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制冷电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5957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7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制冷电器,其中,散热装置包括:导热管,导热管为两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导热管的第一端在水平方向高于导热管的第二端;冷媒,填充在导热管内;散热结构,设置在导热管的第一端以使位于导热管的第一端内的冷媒冷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电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制冷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制冷电器(例如冰箱,冷藏酒柜)的散热方式一般采用铝片散热,具体地,铝片贴设在制冷结构上并将制冷结构与电器内交换的热量传导至铝片上,铝片外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运转时将铝片上的热量分散至制冷电器外。而现有技术中的铝片散热方式散热效率低,进而影响制冷电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制冷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电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导热管,导热管为两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导热管的第一端在水平方向高于导热管的第二端;冷媒,填充在导热管内;散热结构,设置在导热管的第一端以使位于导热管的第一端内的冷媒冷凝。进一步地,导热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一管段的第一端为封闭端;第二管段,第二管段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管段的第二端上,第二管段的第二端为封闭端,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呈角度设置,第二管段的第二端在水平方向高于第一管段的第一端。进一步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的角度在165度至175度之间。进一步地,散热结构包括:支架板,导热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支架板上;散热风机,设置在支架板上,导热管的第一端位于支架板和散热风机之间。进一步地,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翅片,套设在导热管的第一端外。进一步地,导热管为多个,多个导热管并行设置。进一步地,散热装置还包括:制冷结构;导热板,导热板设置有安装孔的第一端穿设在安装孔内,导热板和制冷结构抵接设置。进一步地,制冷结构为半导体制冷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电器,包括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为上述的散热装置。进一步地,制冷电器为冷藏酒柜。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导热管的第一端在水平方向高于导热管的第二端,因此导热管内的液态冷媒在重力作用下处于导热管的第二端。当导热管的第二端与待散热物体接触后,液态冷媒吸收热量并冷却待散热物体,同时液态冷媒吸热后变为气态冷媒并爬升至导热管的第一端。位于导热管第一端的散热结构将气态冷媒的热量散发至外界,同时气态冷媒冷却后变为液态冷媒,位于导热管第一端的液态冷媒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回至导热管的第一端并继续对待散热物体进行冷却。上述结构能够使位于导热管内的冷媒持续进行循环冷却,进而大大提高了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因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电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散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散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散热装置的导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散热装置的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中散热装置的散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1中散热装置的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1中散热装置的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制冷电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9中制冷电器的侧视示意图;图11示出了图9中制冷电器的俯视示意图;图12示出了图9中制冷电器的纵剖示意图;图13示出了图12中制冷电器的A处放大示意图;以及图14示出了图9中制冷电器的内部分解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导热管;11、第一管段;12、第二管段;20、散热结构;21、支架板;22、散热风机;23、散热翅片;30、制冷结构;40、导热板;41、安装孔;100、散热装置;200、冷端导热块;300、换热风机组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包括导热管10和散热结构20。其中,导热管10为两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导热管10的第一端在水平方向高于导热管10的第二端。导热管10内填充有冷媒。散热结构20设置在导热管10的第一端以使位于导热管10的第一端内的冷媒冷凝。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导热管10的第一端在水平方向高于导热管10的第二端,因此导热管10内的液态冷媒在重力作用下处于导热管10的第二端。当导热管10的第二端与待散热物体接触后,液态冷媒吸收热量并冷却待散热物体,同时液态冷媒吸热后变为气态冷媒并爬升至导热管10的第一端。位于导热管10第一端的散热结构20将气态冷媒的热量散发至外界,同时气态冷媒冷却后变为液态冷媒,位于导热管10第一端的液态冷媒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回至导热管10的第一端并继续对待散热物体进行冷却。上述结构能够使位于导热管10内的冷媒持续进行循环冷却,进而大大提高了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电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率低的问题。优选地,导热管10可以选用毛细管,进而液态冷媒在受到重力作用回流时同时受到毛细作用回流,进而加强冷媒的循环效率。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热管10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第一管段11的第一端为封闭端并形成上述导热管的第二端。第二管段12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管段11的第二端上,第二管段12的第二端为封闭端并形成上述导热管10的第一端。同时,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呈角度设置,并且第二管段12的第二端在水平方向高于第一管段11的第一端。优选地,第一管段11呈水平布置,第二管段朝向斜上方延伸,同时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之间的角度在165度至175度之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之间的角度为170度,进而保证冷媒的循环效率。当然,导热管1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导热管10可设置为一根弯曲的管状结构。导热管10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决定,只要使导热管1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管(10),所述导热管(10)为两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导热管(10)的第一端在水平方向高于所述导热管(10)的第二端;冷媒,填充在所述导热管(10)内;散热结构(20),设置在所述导热管(10)的第一端以使位于所述导热管(10)的第一端内的所述冷媒冷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胜梁宁波范兴发杨蓉朱久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