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牵引装置及辐射成像检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0050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4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牵引装置及辐射成像检查系统,其包括两条平行的行走轨道、两套牵引机构和驱动单元,其中,行走轨道设置在地面上。两套牵引机构分别设置在两条行走轨道上。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两套牵引机构同步沿两条行走轨道移动。每套牵引机构包括车体、悬臂、升降驱动机构和托轮体,车体安装在行走轨道上;悬臂沿平行于行走轨道的方向设置,且该悬臂的两端分别与升降驱动机构和托轮体连接;托轮体用于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前轮;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车体上,用以驱动托轮体上升或下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牵引装置,其不仅土建简单,且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而且遮挡被检测车辆的面积较小,从而不会对成像效果及成像范围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辐射成像检查设备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牵引装置及辐射成像检查系统
技术介绍
辐射成像检查系统是海关、民航机场和铁路系统必需的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包括检测通道,以及安装在该检测通道内的辐射源和阵列探测器,当被检测车辆(例如装有集装箱的车辆)通过检测通道,并经过辐射源时,由辐射源发出的射线束透过被检测车辆,并由阵列探测器接收,该阵列探测器用于将射线束的强度变换成图像灰度,即获得被检测车辆装载的物体的透视图像。目前,通常需要借助车辆牵引装置通过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前轮和,拖动被检测车辆前进,并通过检测通道。现有的车辆牵引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车辆牵引装置是将轨道及牵引小车设置在地面以下,以避免小车遮挡被检测车辆,对扫描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但是,这种车辆牵引装置的安装涉及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土建规模庞大,给生产制造和实际使用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与维护的不方便性。另一种车辆牵引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两条平行的行走轨道(图中未示出)、两个前叉臂1、两个后叉臂(图中未示出)、升降机构3和旋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其中,行走轨道设置在地面上,两个前叉臂I分别设置在两条行走轨道的内侧,两个后叉臂分别设置在两条行走轨道的内侧,且在平行于行走轨道的方向上与两个前叉臂I间隔分布。旋转驱动机构为四个,各个旋转驱动机构用于一一对应地驱动两个前叉臂I和两个后叉臂围绕旋转轴4旋转至与行走轨道相垂直的位置(如图1所示的位置),以实现对被检测车辆的前轮或固定。或者,旋转至与行走轨道相平行的位置,以供被检测车辆通过。升降机构3为四个,各个升降机构3—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前叉臂I和两个后叉臂的外侧,用以驱动两个前叉臂I和两个后叉臂同步上升或下降。虽然上述车辆牵引装置设置在地面上,可以减少土建量,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问题:上述车辆牵引装置是利用四个升降机构3单独驱动两个前叉臂I和两个后叉臂升降,占地面积较大,且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各个升降机构3—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前叉臂I和两个后叉臂的外侧,而升降机构3的高度较高,其会在对被检测车辆进行透视成像时,遮挡被检测车辆的底部,且遮挡面积较大,从而对成像效果及成像范围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车辆牵引装置及辐射成像检查系统,其不仅土建简单,且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而且遮挡被检测车辆的面积较小,从而不会对成像效果及成像范围产生影响。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提供一种车辆牵引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行走轨道、两套牵引机构和驱动单元,其中,所述行走轨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两套牵引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行走轨道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两套牵引机构同步沿所述两条行走轨道移动;每套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车体、悬臂、升降驱动机构和托轮体,其中,所述车体安装在所述行走轨道上;所述悬臂沿平行于所述行走轨道的方向设置,且所述悬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和所述托轮体连接;所述托轮体用于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前轮;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用以驱动所述托轮体上升或下降。优选的,所述车辆牵引装置还包括门架,所述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套所述牵引机构中的所述车体连接,用于在所述托轮体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前轮,保证所述托轮体的受力平衡。优选的,所述车辆牵引装置还包括两条平衡轨道,所述两条平衡轨道分别设置在两条所述行走轨道的一侧,且与所述行走轨道相互平行,用于在所述托轮体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前轮时,保证所述托轮体的受力平衡。优选的,所述托轮体包括两个前叉臂、两个后叉臂和四个旋转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两个前叉臂相对地分别位于两条行走轨道的内侧,每个所述前叉臂与所述悬臂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悬臂在水平面内旋转;所述两个后叉臂相对地分别位于两条行走轨道的内侦U,且与所述两个前叉臂在平行于所述行走轨道的方向上间隔分布,并且每个所述后叉臂与所述悬臂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悬臂在水平面内旋转;所述四个旋转驱动机构用于一一对应地驱动所述两个前叉臂和所述两个后叉臂旋转至平行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位置或者垂直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和转臂油缸,其中,所述旋转轴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悬臂可旋转的连接;所述两个前叉臂和所述两个后叉臂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四个旋转驱动机构中的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臂油缸用于向所述旋转轴提供旋转动力。优选的,所述车体包括本体和延伸臂,其中,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轮组,所述轮组沿所述行走轨道滚动;所述延伸臂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悬臂的外侧,且所述延伸臂的高度不大于所述悬臂的高度。优选的,所述车辆牵引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各个升降驱动机构以及各个旋转驱动机构的工作。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导向轴和顶升油缸,其中,所述导向轴竖直设置,且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顶升油缸设置在所述车体与所述托轮体上,用以驱动所述托轮体沿所述导向轴上升或下降。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辐射成像检查系统,包括检测通道、车辆牵引装置、辐射源和阵列探测器,其中,所述车辆牵引装置用于牵引待检测车辆通过所述检测通道;所述辐射源和所述阵列探测器相对地安装在该检测通道内的两侧,由辐射源发出的射线束透过被检测车辆,并由阵列探测器接收;所述车辆牵引装置采用了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车辆牵引装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车辆牵引装置,其通过车体将升降驱动机构和托轮体连接在一起,可以使单个升降驱动机构完成对整个托轮体(包括诸如前、后叉臂等的多个部件)的升降,减少了升降驱动机构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小占地面积,降低设备的制造和使用成本。同时,由于悬臂的存在,升降驱动机构和托轮体之间在沿平行于行走轨道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距离,这可以使车辆牵引装置在托轮体处的整体高度降低,即为托轮体本身的高度(只有400mm左右),从而可以减小遮挡被检测车辆的面积,进而不会对成像效果及成像范围产生影响。此外,由于车辆牵引装置整体均安装在地面上,无需复杂的土建工程,从而可以降低设备的制造和使用成本。本技术提供的辐射成像检查系统,其通过采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车辆牵引装置,不仅土建简单,且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而且遮挡被检测车辆的面积较小,从而不会对成像效果及成像范围产生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一种车辆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牵引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车辆牵引装置的局部侧视图;图4为图2中车辆牵引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2中车辆牵引装置的正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提供的车辆牵引装置及辐射成像检查系统进行详细描述。请一并参阅图2-图5,本技术提供的车辆牵引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行走轨道10、两套牵引机构和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其中,两条行走轨道10设置在地面上,两套牵引机构分别设置在两条行走轨道10上,用以固定和提升被检测车辆。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两套牵引机构沿着两条行走轨道10同步移动,从而驱动被检测车辆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每套牵引机构包括车体11、悬臂12、升降驱动机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牵引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行走轨道、两套牵引机构和驱动单元,其中,所述行走轨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两套牵引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行走轨道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两套牵引机构同步沿所述两条行走轨道移动;其特征在于,每套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车体、悬臂、升降驱动机构和托轮体,其中,所述车体安装在所述行走轨道上;所述悬臂沿平行于所述行走轨道的方向设置,且所述悬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和所述托轮体连接;所述托轮体用于固定被检测车辆的前轮;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用以驱动所述托轮体上升或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强宋全伟李洪旗何远史俊平董玉成李华平郭超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