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7084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在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一层量子点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光转换层上设置一层光扩散层,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出光面上的光扩散层是分区域进行涂覆的,在混合树脂中扩散粒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进光区域的光扩散层涂覆次数大于远离进光区域的光扩散层涂覆次数,或在涂覆次数不变的情况下进光区域的混合树脂中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的混合树脂中扩散粒子浓度,从而实现降低所述进光区域亮度及提高所述远离进光区域亮度,增加整个出光面均匀度,在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底面设置一层高反射率的镀银层,提高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的亮度,减少反射片、扩散板和扩散片的使用,减少产品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背光模组和照明模组
,特别是涉及玻璃导光板领域。
技术介绍
量子点(QuantumDot)是在把导带电子、价带空穴及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其由有限数目的原子组成,三个维度尺寸均在纳米数量级,是一种新颖的半导体纳米材料。量子点激发效率高,光稳定性好,具有宽的激发光谱和窄的发射光谱,非常适合用在LED背光替代传统稀土荧光粉材料,为电视、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提供更高亮度和对比度,并带来更好的色域表现和能耗优势。目前背光行业应用量子点的方式通常把量子点封装到直径2~4mm的玻璃管中,利用LED发出的蓝光激发量子点材料产生白光。由于现在显示设备尺寸朝大尺寸方向发展,封装量子点的玻璃管直径小,长度与管径比过大,运输、加工、使用容易变形碎裂。并且由于玻璃外壁的反射作用LED发出的光不能有效进入玻璃管激发量子点,为了提高亮度势必提高LED功率,增加了发热量,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解决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发热量大、光损失严重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与底面,在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一层量子点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光转换层上设置一层光扩散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量子点光转换层的厚度为10um~30um,所述光扩散层的厚度为50-150u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量子点光转换层的成分为组合共聚树脂加量子点粉末混合物;组合共聚树脂由甲基丙烯酸类、苯乙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碳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共聚得到;量子点粉末由CdS、CdSe、CdTe、ZnSe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红绿量子点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出光面为粗化表面,所述粗化表面是涂覆前对所述玻璃出光面进行粗化处理而形成的,所述量子点光转换层涂覆在粗化表面上,所述光扩散层涂履在量子点光转换层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光扩散层表面为光学微结构;在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出光面的不同区域上,所述光扩散层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不同,在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光扩散层通过涂覆固化在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出光面,其成分为组合共聚树脂加光扩散剂;光扩散剂包含硅氧烷类聚合物粒子、丙烯酸类聚合物粒子、碳酸钙、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出光面上的光扩散层是分区域进行涂覆的,在混合树脂中扩散粒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进光区域的光扩散层涂覆次数大于远离进光区域的光扩散层涂覆次数,或在涂覆次数不变的情况下,进光区域的混合树脂中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的混合树脂中扩散粒子浓度,从而实现降低所述进光区域亮度及提高所述远离进光区域亮度,增加整个出光面均匀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光扩散层通过涂覆固化在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出光面的量子点层上,其成分为组合共聚树脂加光扩散剂;光扩散剂包含硅氧烷类聚合物粒子、丙烯酸类聚合物粒子、碳酸钙、硫酸钡、氧化硅、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为平面形或曲面形,厚度大于等于1-2mm,形状为矩形、圆形、多边形或异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为单面进光、双面进光、多面进光中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方面,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底面设置一层反射率为95%以上、厚度为10um-30um的镀银层。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玻璃导光板的一面进行粗化处理;S2:在经过粗化处理的表面上涂覆量子点光转换层;S3:在量子点层上涂覆光扩散层,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S4:在玻璃导光板的另一面涂覆镀银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将量子点直接涂覆上玻璃的出光面上,由于玻璃导热系数高,量子点离LED远,故量子点不容易受到热量影响,发光效率高,解决了现有量子点应用于背光领域光损失严重,模组发热量大,装配复杂良品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导光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光扩散层表面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分区域涂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导光装置包括玻璃导光板10、LED灯带40、PCB板50,灯带40位于PCB板50上,置于玻璃导光板10的侧边,LED灯带40发出的光从玻璃导光板10的侧边进入玻璃导光板10,从出光面出来。在玻璃导光板10的底面设置一层厚度10um-30um、反射率95%以上的镀银层,LED灯带40发出的光从侧面进入导光板,进入导光板内的光由于镜面反射作用99%光被反射到出光面。相比在导光板底部增加反射片,由于全反射和折射作用只有50%光被反射到出光面,未被反射回出光面的光透过底面和空气层由于反射、折射产生部分损耗,到达反射片会有一部分损耗,光线反射回底面在空气和玻璃界面反射、折射又会有一部分损耗。本专利技术利用镜面反射将射向底面的99%光反射回出光面,避免光在多个界面反射折射造成损失,相比底面增加反射片,本专利技术光线利用率增加20%~40%。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如图2所示,在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出光面设置量子点光转换层60和光扩散层20,LED发出的蓝光71激发量子点材料产生白光72,底面通过银镜反应(含有银离子的溶液,与醛类物质相互作用后,将银离子转化为银单质)镀一层银在玻璃的表面,然后涂覆一层保护漆,避免银层氧化失效,形成镀银层30;接下来对上表面(出光面)进行粗化处理,通过化学腐蚀或喷砂或打磨,制造有一定粗糙度和模糊度的粗化表面,根据产品要求将已经调配好的含有量子点的混合树脂涂覆在经过处理的粗化表面上,固化完全。然后将已经调配好的含有扩散粒子的混合树脂涂覆在量子点光转换层60表面上,待树脂涂覆层干燥后裁切成所需尺寸,抛光侧边进光面并倒角,得到所需的玻璃导光板。量子点光转换层60厚度为10um~30um,成分为组合共聚树脂加量子点粉末混合物;所述组合共聚树脂由甲基丙烯酸类、苯乙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碳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共聚得到;所述量子点粉末由CdS、CdSe、CdTe、ZnSe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一层量子点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光转换层上设置一层光扩散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量子点玻璃
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一层量子点光转换层,在所述量子点光转换层上设置一层
光扩散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光转
换层的厚度为10um~30um,所述光扩散层的厚度为50-15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光转
换层的成分为组合共聚树脂加量子点粉末混合物;组合共聚树脂由甲基丙烯酸
类、苯乙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碳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共聚得到;量子点
粉末由CdS、CdSe、CdTe、ZnSe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红绿量子点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为粗
化表面,所述粗化表面是涂覆前对所述玻璃出光面进行粗化处理而形成的,所述
量子点光转换层涂覆在粗化表面上,所述光扩散层涂履在量子点光转换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层表
面为光学微结构;在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出光面的不同区域上,所述光扩散层
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不同,在进光区域中的光扩散粒子浓度大于远离进光区域中
的光扩散粒子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量子点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玻璃
导光板出光面上的光扩散层是分区域进行涂覆的,在混合树脂中光扩散粒子浓度
相同的情况下,进光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路杜小龙贺孝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