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75894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CD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夹设于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及位于所述下基板(10)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40),所述液晶层(30)为自取向液晶材料,包含具有配向功能的材料;利用PI‑Free的制程工艺,上下基板上不设置PI配向膜,下基板的偏光层设计为内置式,并以下基板的衬底基板作为侧入式背光源的导光板,从而不需额外设置导光板,具有最佳化显示的超薄LCD模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LCD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通常液晶显示面板由彩膜(CF,ColorFilter)基板、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阵列基板、夹于彩膜基板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LiquidCrystal,LC)及密封胶框(Sealant)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通过玻璃基板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取向,改变背光模组的光线的偏振状态,并藉由液晶显示面板两侧设置的偏光板实现光路的穿透与阻挡,达到控制透光量的目的;通过彩色光阻层将透过液晶层的光线进行过滤吸收,使得每个像素的光在射出后都是由三原色(RGB)构成,不同的像素对应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空间混色原理,从而实现全彩显示。可见,偏振光和RGB三原色是其显示原理得以实现最重要的两个要素。现在常用的偏光片主要有碘系和染料系,其制作原理为将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等高分子膜浸泡于含多价碘离子或偏光染料的溶液中,再将PVA高分子以单一轴方向拉伸;PVA分子受外力拉伸后会在一个方向上排列,促使吸附在PVA分子上的碘分子或染料分子和PVA分子同方向排列;拉伸后的细长碘分子或染料分子会吸收平行于碘分子长轴方向振动的光,透过垂直于碘分子长轴方向振动的光,即得到能够形成偏振光的偏光片。另外,金属光栅结构的偏光片也已在液晶显示得以应用。通常TFT基板及CF基板上还分别设有一层聚酰亚胺(Polyimide,PI)配向膜,该配向膜与液晶接触后,能够使得液晶产生一定方向的预倾角,从而给液晶分子提供一个承载的角度。现行的LCD产品如果不进行PI制程,液晶将失去配向,导致系统的反应偏慢,并出现乱倒的现象。但是,PI制程需要高温烘烤(180~230℃),一般的偏光片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温度而不发生品质问题,因此通常具有PI配向膜的LCD面板,其偏光片都为外置式,设置于TFT基板和CF基板的外侧。为解决上述PI配向膜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本领域内,已提出一种PI-Free的制程工艺,将具有配向功能的材料以添加剂(Additive)的形式加入到现行液晶中(含量约在0.1~5%之间),形成自取向液晶材料,其中Additive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紫外光固化的单体(Monomers),在紫外光照射下在基板上聚合后形成凸起从而达到类似PI配向的目的,另一类是同时含有强极性基团和液晶成分基团的小分子,采用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的方式垂直排列在基板的无机表面而起到垂直配向作用,以取代原来的PI配向层,达到垂直配相的目的。超薄显示器在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的热点,如何使得显示器例如手机,电视的厚度更薄,是工程师的核心工作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显示器,具有最佳化显示的超薄LCD模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CD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与上基板、夹设于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及位于所述下基板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所述液晶层为自取向液晶材料,包含具有配向功能的材料;所述下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功能层、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侧的第一偏光层;所述上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功能层、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或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作为导光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面作为入光面正对所述侧入式背光源。所述下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上基板为TFT阵列基板。所述下基板为TFT阵列基板,所述上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偏光层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二功能层之间。所述第二偏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层与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第二偏光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设有缓冲层。所述第一偏光层位于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功能层之间。所述第一偏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层与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第一偏光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设有缓冲层。所述第一偏光层与第二偏光层为碘系偏光层、染料系偏光层、或者金属光栅偏光层。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第二衬底基板为玻璃基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CD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与上基板、夹设于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及位于所述下基板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利用PI-Free的制程工艺,液晶层为自取向液晶材料,上下基板上不设置PI配向膜,下基板的偏光层设计为内置式,并以下基板的衬底基板作为侧入式背光源的导光板,从而不需额外设置导光板,具有最佳化显示的超薄LCD模组结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LCD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LCD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LCD显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LCD显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LCD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LCD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夹设于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及位于所述下基板10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40;所述液晶层30为自取向液晶材料,包含具有配向功能的材料;所述下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功能层12、及位于第一衬底基板11与所述第一功能层12之间第一偏光层13;所述上基板20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功能层22、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远离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偏光层23;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作为导光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面作为入光面正对所述侧入式背光源40。具体地,所述下基板10为彩膜基板,所述上基板20为TFT阵列基板。则第一功能层12和第二功能层22相应的为彩膜基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LC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设于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及位于所述下基板(10)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40);所述液晶层(30)为自取向液晶材料,包含具有配向功能的材料;所述下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功能层(12)、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偏光层(13);所述上基板(20)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功能层(22)、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靠近或远离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偏光层(23);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作为导光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面作为入光面正对所述侧入式背光源(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C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0)与上
基板(20)、设于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及位于
所述下基板(10)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40);
所述液晶层(30)为自取向液晶材料,包含具有配向功能的材料;
所述下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
(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功能层(12)、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
基板(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偏光层(13);
所述上基板(20)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
(2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功能层(22)、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
基板(21)靠近或远离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偏光层(23);
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作为导光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
面作为入光面正对所述侧入式背光源(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10)为
彩膜基板,所述上基板(20)为TFT阵列基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暄李泳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