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扭转梁悬架及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448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扭转梁悬架及衬套,衬套包括内套管、外套管以及位于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的橡胶套,所述衬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凸起,且每组凸起中的多个所述凸起沿着所述衬套的周向排布且高度依次降低。将衬套通过U型支架与车身固定连接,衬套位于U型支架的相对的两个安装板之间,且衬套的端面与安装板相对设置,衬套端面上的多个凸起顶部相连形成一个倾斜面,此时若衬套发生扭转或拉压变形,衬套端面的多个凸起顶部相连形成的倾斜面能够抵消衬套的变形角度,此时衬套端面上的多个凸起均与U型支架的安装板相抵,实现了衬套与U型支架的多处接触,大大减小了接触应力,避免了衬套被冲击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扭转梁悬架及衬套
技术介绍
目前扭转梁半独立悬架广泛应用于轿车和小型SUV车型,因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占用车身空间小且性价比高而备受青睐。如图1所示,现有的汽车扭转梁悬架包括扭转梁01、设置在扭转梁01两端的纵向摆臂03、弹性元件04以及减震器05,其中纵向摆臂03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衬套02。衬套02通过U型支架与车身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衬套一般通过螺栓与U型支架连接。衬套包括外套管、内套管以及位于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橡胶套。车辆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扭转梁悬架会受到侧向、纵向、垂向和扭转的载荷,扭转梁悬架所受载荷通过衬套传递到车身,同时衬套发生拉压、弯曲和扭转变形,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目前衬套的橡胶套外端面与U型支架安装面平行,在车辆受到大的侧向冲击和扭转时,衬套发生轴向位移和扭转,橡胶套的外端面与U型支架发生局部接触碰撞,即衬套发生轴向位移和扭转时橡胶套的外端面与U型支架为线接触或者点接触,易导致衬套的冲击破坏,产生异响,影响车辆的NVH性能和安全性。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衬套发生扭转时易冲击损坏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衬套,该衬套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衬套发生扭转时易冲击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衬套的扭转梁悬架和一种汽车。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衬套,包括内套管、外套管以及位于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的橡胶套,所述衬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凸起,且每组凸起中的多个所述凸起沿着所述衬套的周向排布且高度依次降低。进一步的,上述衬套中,所述衬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两组所述凸起,且所述两组凸起沿着过所述衬套轴线的平面对称设置。进一步的,上述衬套中,所述两组凸起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凸起,且所述中间凸起与所述两组凸起中高度最低的凸起相邻,所述中间凸起的高度低于所述两组凸起中高度最低的凸起。进一步的,上述衬套中,仅所述衬套的一个端面上设置两组所述凸起。进一步的,上述衬套中,所述橡胶套靠近所述外套管的壁上设置有贯通其轴向的镂空部,且所述镂空部的内壁上设置有锯齿。进一步的,上述衬套中,所述镂空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相邻的两组所述凸起之间。进一步的,上述衬套中,所述外套管的端部设置有法兰面,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法兰面上。—种扭转梁悬架,包括扭转梁、设置于所述扭转梁两端的纵向摆臂、设置于所述纵向摆臂一端的衬套和与所述衬套固定连接的U型支架,所述衬套为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衬套。进一步的,上述扭转梁悬架中,所述U型支架包括相对的两个安装板和与两个所述安装板均连接的顶板,所述衬套的两个端面距两个所述安装板的距离不同,且仅在距所述安装板距离较近的端面上设置凸起。—种汽车,包括扭转梁悬架,所述扭转梁悬架为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梁悬架,且所述顶板通过第一螺栓与车身连接,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定位销,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销穿过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销与所述第一螺栓之间具有夹角。本技术提供的衬套包括内套管、外套管以及橡胶套,其中橡胶套位于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重点在于,衬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凸起,衬套具有两个端面且两个端面分别位于衬套沿着轴向的两个端部。每组凸起中包括多个凸起,并且每组凸起的多个凸起沿着衬套的周向排布,每组凸起的多个凸起高度依次降低。凸起的高度即为其距衬套的端面的最大距离或者凸起沿着衬套轴向延伸的距离。应用本技术提供的衬套时,将衬套通过U型支架与车身固定连接,衬套位于U型支架的相对的两个安装板之间,且衬套的端面与安装板相对设置,衬套端面上的多个凸起顶部相连形成一个倾斜面,此时若衬套发生扭转或拉压变形,衬套端面的多个凸起顶部相连形成的倾斜面能够抵消衬套的变形角度,此时衬套端面上的多个凸起均与U型支架的安装板相抵,实现了衬套与U型支架的多处接触,大大减小了接触应力,避免了衬套被冲击破坏。若衬套继续变形,则衬套端面上的多个凸起顶面可以均与U型支架相抵,实现衬套与U型支架的多面接触,进而实现接触刚度的多梯度调节,增大接触刚度区间,强化了限位效果,提高衬套与U型支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可以减少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冲击噪声,提高整车NVH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扭转梁悬架,该扭转梁悬架包括上述任一种衬套。由于上述的衬套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衬套的扭转梁悬架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扭转梁悬架,故该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扭转梁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扭转梁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U型支架与衬套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衬套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衬套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衬套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衬套的工作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衬套的U型支架与定位销的装配示意图。在图1中:01 -扭转梁、02-衬套、03-纵向摆臂、04-弹性元件、05-减震器;在图2-图9中:1-纵向摆臂、2-定位销、3-U型支架、3a_顶板、3b_安装板、4_第一螺栓、5_扭转梁、6-第二螺栓、7-衬套、7a-凸起、7b-内套管、7c-镂空部、7d-橡胶套、7e-外套管、7f-中间凸起、7g-锯齿、7h-法兰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衬套,该衬套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衬套发生扭转时易冲击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衬套的扭转梁悬架和一种汽车。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图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衬套7包括内套管7b、外套管7e以及橡胶套7d,其中橡胶套7d位于内套管7b和外套管7e之间。重点在于,衬套7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凸起7a,衬套7具有两个端面且两个端面分别位于衬套7沿着轴向的两个端部。每组凸起7a中包括多个凸起7a,并且每组凸起7a的多个凸起7a沿着衬套7的周向排布,每组凸起7a的多个凸起7a高度依次降低。凸起7a的高度即为其距衬套7的端面的最大距离或者凸起7a沿着衬套7轴向延伸的距离。其中,外套管7e、橡胶套7d和内套管7b通过硫化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当衬套7的一个端面上具有多组凸起7a时,多组凸起7a可以沿着衬套7的周向分布,或者多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衬套,包括内套管(7b)、外套管(7e)以及位于所述内套管(7b)和所述外套管(7e)之间的橡胶套(7d),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7)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凸起(7a),且每组凸起(7a)中的多个所述凸起(7a)沿着所述衬套(7)的周向排布且高度依次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军焦娜永李志强孙占杰王忠海管艳艳张晓倩杨鹏许兆运朱灵晓王浩志陈成雷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