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地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127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地暖装置,包括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集热器、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地暖装置,集热器包括一上端开口的集热槽及连接在集热槽开口处的透光板,透光板固定在集热槽上,集热器内部设置有储水室,地暖装置右端通过进水管与储水室的右端相通连接,地暖装置左端通过出水管与储水室的左端相通连接,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通过太阳能对集热器内部的储水室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进水管上水泵的工作,将储水室中被加热后的水抽到地暖装置中,而进入到地暖装置中的水对建筑物内部加热完成后又会通过出水管重新回到储水室中,实现了对太阳能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供暖
,具体是指一种太阳能地暖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冬季的低温天气持续时间过短,大部分南方社区并没有集中供热的条件,而南方潮湿、阴冷的气候仍然使许多体弱的人很难忍受,因此多通过空调、电暖器等方式来取暖,但是空调、电暖器等不仅耗电,而且极易使室内空气变得干燥,让人不适。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在太阳能取暖,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目前市面上逐步出现了太阳能地暖,太阳能取暖器等取暖装置,从而降低了电能的使用量,但目前的太阳能取暖装置大多不具备热能循环的功能,从而会造成热能的浪费,降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太阳能产生的热能进行循环利用,从而能够降低热能的浪费,提高太阳能资源利用率的太阳能地暖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以下结构的太阳能地暖装置,包括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集热器、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地暖装置,所述集热器包括一上端开口的集热槽及连接在集热槽开口处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固定在集热槽上,所述透光板下端面上设置有与集热槽内壁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周壁与集热槽的内壁之间及透光板的下端面与集热槽的上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垫,所述集热器内部设置有储水室,所述地暖装置右端通过进水管与储水室的右端相通连接,所述地暖装置左端通过出水管与储水室的左端相通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本技术的太阳能地暖装置,所述地暖装置包括散热槽及连接在散热槽开口处的盖板,所述散热槽右端与进水管相通连接,所述散热槽左端与出水管相通连接,所述盖板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散热槽内壁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外周壁与散热槽的内壁之间及盖板的下端面与散热槽的上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本技术的太阳能地暖装置,所述盖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均布的第一分隔条,所述第一分隔条下端与散热槽内底部之间留有缝隙,所述散热槽内底部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均布的第二分隔条,所述第二分隔条上端与盖板下端面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分隔条与第一分隔条间隔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太阳能对集热器内部的储水室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进水管上水泵的工作,将储水室中被加热后的水抽到地暖装置中,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的供热,而进入到地暖装置中的水对建筑物内部加热完成后又会通过出水管重新回到储水室中,进入到储水室中的水又被太阳能进行加热并且能够重新回送到地暖装置中,实现了对太阳能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C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D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5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太阳能地暖装置,包括安装在建筑物1顶部的集热器2、安装在建筑物1内部的送风装置3、吸风装置4及地暖装置5,所述集热器2包括一上端开口的集热槽21及连接在集热槽21开口处的透光板22,所述透光板22固定在集热槽21上,所述透光板22下端面上设置有与集热槽21内壁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凸起22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221的外周壁与集热槽21的内壁之间及透光板22的下端面与集热槽21的上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垫23,所述集热器2内部设置有分隔板24,所述分隔板24的外周壁与集热槽21的内周壁密封连接,所述分隔板24将集热槽21内部分隔为呈上下分布的空气室25和储水室26,所述送风装置3通过进风管6与空气室25的右端相通连接,所述吸风装置4通过出风管7与空气室25的左端相通连接,所述地暖装置5右端通过进水管8与储水室26的右端相通连接,所述地暖装置5左端通过出水管9与储水室26的左端相通连接,所述进水管8上设置有水泵10,所述送风装置3包括固定在建筑物1墙体上且内部带有空腔的壳体31,所述壳体31左端设置有百叶窗32,所述壳体31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空气室25中的空气抽到建筑物内部的风机33,所述壳体31与进风管6相通连接,所述吸风装置4包括固定在建筑物1墙体上且内部带有空腔的外壳41,所述外壳41右端设置有与外壳41内部空腔相通的若干个通孔42,所述外壳41内部设置有过滤棉43,所述外壳41与出风管7相通连接,所述地暖装置5包括散热槽51及连接在散热槽51开口处的盖板52,所述散热槽51右端与进水管8相通连接,所述散热槽51左端与出水管9相通连接,所述盖板52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散热槽51内壁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起521,所述第二环形凸起521的外周壁与散热槽51的内壁之间及盖板52的下端面与散热槽51的上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53,所述盖板5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均布的第一分隔条522,所述第一分隔条522下端与散热槽51内底部之间留有缝隙,所述散热槽51内底部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均布的第二分隔条511,所述第二分隔条511上端与盖板52下端面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分隔条511与第一分隔条522间隔设置,所述透光板2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均布的第三分隔条222,所述第三分隔条222下端与分隔板24上端面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分隔板24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均布的第四分隔条241,所述第四分隔条241上端与透光板22下端面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四分隔条241与第三分隔条222间隔设置,所述分隔板2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均布的第五分隔条242,所述第五分隔条242下端与集热槽21内底部之间留有缝隙,所述集热槽21内底部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均布的第六分隔条211,所述第六分隔条211上端与分隔板24下端面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六分隔条211与第五分隔条242间隔设置。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地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建筑物(1)顶部的集热器(2)、安装在建筑物(1)内部的地暖装置(5),所述集热器(2)包括一上端开口的集热槽(21)及连接在集热槽(21)开口处的透光板(22),所述透光板(22)固定在集热槽(21)上,所述透光板(22)下端面上设置有与集热槽(21)内壁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凸起(22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221)的外周壁与集热槽(21)的内壁之间及透光板(22)的下端面与集热槽(21)的上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垫(23),所述集热器(2)内部设置有储水室(26),所述地暖装置(5)右端通过进水管(8)与储水室(26)的右端相通连接,所述地暖装置(5)左端通过出水管(9)与储水室(26)的左端相通连接,所述进水管(8)上设置有水泵(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地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建筑物(1)顶部的集热器(2)、安
装在建筑物(1)内部的地暖装置(5),所述集热器(2)包括一上端开口的集热槽(21)及
连接在集热槽(21)开口处的透光板(22),所述透光板(22)固定在集热槽(21)上,所
述透光板(22)下端面上设置有与集热槽(21)内壁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凸起(221),所述第
一环形凸起(221)的外周壁与集热槽(21)的内壁之间及透光板(22)的下端面与集热槽(21)
的上端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垫(23),所述集热器(2)内部设置有储水室(26),所述
地暖装置(5)右端通过进水管(8)与储水室(26)的右端相通连接,所述地暖装置(5)左
端通过出水管(9)与储水室(26)的左端相通连接,所述进水管(8)上设置有水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地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装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雨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