重装置(4-3)的数量与水套(1-11)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
称重装置(4-3)上均平放有一个水容器(4-2);每个所述水套(1-11)底部均伸出至水槽(1-
12)外侧,且每个所述水套(1-11)的底部均开有一个下开口,多个所述水套(1-11)的下开口
分别通过多个第一排水管(1-16)与多个所述水容器(4-2)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排水管(1-
16)上均装有一个第四控制阀(1-17);
所述第一监控装置包括第一主控器(7-1)以及分别与第一主控器(7-1)连接的第一参
数设置单元(7-2)和第一显示单元(7-3),所述水温检测单元(1-23)和多个所述第一压力检
测单元(6-4)均与第一主控器(7-1)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6-3)、第二电磁阀(6-11)和第四
控制阀(1-17)均由第一主控器(7-1)进行控制且其均与第一主控器(7-1)连接;所述电液增
压泵(6-7)由第一主控器(7-1)进行控制且其与第一主控器(7-1)连接;所述压紧驱动机构、
两个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驱动机构和两个所述第一竖向提升架(1-3)均由第一主控器(7-1)
进行控制且其均与第一主控器(7-1)连接;
所述水压辅助测试装置包括对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进行夹持的气瓶夹具(11)、对
气瓶夹具(11)与所夹持被测试气瓶(2)进行运送的运送小车(13)和对被测试气瓶(2)进行
倒水及烘干处理的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所述运送小车(13)呈水平布设且其上部设置
有供气瓶夹具(11)水平放置的水平放置平台;所述气瓶夹具(11)上夹持的多个所述被测试
气瓶(2)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均呈平行布设且其均与气瓶夹具(11)
呈垂直布设;所述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位于测试机架(1)后侧;
所述气瓶倒水及烘干处理设备包括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14)、第二监控装置、对气瓶
夹具(11)进行180°翻转的翻转倒水装置和对被测试气瓶(2)进行烘干处理的烘干装置,所
述翻转倒水装置安装在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14)上;
所述倒水及烘干处理机架(14)包括主支撑架、位于所述主支撑架上方且能在水平面上
进行前后移动的平移支架、在竖直方向上对气瓶夹具(11)进行提升的提升装置和对气瓶夹
具(11)进行水平夹持的夹紧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架上;所述主支撑架包
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竖向支架(14-1),两个所述竖向支架(14-1)呈平行布设且二者上部
均安装有一个供所述平移支架前后移动的第二平移轨道(14-2),两个所述第二平移轨道
(14-2)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第二平移轨道(14-2)呈平行
布设;所述平移支架为门式支架且其包括上横梁(14-3)和两个分别支撑于上横梁(14-3)左
右两端下方的第一竖向立柱(14-4),所述上横梁(14-3)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第一竖向立
柱(14-4)呈对称布设;两个所述第一竖向立柱(14-4)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能沿第二平移轨
道(14-2)前后移动的第二滑移座(14-5),所述第二滑移座(14-5)安装于第二平移轨道(14-
2)上;两个所述竖向支架(14-1)的后侧上部均设置有一个带动第二滑移座(14-5)进行前后
移动的第二水平移动驱动机构(18),所述第二水平移动驱动机构(18)位于第二滑移座(14-
5)后侧且其与第二滑移座(14-5)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一个水平吊装架(14-7)
和两个对水平吊装架(14-7)进行上下提升的第二竖向提升架(14-8),两个所述第二竖向
提升架(14-8)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两个所述第二竖向提升架(14-8)分别位于
两个所述第一竖向立柱(14-4)内侧且二者的上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竖向立柱(14-
4)的内侧壁上部,所述水平吊装架(14-7)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竖向提升架
(14-8)左右两侧底部且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竖向立柱(14-4)之间;所述夹紧固定机构安装
在水平吊装架(14-7)上且其位于水平吊装架(14-7)的正下方;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左右两个
分别对气瓶夹具(11)的左右两侧进行水平夹持的夹紧机构(14-9),两个所述夹紧机构(14-
9)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对称布设在水平吊装架(14-7)的左右两侧下方;
两个所述竖向支架(14-1)之间的区域由后向前分为吊装入口区、入口侧倒水烘干区、
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和吊装出口区;所述翻转倒水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入口侧倒水
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翻转倒水机构(17);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两个烘干设备
和两个分别伸入至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和所述出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烘干管道,两个所
述烘干管道分别为伸入至所述入口侧倒水烘干区内的入口侧烘干管道和伸入至所述出口
侧倒水烘干区内的出口侧烘干管道,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分别为与所述入口侧烘干管道连接
的入口侧烘干设备和与所述出口侧烘干管道连接的出口侧烘干设备;
所述运送小车(13)包括能平推入所述吊装入口区或所述吊装出口区内的第二车架
(13-1)和多个均安装在第二车架(13-1)底部的行走轮(13-2),所述吊装入口区和吊装出口
区内均留有供运送小车(13)放置的小车放置空间;所述水平放置平台位于第二车架(13-1)
上部;
所述第二监控装置包括第二主控器(16-3)、对所述平移支架的水平位移进行实时检测
的水平位移检测单元(16-4)、对水平吊装架(14-7)的提升高度进行实时检测的高度检测单
元(16-5)以及分别与第二主控器(16-3)连接的第二参数设置单元(16-1)和第二显示单元
(16-2),所述水平位移检测单元(16-4)和高度检测单元(16-5)均与第二主控器(16-3)连
接;两个所述第二水平移动驱动机构(18)、两个所述第二竖向提升架(14-8)、两个所述夹紧
机构(14-9)、两个所述翻转倒水机构(17)和两个所述烘干设备均由第二主控器(16-3)进行
控制;
所述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气密性测试装置和为多个所述被测试气瓶(2)进行供气的第
二供气装置,所述气密性测试装置为柜式气密性测试装置(48)或地槽式气密性测试装置
(51);
所述柜式气密性测试装置(48)包括测试柜柜体(25)和设置在测试柜柜体(25)内下部
的柜内水槽(37)以及设置在测试柜柜体(25)内上部的气瓶安装升降机构和柜式气密性测
试控制器(33),所述测试柜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平白金亮俞涛吴荣宽马维强刘小齐王天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庆石油勘探局技术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