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针以及针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07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4 11:12
说明了一种具有带有纵向延伸(3)的针主体(2)的织针(1),该针主体在纵向方向(3)的一个端部上具有工作区域(4),在纵向延伸方向(3)的另外一个端部上具有针脚(5)以及在工作区域(4)和针脚(5)之间具有支承段(6),其中所述支承段(6)具有在纵向延伸方向(3)延伸的支承面(7)以及布置在针主体(2)的背对支承面(7)的侧面上的上侧(10),并且针脚(5)形成了保持面(8)。此外说明了一种与其配合的针床。能够以较高的工作速度运行针织机。此外规定,所述保持面(8)构造在凹口(9)中,该凹口从支承面(7)朝上侧(10)的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带有纵向延伸的主体(Korpus)的织针(Wirknadel),该主体在纵向延伸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具有工作区域,在纵向延伸方向的另外一个端部上具有针脚(Nadelfu?)并且在工作区域和针脚之间具有支承段,其中该支承段具有在纵向延伸方向延伸的支承面以及布置在主体的背对支承面的侧面上的上侧,并且所述针脚形成了保持面。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主体的针床(Nadelbarre),该主体具有布置在主体的前侧和后侧之间的针容纳部(Nadelaufnahme),其中该针容纳部具有相互平行布置的槽(Schlitz),该槽通过接片(Steg)相互分开并且分别具有槽底,并且在针容纳部的后侧设置了支撑面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织针以及这种针床例如从DE4414703C2中已知。在经编机(Kettenwirkmaschine)中制造针织物(Wirkware)时,同类的成圈工具(Wirkwerkzeug)也必须类似地运动。与此相应地,同类的成圈工具通常布置在床(Barre)中。当所述床运动时,成圈工具一起运动,从而确保所有固定在床上的成圈工具实施相同的运动。为了将成圈工具定位在针床中,已知在针床上设置针容纳部。该针容纳部具有大量槽或槽口(Nut),所述成圈工具能够插入该槽或槽口中。所述成圈工具在此以其两个侧壁支撑在所述槽的壁上,也就是支撑在接片上。该槽在成圈工具的纵向延伸方向延伸。织针属于所述成圈工具,织针具有钩子,利用该钩子所述织针能够拉动纱线穿过围绕织针形成的线圈。在拉动纱线时产生拉力,该拉力必须由织针承受。为了防止该拉力将织针移入槽中或者甚至从槽中拉出,所述织针通常具有针脚,该针脚在其面对支承段的前侧形成了保持面。该保持面支撑在针床的支撑面装置上。在上面所述的DE4414703C2中将所述支撑面装置构造成槽口的前侧,其横向于槽延伸并且构造在针床的主体中。如果将这种槽口置入针床的主体中,那么该主体在该槽口的区域内被削弱。这种削弱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补偿,即在槽的区域内设置相应更多的材料。然而这具有以下缺点,即该这些更多的材料导致针床的质量的增加。针床的质量越大,那么在运行中需要用来加速并且制动针床的力就越大。更大的质量限制了装备有针床的针织机(Wirkmaschine)的工作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的任务是能够用较高的工作速度运行针织机。该任务借助于开头所述类型的织针通过以下方法得到解决,即在凹口(Ausnehmung)中构造保持面,该保持面从支承面朝上侧的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至少一部分保持面安置在支承面与织针的上侧之间的区域内,从而能够将针脚超过支承面的超出部(überstand)保持得很小。这种超出部越小,那么在床的主体中的可能还需要的槽口以及与此相关的削弱也就越小。这种削弱越小,那么床就越稳定并且用针织机可以实现越高的工作速度。优选所述针脚没有超过所述支承面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在针床的主体中根本不再需要槽口。尽管如此,通过保持面足以保持所述织针克服拉力。优选所述针脚以支承面结束。由此可以这样说,获得了织针的直线性的连续的下侧,其中支承面和针脚的下侧仅仅通过凹口相互分开。由此可以实现最大的保持面,而不需要伸入针床的主体中的槽口。在替代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设置,所述针脚以最大1mm的长度超过支承面突出。织针通常布置在针床的主体上的针容纳部中。在该针容纳部中设置槽口或槽,织针插入槽口或槽中。所述槽口通过接片相互分开。所述接片从共同的基底(Basis)出发,该基底通常具有0.5和1mm之间的厚度。因此所述针脚可以像接片之间的连接的厚度一样程度地超过支承面突出。优选所述凹口以在支承面与上侧之间的整个高度的10%到70%的范围内的高度上延伸。由此实现了足够大的支承面,从而将织针保持在针容纳部中。虽然在支承段和针脚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织针仅仅具有较小的高度。然而织针的剩余的横截面足以承受在纱线编织过程中施加的拉力。优选所述凹口具有朝工作区域指向的前侧,该前侧以弧形过渡到支承面中。由此避免了凹口的前侧和支承面之间锋利的边沿或角。与此相应地,在将织针插入针容纳部中时或者在运行中所述锋利的边沿在槽底处产生磨损的危险是微小的。优选所述上侧在凹口区域内具有突出部分。通过该突出部分在该位置处增大针主体的横截面,从而能够加载织针。优选所述针主体在突出部分的区域内的横截面高度至少为横截面高度与凹口高度之和所得到的距离(Strecke)的25%。如果在针主体的上侧存在突出部分,那么还可以将凹口并且由此将保持面做得略微更大。那样的话,在突出部分的区域内,可以降低织针材料的占整个高度的相对份额,而没有以不允许的方式减小绝对的横截面高度。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在针脚的背对工作区域的侧面上设置突起,该突起的下侧至少部分地超过上侧伸出。该突起使织针从针容纳部中取出变得容易。在此优选的是,所述突起是倾斜的。也就是该突起具有远离支承面指向的方向分量以及远离工作区域指向的方向分量。这使操作变得容易。所述任务在开头所述类型的针床中通过以下方法得到解决,即槽底朝针容纳部的后侧上升并且以槽底隆起(Schlitzgrunderhebung)结束,在该槽底隆起的后沿(Rückflank)上构造了支撑面装置。在将上面所描述的织针插入针床中时,则所述槽底隆起进入上面所描述的凹口中,并且保持面可以贴靠在槽底隆起的后沿上,使得保持面贴靠在支撑面装置上。那样的话,织针免受由于纱线拉力引起的拉力负载。当针脚以支承面结束时或者还更短时,就不需要加工针床的主体用来制造槽口。与此相应地,主体未被槽口削弱。因此也可以使用薄壁的主体,该主体与此相应地具有微小的质量。壁厚就可以仅仅配合主体的运行状态,而不必考虑织针的固定。所述织针能够安置在针容纳部中,则该针容纳部不仅具有槽而且也具有支撑面装置。优选在针容纳部中布置至少一个织针,如上所述。由于要将织针以及针容纳部、也就是槽底隆起与凹口配合,所以得到了织针在针容纳部中可靠的支承。优选所述槽底隆起在背对支撑面装置的侧面上具有弯曲的走向。用于制造槽的简单方法在于使用圆盘铣刀。该圆盘铣刀就在其到达槽的面对支撑面装置的端部时从针容纳部中移出。在此自动地得到了槽底隆起的弯曲的走向。在此优选的是,所述弯曲的走向遵循主体圆周线。这实现了简单的制造,因为圆盘铣刀或者类似的工具能够沿着无折角(knickfrei)的轨道被引导。优选所述支撑面装置形成了槽口的前侧,该槽口的后侧形成了压力面,其中压力面具有比支撑面装置更大的高度。与此相反,该压力面则确保了织针能够在针容纳部中反向于拉力方向移动。该织针就以简单的方式克服在所有方向上的运动而固定在针容纳部中。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示出:图1是织针的高度示意性的图示,以及图2是针床的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改动的织针的细节图,以及图4是改动的针脚的细节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针主体2的织针1,该针主体沿纵向方向3延伸,该纵向方向通过双箭头表示。所述织针1在沿纵向方向3的一个端部上具有工作区域4并且在纵向延伸方向的另外一个端部上具有针脚5。在所述工作区域4和针脚5之间布置了支承段6。该支承段具有支承面7。该支承面7在图1中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9/CN105821577.html" title="织针以及针床原文来自X技术">织针以及针床</a>

【技术保护点】
织针(1),具有带有纵向延伸(3)的针主体(2),所述针主体在纵向延伸方向(3)的一个端部上具有工作区域(4),在纵向延伸方向(3)的另外一个端部上具有针脚(5)以及在所述工作区域(4)和所述针脚(5)之间具有支承段(6),其中所述支承段(6)具有在纵向延伸方向(3)延伸的支承面(7)以及布置在所述针主体(2)的背对所述支承面(7)的侧面上的上侧(10),并且所述针脚(5)形成了保持面(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面(8)构造在从所述支承面(7)朝所述上侧(10)的方向延伸的凹口(9)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0.14 EP 14188724.01.织针(1),具有带有纵向延伸(3)的针主体(2),所述针主体在纵向延伸方向(3)的一个端部上具有工作区域(4),在纵向延伸方向(3)的另外一个端部上具有针脚(5)以及在所述工作区域(4)和所述针脚(5)之间具有支承段(6),其中所述支承段(6)具有在纵向延伸方向(3)延伸的支承面(7)以及布置在所述针主体(2)的背对所述支承面(7)的侧面上的上侧(10),并且所述针脚(5)形成了保持面(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面(8)构造在从所述支承面(7)朝所述上侧(10)的方向延伸的凹口(9)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5)没有超过所述支承面(7)突出。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5)以所述支承面(7)结束。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5)以最大1mm的长度超过所述支承面(7)突出。
5.按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9)以在所述支承面(7)与所述上侧(10)之间的整个高度(11)的10%到70%范围内的高度延伸。
6.按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9)具有朝所述工作区域(4)指向的前侧(16),所述前侧以弧形(17)过渡到所述支承面(7)中。
7.按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10)在所述凹口(9)区域内具有突出部分(40)。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主体(2)在所述突出部分(4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朔尔勒默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