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智能输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7494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智能输液系统,包括控制器、吊瓶夹持机构、液位检测模块和自动切换模块;所述液位检测模块贴于吊瓶外壁,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自动切换模块包括切换控制单元和N个电磁夹管阀,其中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电磁夹管阀相连;每个电磁夹管阀分别夹紧于1根输液单管上,每根输液单管的入端分别与1个吊瓶接通,并且所有的输液单管的出端均与输液总管的入端接通。控制器根据液位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来控制电磁夹管阀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吊瓶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换吊瓶时需要插拔或移动输液管接头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二次污染药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智能输液系统,包括控制器、吊瓶夹持机构、液位检测模块和自动切换模块;所述液位检测模块贴于吊瓶外壁,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自动切换模块包括切换控制单元和N个电磁夹管阀,其中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电磁夹管阀相连;每个电磁夹管阀分别夹紧于1根输液单管上,每根输液单管的入端分别与1个吊瓶接通,并且所有的输液单管的出端均与输液总管的入端接通。控制器根据液位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来控制电磁夹管阀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吊瓶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换吊瓶时需要插拔或移动输液管接头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二次污染药液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智能输液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输液系统。
技术介绍
调查发现中国是一个输液大国,一年百亿的吊瓶,平均每人八瓶的庞大输液量,造成很多医院输液厅时常人满为患,护士人手不足,并且输液装置还停留在传统方式,缺少智能化和信息化,导致病人输液得不到完善的照顾,出现很多医疗纠纷。智能信息化输液箱的设计主要在于减轻门诊的工作量,可以减少护士工作时间和工作负担,提高病人输液的舒适度与安全性,对整个输液箱实现智能化和信息化。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开始研究输液监控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等方式给输液病人叫号及监控病人吊瓶的液滴速度,输液快结束时病人按键提醒护士换瓶或拔针。这些尚存在各种不足和缺陷,具体如下:⑴吊瓶自动切换:现有的有进行压差式调节或机械臂装置对插拔瓶塞穿刺器进行拔插来实现吊瓶的切换。第一种方法较为不便而且改变了压差的同时也改变了输液的速度,会造成事故。第二种方法需要较大型的机械装置,体积较大,而且容易造成药液二次污染。还有如公开号为CN10454825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输液换液系统,其通过旋转第二输液管接头使其与多个和吊瓶接通的第一输液管接头接通,实现换液的功能。但在第二输液管接头旋转时,易造成空气从第二输液管接头进入,造成事故,另外第二输液管接头旋转定位不易控制,会造成接位出现误差,造成不能顺利输液。⑵液位检测:现有的是用重力传感器,但现在市场上使用的吊瓶有近几十种,规格重量都不相同,不能进行统一的重量定位,计量精度小,不是造成浪费就是易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切换吊瓶,且安全可靠,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便携式智能输液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便携式智能输液系统,包括控制器、吊瓶夹持机构、液位检测模块和自动切换丰旲块;所述吊瓶夹持机构包括N个可固定吊瓶的夹持单元;所述液位检测模块贴于吊瓶外壁,用于检测吊瓶有无液体,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自动切换模块包括切换控制单元和N个电磁夹管阀,其中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电磁夹管阀相连,用于控制电磁夹管阀的打开和关闭;每个电磁夹管阀分别夹紧于I根输液单管上,每根输液单管的入端分别与I个吊瓶接通,并且所有的输液单管的出端均与输液总管的入端接通,输液总管的出端连接有可插于病人血管的头皮针;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本方案使用控制器控制电磁夹管阀来实现多瓶吊瓶的自动切换,不需要拔插瓶塞穿刺器,完全不会造成药液污染。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切换控制单元包括N-1路切换控制电路,所述每路切换控制电路主要由光耦U、继电器K、二极管D、三极管Q、2个电阻R和LED组成;光耦U发射管的针脚I过第一电阻R接电源5V正极,光耦U发射管的针脚2连接LED的阳极端,LED的阴极端连接信号输入端IN弓I脚;光耦U接收管的针脚4连接电源5V正极,光耦U接收管的针脚3过第二电阻R连接三极管Q的基极;二极管D并联在继电器K的线圈两端,二极管D负极端与继电器K的线圈一端一起接电源5V正极,二极管D正极端与继电器K的线圈另一端一起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5V负极;继电器K的控制端分别接入继电器K的插线口 J的引脚1、2、3;其中任一电磁夹管阀连接在继电器K的插线口 J的引脚的常开端,即引脚1、2。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电磁夹管阀为常闭钳式夹管阀。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液位检测模块为非接触式缺水传感器。上述方案优选的,还包括点滴控制模块,该点滴控制模块包括滴速检测电路和滴速控制电路,其中滴速检测电路主要由电阻R1-R4,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比较器Ul,LED灯LEDl和电容Cl组成,其中电阻R3为可调电阻R3;红外发射、接收对管设置于输液总管的相对面上,红外线发射管阳极端经过电阻Rl连接电源正极,阴极端连接电源负极;红外线接收管阳极端连接比较器Ul针脚3和经过电阻R2连接电源正极,阴极端连接电源负极;比较器Ul针脚2接入电阻R3的可调节端,电阻R3其他两端分别接电源正、负极,比较器Ul针脚8连接电源正极,比较器Ul针脚4连接电源负极,比较器Ul针脚I连接信号输出端JPl的引脚2上和经过电容Cl连接电源负极,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LEDl的阳极端经过电阻R4连接电源正极,阴极端连接比较器Ul针脚I;所述滴速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滴速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输液总管上的微型推杆步进电机相连。上述方案优选的,还包括报警器,该报警器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上述方案优选的,还包括便携式手持端,该便携手持端与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均相连。上述方案优选的,还包括显示输入模块,该显示输入模块与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均相连。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吊瓶夹持机构为上部开口的盒状结构,其通过隔板分隔上下两层,上层分隔成至少N个所述夹持单元,每个夹持单元对应的隔板位置开设有通孔与下层相通;下层的前部和底部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器根据液位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来控制电磁夹管阀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吊瓶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换吊瓶时需要插拔或移动输液管接头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二次污染药液的问题;并且本方案的控制精度高,实现药液的连贯输液,还避免了空气进入血管造成的伤害。2、利用非接触式缺水传感器进行液位变化监控,不仅精度高,而且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的吊瓶。3、切换控制电路反应灵敏、处理速度快,可靠性强;4、点滴速度检测与控制:采用红外对管发射接收检测点滴速度,在点滴落下时阻挡了接收管接收红外线,产生低电平脉冲信号,送给控制器处理计数,其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其尺寸小,质量轻,安装在滴斗上较简单;对辅助电路要求少,精度较高,灵敏性好,电路简单,性能稳定。5、人机交互输入设备:使用电容式触摸开关作为人机交互的输入模块,其具有使用方便,灵敏度好,可靠性高,抗干扰和防水能力强等优点,并且后期维护成本低,输入稳定性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模块框图;图2为第一路切换控制电路图;图3为第二路切换控制电路图图4为滴速检测电路图;图5为吊瓶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吊瓶夹持机构;2、夹持单元;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便携式智能输液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器、吊瓶夹持机构、液位检测模块和自动切换模块,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制器为单片机AT89C52。本系统可以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智能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吊瓶夹持机构、液位检测模块和自动切换模块;所述吊瓶夹持机构包括N个可固定吊瓶的夹持单元;所述液位检测模块贴于吊瓶外壁,用于检测吊瓶有无液体,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自动切换模块包括切换控制单元和N个电磁夹管阀,其中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电磁夹管阀相连,用于控制电磁夹管阀的打开和关闭;每个电磁夹管阀分别夹紧于1根输液单管上,每根输液单管的入端分别与1个吊瓶接通,并且所有的输液单管的出端均与输液总管的入端接通,输液总管的出端连接有可插于病人血管的头皮针;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胡一经曾雄智丘伟霖晏子钦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