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旋翼飞行器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7056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8:25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它包括:充电基站:该充电基站与充电器连接,对多旋翼飞行器进行接触式无线充电;异形受电装置:该异形受电装置安装在多旋翼飞行器起落架的底部,能够与充电基站相接触,为多旋翼飞行器进行接触式受电。在多旋翼飞行器能量感知自身电池电量不足时,自主飞回落入充电底座,通过受电装置与充电底座进行接触连接,接通充电回路,实现自主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接触式无线充电方案,充分借用现有充电技术,利用充电底座与安装在多旋翼飞行器上受电端接触连接,实现接触式无线充电,解决了多旋翼自主飞行器作业中的续航问题,保证了自主飞行作业能够持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旋翼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多旋翼飞行器的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多旋翼飞行器由于其自身结构以及控制方面的优势,在近几年迅速流行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自主飞行方式的多旋翼飞行器拥有无需专业操作人员配合,能够在算法支持下自主适应作业场景,并且可超视距工作等特点,已经成为多旋翼无人机的重要研究方向。但是,多旋翼无人机由于载荷的制约,难以安装大容量电池,导致续航时间较短,使得多旋翼自主飞行器无法长时间作业。对于多旋翼自主飞行器的续航问题,除了增加电池容量之外,目前也有两种解决方法:(1)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但是多旋翼无人机采用的动力电池功率较大,而大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板体积又太大,并且输出电流较小,难以快速充满无人机,所以目前真正使用太阳能供电的多旋翼无人机基本都是试验样机,产品化几乎没有。(2)采用基站电磁感应无线充电的方式,飞行器自主飞回进行充电。但是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对充电装置有一定要求,并且损耗较大,目前多用于消费电子的小功率充电场合,对于多旋翼飞行器这种需要大功率充电的场合应用较少。在电池技术短期内难以突破,太阳能充电和大功率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亟需一种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解决多旋翼自主飞行器的续航问题。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旋翼飞行器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多旋翼飞行器续航时间难以延长的问题,面向连续自主飞行作业场合,提出一种多旋翼飞行器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多旋翼飞行器充电技术,引入接触式无线充电思想,以实用简洁的方式解决了多旋翼自主飞行器的续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旋翼飞行器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它包括:充电基站:该充电基站与充电器连接,对多旋翼飞行器进行接触式无线充电;异形受电装置:该异形受电装置安装在多旋翼飞行器起落架的底部,能够与充电基站相接触,为多旋翼飞行器进行接触式受电。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基站由基站正极A和基站负极B构成,所述的基站正极A为一圆盘,半径为Ra,基站负极B为一圆环,套装在基站正极A的外壁上,接触部分由绝缘层隔离,基站负极B的外环半径为Rb,Rb>Ra,两个电极圆心重合,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基站正极A的高度相比基站负极B低一定高度H,基站正极A和基站负极B的供电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多旋翼飞行器的充电器的正极、负极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异形受电装置包括正极支架C、安装在正极支架C两端并且与之连接的负极支架D,正极支架C和两端负极支架D的总长为Lb,正极支架C的长度为La,其中:La<Ra,负极支架D的长度为(Lb-La)/2,满足(Lb-La)/2>Rb-Ra,(Lb+La)/2>Ra,使得异形受电装置正极支架C落入基站正极A时,异形受电装置负极支架D能够和基站负极B接触,Rb-Ra<La,能够避免异形受电端正极支架C落入基站负极B,所述的正极支架C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比负极支架D低一定高度H,使得异形受电装置的正负极能够与充电基站的正负极正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两负极支架D的两端分别连接绝缘支架,该绝缘支架的高度大于H,使得飞行器降落在地面,避免异形受电装置的正极支架C与地面接触而导致飞行器电池电能释放。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基站带有RFID读写器,异形受电装置上带有RFID标签;所述的RFID读写器通过与异形受电装置上的RFID标签感应连接,识别落入的飞行器是否有接受充电的权限,如果有,则打开电源,使得正负电极与充电器接通,否则,拒绝充电,并发出报警信号。本专利技术的充电结束后,充电基站自动断开电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一个特制的充电底座和安装在无人机上的受电装置,在多旋翼飞行器能量预测机制感知自身电池电量不足时,自主飞回落入充电底座,通过受电装置与充电底座进行接触连接,接通充电回路,实现自主充电。本专利技术采用接触式无线充电方案,充分借用现有充电技术,利用充电底座与安装在多旋翼飞行器上受电端接触连接,实现接触式无线充电,解决了多旋翼自主飞行器作业中的续航问题,保证了自主飞行作业能够持续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基站设计成圆形,使得多旋翼飞行器落入充电基站进行充电时,不受落入方向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基站和异形受电装置的尺寸满足:正极支架C和两端负极支架D的总长为Lb,正极支架C的长度为La,其中:La<Ra,负极支架D的长度为(Lb-La)/2,(Lb-La)/2>Rb-Ra,(Lb+La)/2>Ra,使得异形受电端正极支架C落入基站正极A时,异形受电端负极支架D能够和基站负极B接触,Rb-Ra<La,能够避免异形受电端正极支架C落入基站负极B,所述的正极支架C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比负极支架D低一定高度H,使得异形受电装置的正负极能够与充电基站的正负极正确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基站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异形受电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异形受电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多旋翼飞行器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它包括:充电基站:该充电基站与充电器连接,对多旋翼飞行器进行接触式无线充电;充电基站由基站正极A和基站负极B构成,所述的基站正极A为一圆盘,半径为Ra,基站负极B为一圆环,套装在基站正极A的外壁上,接触部分由绝缘层隔离,基站负极B的外环半径为Rb,Rb>Ra,两个电极圆心重合,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基站正极A的高度相比基站负极B低一定高度H,基站正极A和基站负极B的供电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多旋翼飞行器的充电器的正极、负极相连接。异形受电装置:该异形受电装置安装在多旋翼飞行器起落架的底部,能够与充电基站相接触,为多旋翼飞行器进行接触式受电;异形受电装置包括正极支架C、安装在正极支架C两端并且与之连接的负极支架D,正极支架C和两端负极支架D的总长为Lb,正极支架C的长度为La,其中:La<Ra,负极支架D的长度为(Lb-La)/2,满足(Lb-La)/2>Rb-Ra,(Lb+La)/2>Ra,使得异形受电装置正极支架C落入基站正极A时,异形受电装置负极支架D能够和基站负极B接触,Rb-Ra<La,能够避免异形受电端正极支架C落入基站负极B,所述的正极支架C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比负极支架D低一定高度H,使得异形受电装置的正负极能够与充电基站的正负极正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两负极支架D的两端分别连接绝缘支架,该绝缘支架的高度大于H,使得飞行器降落在地面,避免异形受电端的正极支架C与地面接触而导致飞行器电池电能释放。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基站带有RFID读写器,异形受电装置上带有RFID标签;所述的RFID读写器通过与异形受电装置上的RFID标签感应连接,识别落入的飞行器是否有接受充电的权限,如果有,则打开电源,使得正负电极与充电器接通,否则,拒绝充电,并发出报警信号;充电结束后,充电基站自动断开电源。本专利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充电基站:该充电基站与充电器连接,对多旋翼飞行器进行接触式无线充电;异形受电装置:该异形受电装置安装在多旋翼飞行器起落架的底部,能够与充电基站相接触,为多旋翼飞行器进行接触式受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旋翼飞行器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
充电基站:该充电基站与充电器连接,对多旋翼飞行器进行接触式无线充电;
异形受电装置:该异形受电装置安装在多旋翼飞行器起落架的底部,能够与充电基站相接触,为多旋翼飞行器进行接触式受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飞行器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充电基站由基站正极A和基站负极B构成,所述的基站正极A为一圆盘,半径为Ra,基站负极B为一圆环,套装在基站正极A的外壁上,接触部分由绝缘层隔离,基站负极B的外环半径为Rb,Rb>Ra,两个电极圆心重合,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基站正极A的高度相比基站负极B低一定高度H,基站正极A和基站负极B的供电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多旋翼飞行器的充电器的正极、负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飞行器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异形受电装置包括正极支架C、安装在正极支架C两端并且与之连接的负极支架D,正极支架C和两端负极支架D的总长为Lb,正极支架C的长度为La,其中:La<Ra,负极支架D的长度为(Lb-La)/2,满足(Lb-La)/2>Rb-Ra,(Lb+La)/2>Ra,使得异形受电装置正极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迎军徐焕良任守纲徐墅赵凯健曾文超王浩云车建华袁培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