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电开关接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192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7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电开关接线夹,包括圆柱形的第一绝缘夹线主体和第二绝缘夹线主体;第一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一进线孔,第二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二进线孔;第一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一固定旋钮,第一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一导电金属套,第一导电金属套内套接有第一导电钉;第二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二固定旋钮,第二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二导电金属套,第二导电金属套内套接有第二导电钉;第一导电金属套设置有第一导电铜片,第一导电铜片端部设置有卡槽,第一绝缘夹线主体内部位于卡槽所在的圆周面设置有导向槽,第二导电金属套设置有第二导电铜片。本实施例可根据需要开关供电线,能保证线路接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电开关接线夹,包括圆柱形的第一绝缘夹线主体和第二绝缘夹线主体;第一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一进线孔,第二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二进线孔;第一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一固定旋钮,第一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一导电金属套,第一导电金属套内套接有第一导电钉;第二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二固定旋钮,第二绝缘夹线主体设置有第二导电金属套,第二导电金属套内套接有第二导电钉;第一导电金属套设置有第一导电铜片,第一导电铜片端部设置有卡槽,第一绝缘夹线主体内部位于卡槽所在的圆周面设置有导向槽,第二导电金属套设置有第二导电铜片。本实施例可根据需要开关供电线,能保证线路接通安全。【专利说明】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电开关接线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座,属设备安装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电开关接线夹。
技术介绍
在一些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机房、总控室或者是配电室内,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设备的供电线有的部分会被腐蚀、风化而脱落,使得供电线内的线芯部分暴露在外,有时还会因人为破坏或老鼠撕咬而断开,以往解决线芯暴露或供电线的方法主要有:一、绝缘胶缠绕法,即在供电线破坏的地方去掉表皮后将线芯相互缠绕后再使用绝缘胶缠紧,但这种方式虽然方便,但是在缠绕的地方,线芯需要相互贴紧,不能出现杂刺,要不极易短路,损坏通信设备,且绝缘胶并不能长久使用,其也会因温度环境的影响而腐化,易造成安全隐患,安全性较差;二、供电线整体更换法,即将损坏的供电线全部更换,但该方法不仅成本高,且难度大,在一些供电线多,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极为费时费力,不利于高速检修作业,还会较长时间的暂停设备,造成通信通断,造成短时通信瘫痪。特别是采用绝缘胶缠绕法后,无法断定连接处是否短路,当连接后如果短路,不能及时断电,极易烧坏通信设备,且在设备调试时也不能进行电路通断,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电开关接线夹,该通电开关接线夹可控制电路通断,从而可以及时保护通信设备和网络。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电开关接线夹,包括圆柱形的第一绝缘夹线主体和第二绝缘夹线主体,第一绝缘夹线主体和第二绝缘夹线主体可转动的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一端设置有第一进线孔,所述第二绝缘夹线主体一端设置有第二进线孔,第二进线孔和第一进线孔同轴设置,且第一进线孔和第二进线孔均为盲孔;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圆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旋钮,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导电金属套,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套内套接有第一导电钉,第一导电钉与第一固定旋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旋钮可推动第一导电钉伸入第一进线孔;所述第二绝缘夹线主体圆周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旋钮,所述第二绝缘夹线主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导电金属套,第二导电金属套内套接有第二导电钉,第二导电钉与第二固定旋钮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旋钮可推动第二导电钉伸入第二进线孔;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套设置有第一导电铜片,第一导电铜片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内部位于卡槽所在的圆周面还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导电金属套设置有第二导电铜片,第二导电铜片伸出第二绝缘夹线主体后伸入导向槽,且所述第二导电铜片可随第二绝缘夹线主体转动而卡入卡槽。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夹线主体圆周面沿其径向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观察孔和第二观察孔,所述第一观察孔与第一进线孔连通,所述第二观察孔与第二进线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钉和第二导电钉的圆周面还设置有定位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旋钮和第二固定旋钮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快速进行供电线连接,且连接牢固安全,不会出现短路和腐化问题,可实现快速检修和维护,避免通信中断时间过长。2、本实施例可根据需要开关供电线,并可用于通信网络的频繁开关调试和线路短路情况测试,能保证线路接通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面的横截面不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绝缘夹线主体;2、第一进线孔;3、第一导电金属套;4、第一固定旋钮;5、第一导电钉;6、第一导电铜片;7、第二导电铜片;8、第二固定旋钮;9、第二导电钉;10、第二导电金属套;11、第二进线孔;12、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3、第二观察孔;14、第一观察孔;15、定位环;16、导向槽;17、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电开关接线夹,包括圆柱形的第一绝缘夹线主体I和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第一绝缘夹线主体I和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可转动的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I 一端设置有第一进线孔2,所述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端设置有第二进线孔11,第二进线孔11和第一进线孔2同轴设置,且第一进线孔2和第二进线孔11均为盲孔;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I圆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旋钮4,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I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导电金属套3,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套内3套接有第一导电钉5,第一导电钉5与第一固定旋钮4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旋钮4可推动第一导电钉5伸入第一进线孔2;所述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圆周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旋钮8,所述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导电金属套10,第二导电金属套10内套接有第二导电钉9,第二导电钉9与第二固定旋钮8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旋钮8可推动第二导电钉9伸入第二进线孔11;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套3设置有第一导电铜片6,第一导电铜片6端部设置有卡槽17,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I内部位于卡槽17所在的圆周面还设置有导向槽16,所述第二导电金属套10)设置有第二导电铜片7,第二导电铜片7伸出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后伸入导向槽16,且所述第二导电铜片7可随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转动而卡入卡槽1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将损坏的供电线从损坏处剪短,并将剪口剪平,去除损坏部分,将供电线一端伸入第一进线孔2,使其剪口伸入第一进线孔2的底部,旋转第一固定旋钮4,使第一固定旋钮4向下转动,推动第一导电钉5向下运动,通过第一导电钉5钉入供电线,并将供电线一端固定,再将供电线另一端伸入第二进线孔U,使其剪口伸入第二进线孔11的底部,旋转第二固定旋钮8,使第二固定旋钮8向下转动,推动第二导电钉9向下运动,通过第二导电钉9钉入供电线,将供电线另一端固定,从而完成损坏供电线的修复连接。本实施例连接好供电线后,转动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使第二导电铜片7沿导向槽16转动到卡槽17内,并卡紧在卡槽17内,从而接通供电线,实现供电,当需要断开供电线时,反向转动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使第二导电铜片7退出卡槽17即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可灵活进行供电线的供电通断,通断快捷方便,可在需要紧急断电时使用,方便检测供电线是否短路,并且在进行通信网络调试时,还可用于频繁开关,极好的保护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设备和线路安全,安全性高,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电开关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第一绝缘夹线主体(1)和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第一绝缘夹线主体(1)和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可转动的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1)一端设置有第一进线孔(2),所述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一端设置有第二进线孔(11),第二进线孔(11)和第一进线孔(2)同轴设置,且第一进线孔(2)和第二进线孔(11)均为盲孔;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1)圆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旋钮(4),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导电金属套(3),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套内(3)套接有第一导电钉(5),第一导电钉(5)与第一固定旋钮(4)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旋钮(4)可推动第一导电钉(5)伸入第一进线孔(2);所述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圆周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旋钮(8),所述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导电金属套(10),第二导电金属套(10)内套接有第二导电钉(9),第二导电钉(9)与第二固定旋钮(8)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旋钮(8)可推动第二导电钉(9)伸入第二进线孔(11);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套(3)设置有第一导电铜片(6),第一导电铜片(6)端部设置有卡槽(17),所述第一绝缘夹线主体(1)内部位于卡槽(17)所在的圆周面还设置有导向槽(16),所述第二导电金属套(10) 设置有第二导电铜片(7),第二导电铜片(7)伸出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后伸入导向槽(16),且所述第二导电铜片(7)可随第二绝缘夹线主体(12)转动而卡入卡槽(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刘菲张建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创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