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式分层粘接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802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3:47
一种电热式分层粘接胶罐,包括:胶罐,该胶罐为圆柱形,由中间隔层分隔为与待抛光工件相连的上层以及与垫板相连的下层,上层上端面处开有溢胶口,下层中部开有加热孔,该加热孔中设置加热棒,中间隔层的下方开有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加热的方法,进行简便的垫板侧的重复性上下盘,避免光学零件表面的多次上下盘,减少损伤光学表面的几率,保证了被加工工件的光学表面的光洁度。满足光学零件抛光生产的加工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零件的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热式分层粘接胶罐
技术介绍
光学零件的抛光生产中,将被抛光的工件粘接在垫板盘上,然后用抛光盘对光学零件的上表面进行抛光,是传统的加工方法。—般传统的上盘方法是,首先将较为平整的平面或球面垫板水平放置在电炉上加热到70度左右,同时工件也同样加热到该温度,然后将准备好的数个沥青小团用手安放在垫板上,并呈均匀分布。随后将加热的被抛光工件轻轻放置在这些沥青团上,利用垫板和工件的余温将沥青团融化。最后切断热源,待其整体自然冷却后,即告上盘完成。这种上盘的方法称为弹性上盘。当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工件从垫板上拆下,一般有两种,一种用瞬间冲击力磕碰垫板,利用沥青的脆性,使零件脱离下来;另一种方法是重新整体加热,待沥青融化后,将工件从沥青粘接点上提起,完成工件的下盘。以上方法的缺点是当工件下盘后,经检测被刚刚加工过的工件抛光面面形后,如果发现面形不合格,就需要重新上盘进行重加工,这就需要对垫板和工件上的残余沥青先进行清理,然后重新按照上面提到的方法进行再上盘。这种方法一则是麻烦,二则是在二次上盘时,沥青胶点的大小和位置可能与前一次不一样,所以会出现不一样的上盘粘接应力。对抛光的光学表面的原始面形带来不确定的由引力引起的变化,造成上下盘零件面形变化较大,不利于工件的抛光修正,尤其是当光学零件上下盘返工次数增加时,造成生产效率极大地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式分层粘接胶罐,通过自加热的方法,进行简便的垫板侧的重复性上下盘,避免光学零件表面的多次上下盘,减少损伤光学表面的几率,保证了被加工工件的光学表面的光洁度。满足光学零件抛光生产的加工需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胶罐,该胶罐为圆柱形,由中间隔层分隔为与待抛光工件相连的上层以及与垫板相连的下层,上层上端面处开有溢胶口,下层中部开有加热孔,该加热孔中设置加热棒,中间隔层的下方开有进气孔。所述的胶罐的直径是待抛光工件直径的80%。所述的胶罐上层容纳的工件粘接沥青体积大于上层空腔体积的10%,下层容纳的垫板粘接沥清体积小于下部空腔的体积的10%。本方法的优点是待抛光工件的粘接面永远是不动的,而胶罐的下层与垫板间的沥青是通过在其内部的电热棒加热,使沥青融化后,将胶罐整体提离垫板的。待抛光工件连带着胶罐一起送检,如面形不合格需要重新抛光时,仅将垫板玻璃上的残余沥青清理干净,在胶罐下层的空腔中补充一定量的沥青,给电热棒加电使其发热,使胶罐下层中的沥青与垫板重新粘接起来。本方法再次上盘克服了传统上盘的缺点,一是工作量得到了减少,二是不需要电炉或烘箱等辅助加热工具,三是工件的粘接面胶点大小形状没有改变。因此本方法减少了因粘接带来的面形不确定性,提高了加工效率,使加工更为科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工件粘接图;图5为垫板粘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胶罐I,该胶罐I为圆柱形,由中间隔层分隔为与待抛光工件7相连的上层以及与垫板相连的下层,上层上端面处开有溢胶口 2以备溢出胶9溢出,下层中部开有加热孔3,该加热孔3中设置加热棒4,中间隔层的下方开有进气孔5。所述的胶罐I的直径是待抛光工件7直径的80%。所述的胶罐I上层容纳的工件粘接沥青体8积大于上层空腔体积的10%,下层容纳的垫板粘接沥清11体积小于下部空腔的体积的10%。实施时,将胶罐I和待抛光工件7同时放进烘箱,设定加热温度为70度,达到温度后保温30分钟后,打开烘箱,将工件粘接沥青8放入I的上层空腔内;如图4所示,将待抛光工件7安放在工件粘接沥青8的上表面,待工件粘接沥青8的上表面沥青出现塌陷后再放开手,利用待抛光工件7的自重形成的下沉,使工件和胶罐I的上端面四周完全接触。然后,手动调整待抛光工件7与胶罐I的相对姿态,使工件保持水平状态,这时胶罐I的溢胶口2处,将会有多余的粘接沥青流出。关闭烘箱门保温30分钟后,关闭供箱加热,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胶触I与待抛光工件7的粘接即告完成;如图5所示,将垫板10水平放置,垫板粘接沥清11做成的胶丸填充到胶罐I的下层空腔中,并保证沥青不能突出于胶罐I的下端面,将填充后的胶罐I的下端面放置在垫板10的上表面;将加热棒4的引线连接到电源6上,接通电源对加热棒加热10分钟使下层空腔中的沥青融化,达到胶罐I和垫板10粘接的目的,断电后,拆掉电源6,等待胶罐自然冷却后,胶罐I和垫板10的胶合即告完成,此粘接称为垫板侧粘接,以上胶罐I与待抛光工件7的粘接称为工件侧粘接;将粘接有待抛光工件7,胶罐1,垫板10的结合体,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抛光机上进行修正抛光。此时待抛光工件7的上盘过程即告完成;待修正抛光完成后,将待抛光工件7,胶罐I,垫板10结合体从设备上取下,清理干净后,将垫板10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加热棒4重新接到电源6,对I的下层空间中的垫板粘接沥清11进行加热。等待其中的沥青软化后,用手握待抛光工件7将胶罐I连带待抛光工件7—起,从垫板粘接沥清11的上表面提起。然后关闭电源6,拆除电源,清理胶罐I下端面的沥青以及垫板10上表面的沥青,以备再用,至此,待抛光工件7的下盘过程即告完成;将带有胶罐I的待抛光工件7送检,若面形合格,则将待抛光工件7和胶罐I的结合体放入烘箱,加热到70度后,保温20分钟后将待抛光工件7从胶罐I上取下,自然冷却后,清理待抛光工件7和胶罐I,本次加工完成;若经检测后面形不合格,需要重新上盘时,在胶罐I的下层空间内补充适当的工件粘接沥青8,并按前述步骤重新进行上盘,并进行后续的再修正抛光,直至待抛光工件7的面形加工合格为止。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电热式分层粘接胶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胶罐,该胶罐为圆柱形,由中间隔层分隔为与待抛光工件相连的上层以及与垫板相连的下层,上层上端面处开有溢胶口,下层中部开有加热孔,该加热孔中设置加热棒,中间隔层的下方开有进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式分层粘接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罐的直径是待抛光工件直径的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式分层粘接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罐上层容纳的工件粘接沥青体积大于上层空腔体积的10%,下层容纳的垫板粘接沥清体积小于下部空腔的体积的10 %。【专利摘要】一种电热式分层粘接胶罐,包括:胶罐,该胶罐为圆柱形,由中间隔层分隔为与待抛光工件相连的上层以及与垫板相连的下层,上层上端面处开有溢胶口,下层中部开有加热孔,该加热孔中设置加热棒,中间隔层的下方开有进气孔。本技术通过自加热的方法,进行简便的垫板侧的重复性上下盘,避免光学零件表面的多次上下盘,减少损伤光学表面的几率,保证了被加工工件的光学表面的光洁度。满足光学零件抛光生产的加工需要。【IPC分类】B24B13/00【公开号】CN205363480【申请号】CN20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式分层粘接胶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胶罐,该胶罐为圆柱形,由中间隔层分隔为与待抛光工件相连的上层以及与垫板相连的下层,上层上端面处开有溢胶口,下层中部开有加热孔,该加热孔中设置加热棒,中间隔层的下方开有进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先进超精密制造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