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247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CD模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框体,框体左右两条边的底端通过连接条连接,连接条与左右两条边之间开成有部件放置区,连接条朝向部件放置区成型有多个凸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接在底端形成部件放置区,减化了产品结构,加工非常方便,而且组装背光源的时候,只需要一次性将LED与SMD部件放入部件放置区内即可,组装非常方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CD模组
,特指一种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

技术介绍

现有的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模组,其重要部件之一的胶框,它的结构如图1所示。胶框01基本呈长方形,它的底端中部具有镂空层03,该镂空层03用于放置SMD(SurfaceMounted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配件,镂空层03上端是连接筋02,连接筋02呈锯齿状,空缺的位置用于放置背光源的LED部件。由现有的胶框01的结构可以看出,生产时既要加工镂空层03,又要加工锯齿状02,本身就不方便,另外,胶框01与背光源组装时,操作员需要一边将LED部件对准连接筋02的锯齿状空缺,同时还要将SMD准确放置于镂空层03内,对于组装背光源来说,组装复杂、组装效果低。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该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解决了现有的胶框所存在的:生产不方便、组装复杂、组装效率低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包括框体,框体左右两条边的底端通过连接条连接,连接条与左右两条边之间开成有部件放置区,连接条朝向部件放置区成型有多个凸耳。
框体的左下角、右下角分别具有支撑连接部。
支撑连接部将左右两条边分别与连接条连接成一个平面。
框体的内框形成有“凸”字形空间。
支撑连接部上还成型有定位孔。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直接在底端形成部件放置区,减化了产品结构,加工非常方便,而且组装背光源的时候,只需要一次性将LED与SMD部件放入部件放置区内即可,组装非常方便,效率高,可以节省材料、可以减小背光源软排线的尺寸,同时节省背光源软排线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胶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2,本技术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包括:框体1、支撑连接部2、部件放置区3、连接条4、凸耳5、定位孔6。
本技术的框体1,其左右两条边的底端通过连接条4连接,连接条4与左右两条边之间开成有部件放置区3,连接条4朝向部件放置区3成型有多个凸耳5,凸耳5可以提升连接条4的变形抗性强度,增加胶框的粘着力,在与柔性软排线组装时,能够改善柔性软排线的反弹透光效果。
框体1的左下角、右下角分别具有支撑连接部2,支撑连接部2将左右两条边分别与连接条4连接成一个平面,该平面既可以支撑LCD,与连接条4相连的部分还可以起到支撑背光源的作用,而且,还由于增加了面积,可以将角部的受力快速传递出去,减少产品角部受力而损坏的情况。
框体1的内框形成有“凸”字形空间。
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非常方便,而且组装背光源的时候,不需要多次对位,LED与SMD部件落入部件放置区3内即可,组装非常方便,效率高。
支撑连接部2上还成型有定位孔6,方便组装定位。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框体左右两条边的底端通过连接条连接,连接条与左右两条边之间形成有部件放置区,连接条朝向部件放置区成型有多个凸耳;框体的左下角、右下角分别具有支撑连接部;支撑连接部将左右两条边分别与连接条连接成一个平面;框体的内框形成有“凸”字形空间;支撑连接部上还成型有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LCD模组背光源胶框,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框体左右两条边的底端通过连接条连接,连接条与左右两条边之间形成有部件放置区,连接条朝向部件放置区成型有多个凸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强赵红松罗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龙芯光电有限公司四川三龙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