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459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包括支撑底板,装配于支撑底板上的电源柜柜体,电源柜柜体由协同独立的配电室和控制室构成,配电室和控制室通过电线电缆连接,配电室和控制室之间设置电磁屏蔽隔离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的电源柜进行结构改进,设计合理的散热通道和防尘机构,消除静电隐患,保证良好的散热效率,稳定电源内部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的电器元器件老化;将电源柜主体设计为协同独立的配电室和控制室,简化连接线路,降低线路交错造成电磁干扰的几率,提高电源柜的运行效率;在电源柜柜体底部增加独立的支撑底板以及装配于支撑底板底部的万向滚轮,增加电源柜移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柜
,特别涉及一种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

技术介绍

电源柜作为电力操作电源设备,因其合理的布局,维修方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通讯领域。现有的电源柜,尤其应用于数字光纤通讯领域的电源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诸多问题: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源柜内部易出现大量粉尘,产生静电的几率大大提升,影响电源柜的使用安全;②电源柜的整体散热性差,内部温度较高,极易导致内部电气元器件的老化,影响电源柜的使用寿命;③现有的电源柜一旦安装以后,移动极为不便,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电源柜的灵活使用;④现有的电源柜,内部结构混杂,致使线路复杂,极易造成电磁干扰,影响电源柜的运行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我公司成立项目组,经过长期的现场测试和试验研究,设计一种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对现有的电源柜进行结构改进,设计合理的散热通道和防尘机构,消除静电隐患,保证良好的散热效率,稳定电源内部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的电器元器件老化;将电源柜主体设计为协同独立的配电室和控制室,简化连接线路,降低线路交错造成电磁干扰的几率,提高电源柜的运行效率;在电源柜柜体底部增加独立的支撑底板以及装配于支撑底板底部的万向滚轮,增加电源柜移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应用于数字光纤通讯领域的电源柜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对现有的电源柜进行结构改进,设计合理的散热通道和防尘机构,消除静电隐患,保证良好的散热效率,稳定电源内部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的电器元器件老化;将电源柜主体设计为协同独立的配电室和控制室,简化连接线路,降低线路交错造成电磁干扰的几率,提高电源柜的运行效率;在电源柜柜体底部增加独立的支撑底板以及装配于支撑底板底部的万向滚轮,增加电源柜移动的便捷性。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装配于支撑底板(1)上的电源柜柜体(2),所述电源柜柜体(2)由协同独立的配电室(3)和控制室(4)构成,配电室(3)和控制室(4)通过电线电缆连接,配电室(3)和控制室(4)之间设置电磁屏蔽隔离层(5);
所述配电室(3)左侧壁中部设置有左侧壁半导体散热单元(6),配电室(3)左侧壁设置有配电室侧向防尘网(7),配电室(3)顶部设置配电室顶部防尘网(8);
所述控制室(4)右侧壁中部设置有右侧壁半导体散热单元(9),控制室(4)右侧壁设置有控制室侧向防尘网(10),控制室(4)顶部设置控制室顶部防尘网(11);
所述配电室(3)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依次通过电气方式连接的交流配电单元(12)、交直流转换器(13)、直流配电单元(14)和蓄电池组(15);
所述控制室(4)内部设置有电池巡检仪(16)、通讯单元(17)、报警单元(18)和触摸式人机交互控制显示面板(19),电池巡检仪(16)通过数据传输线缆与蓄电池组(15)相连接;
所述通讯单元(17)和报警单元(18)分别通过通信线缆连接至触摸式人机交互控制显示面板(19)。
进一步,所述触摸式人机交互控制显示面板(19)外接有指纹识别器(20)。
进一步,所述支撑底板(1)底部设置有万向滚轮(21),万向滚轮(21)侧向设置有用于锁紧万向滚轮(21)的快锁扣。
进一步,所述配电室侧向防尘网(7)设置为可拆卸式模块化结构。
进一步,所述配电室顶部防尘网(8)设置为可拆卸式模块化结构。
进一步,所述控制室侧向防尘网(10)设置为可拆卸式模块化结构。
进一步,所述控制室顶部防尘网(11)设置为可拆卸式模块化结构。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设计的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电源柜柜体(2)由协同独立的配电室(3)和控制室(4)构成,配电室(3)和控制室(4)通过电线电缆连接,配电室(3)和控制室(4)之间设置电磁屏蔽隔离层(5),与此同时,配电室(3)和控制室(4)分别设置有相互独立的散热单元和防尘网,具体为:配电室(3)左侧壁中部设置有左侧壁半导体散热单元(6),配电室(3)左侧壁设置有配电室侧向防尘网(7),配电室(3)顶部设置配电室顶部防尘网(8);控制室(4)右侧壁中部设置有右侧壁半导体散热单元(9),控制室(4)右侧壁设置有控制室侧向防尘网(10),控制室(4)顶部设置控制室顶部防尘网(11);此种设计结构,消除了内部飞尘过大造成的静电隐患,保证良好的散热效率,稳定电源内部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的电器元器件老化;将电源柜主体设计为协同独立的配电室和控制室,简化连接线路,降低线路交错造成电磁干扰的几率,提高电源柜的运行效率。
2、本技术设计的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设置有独立的支撑底板(1),电源柜柜体(2)装配于支撑底板(1)上,支撑底板(1)底部设置有万向滚轮(21),万向滚轮(21)侧向设置有用于锁紧万向滚轮(21)的快锁扣,此种设计结构,提升了设计的电源柜运行时的便捷性。
3、本技术设计的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配电室(3)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依次通过电气方式连接的交流配电单元(12)、交直流转换器(13)、直流配电单元(14)和蓄电池组(15),利用蓄电池组(15)的蓄电功能,实现通讯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应急供电需求;控制室(4)内部设置有电池巡检仪(16)、通讯单元(17)、报警单元(18)和触摸式人机交互控制显示面板(19),电池巡检仪(16)通过数据传输线缆与蓄电池组(15)相连接,利用电池巡检仪(16)保证了保证蓄电池组(15)的运行安全,利用通讯单元(17)可实时将设计的直流电源柜的运行状态实时反馈于系统监测中心,利用报警单元(18)在发生故障时可实时发出报警信号,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整个应急直流电源柜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设计的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装配于支撑底板(1)上的电源柜柜体(2),所述电源柜柜体(2)由协同独立的配电室(3)和控制室(4)构成,配电室(3)和控制室(4)通过电线电缆连接,配电室(3)和控制室(4)之间设置电磁屏蔽隔离层(5);
所述配电室(3)左侧壁中部设置有左侧壁半导体散热单元(6),配电室(3)左侧壁设置有配电室侧向防尘网(7),配电室(3)顶部设置配电室顶部防尘网(8);
所述控制室(4)右侧壁中部设置有右侧壁半导体散热单元(9),控制室(4)右侧壁设置有控制室侧向防尘网(10),控制室(4)顶部设置控制室顶部防尘网(11);
所述配电室(3)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依次通过电气方式连接的交流配电单元(12)、交直流转换器(13)、直流配电单元(14)和蓄电池组(15);
所述控制室(4)内部设置有电池巡检仪(16)、通讯单元(17)、报警单元(18)和触摸式人机交互控制显示面板(19),电池巡检仪(16)通过数据传输线缆与蓄电池组(15)相连接;
所述通讯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装配于支撑底板(1)上的电源柜柜体(2),所述电源柜柜体(2)由协同独立的配电室(3)和控制室(4)构成,配电室(3)和控制室(4)通过电线电缆连接,配电室(3)和控制室(4)之间设置电磁屏蔽隔离层(5);所述配电室(3)左侧壁中部设置有左侧壁半导体散热单元(6),配电室(3)左侧壁设置有配电室侧向防尘网(7),配电室(3)顶部设置配电室顶部防尘网(8);所述控制室(4)右侧壁中部设置有右侧壁半导体散热单元(9),控制室(4)右侧壁设置有控制室侧向防尘网(10),控制室(4)顶部设置控制室顶部防尘网(11);所述配电室(3)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依次通过电气方式连接的交流配电单元(12)、交直流转换器(13)、直流配电单元(14)和蓄电池组(15);所述控制室(4)内部设置有电池巡检仪(16)、通讯单元(17)、报警单元(18)和触摸式人机交互控制显示面板(19),电池巡检仪(16)通过数据传输线缆与蓄电池组(15)相连接;所述通讯单元(17)和报警单元(18)分别通过通信线缆连接至触摸式人机交互控制显示面板(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光纤通讯用应急直流电源柜,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装配于支撑底板(1)上的电源柜柜体(2),所述电源柜柜体(2)由协同独立的配电室(3)和控制室(4)构成,配电室(3)和控制室(4)通过电线电缆连接,配电室(3)和控制室(4)之间设置电磁屏蔽隔离层(5);
所述配电室(3)左侧壁中部设置有左侧壁半导体散热单元(6),配电室(3)左侧壁设置有配电室侧向防尘网(7),配电室(3)顶部设置配电室顶部防尘网(8);
所述控制室(4)右侧壁中部设置有右侧壁半导体散热单元(9),控制室(4)右侧壁设置有控制室侧向防尘网(10),控制室(4)顶部设置控制室顶部防尘网(11);
所述配电室(3)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依次通过电气方式连接的交流配电单元(12)、交直流转换器(13)、直流配电单元(14)和蓄电池组(15);
所述控制室(4)内部设置有电池巡检仪(16)、通讯单元(17)、报警单元(18)和触摸式人机交互控制显示面板(19),电池巡检仪(16)通过数据传输线缆与蓄电池组(15)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梦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