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及其油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380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及其油冷器,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包括截面为波浪状的散热带本体,所述散热带本体中部的节距小于所述散热带本体两端的节距。所述散热带本体波峰和波谷之间的侧壁上形成波浪形的凹凸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散热带侧壁上设计成有波浪形的凹凸结构,以破坏流动空气在散热带表面上的附着层,提高散热能力。散热带两端的节距一样,中间的节距小于两端的节距,节距越小散热量越大,而由于风扇在正中间与节距小的一段对应,更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冷器
,特别涉及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及其油冷器
技术介绍
油冷器的作用是冷却液压油,保持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在建设机械、工业机械等相关工程机械中,由于液压油缸的热负荷大,液压油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性能),必须装用油冷器,以降低液压油的温度,保持液压油一定的粘度。油冷器与散热器、中冷器进行串联或并联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散热冷却系统:是一种可同时对冷却水、压缩空气、液压油等多种对象或者部分对象同时进行冷却的装置,冷却系统采取了高度集成的设计思路,具有功能全、体积小、智能化、高效能的特点。现有技术中,为提升散热性能,油冷器的安装方向大多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风阻小,冷却效率高。但除了油冷器的结构设计、安装方向位置等因素外可以影响散热性能外,还与散热带的节距和成型样式息息相关。因此进一步提升油冷器的散热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及其散热器,以提升散热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包括截面为波浪状的散热带本体,所述散热带本体中部的节距小于所述散热带本体两端的节距。整根散热带采用节距渐变设计,节距变化为:大→小→大。中间的节距小于两端的节距,这是由于风扇在正中间更有利于散热。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带本体分为3以上的奇数个分段,所述散热带本体两端分段的节距相同,且从散热带本体外端至中间,相邻分段的节距依次减小。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分段内的节距相同。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带本体波峰和波谷之间的侧壁上形成凹凸结构。散热带侧壁上设计成有波浪形的凹凸结构,以破坏流动空气在散热带表面上的附着层,提高散热能力。作为优选:所述凹凸结构沿散热带本体的宽度方向形成起伏的波浪形。作为优选:所述凹凸结构由散热带本体挤压或滚压一体成型。散热带节距是影响散热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散热量随散热带节距的减小而增加,但并非越小越好,过小不利于散热,反而影响散热性能。因此本技术散热带本体的节距为3mm-5mm。所述散热带本体的节距为3mm、3.5mm、4mm、4.5mm或5mm。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油冷器,包括所述的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散热带侧壁上设计成有波浪形的凹凸结构,以破坏流动空气在散热带表面上的附着层,提高散热能力。散热带两端的节距一样,中间的节距小于两端的节距,节距越小散热量越大,而由于风扇在正中间与节距小的一段对应,更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散热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散热带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图2中的B-B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油冷器的结构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散热带本体2侧壁3凹凸结构4散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包括截面为波浪状的散热带本体1,散热带本体1中部的节距小于所述散热带本体1两端的节距。散热带本体1波峰和波谷之间的侧壁2上形成凹凸结构3。所述散热带本体1分为3以上的奇数个分段,散热带本体1两端分段的节距相同,且从散热带本体1外端至中间,相邻分段的节距依次减小。每个所述分段内的节距相同。可分为3、5、7段,理论上段数越多越好;但是段数越多,制造越困难,成本也越高。通常采用3段。由于油冷器是垂直安装,且由于在散热系统(油冷器、中冷器、散热器总成)外有个护风罩,护风罩处安装有一个大功率的排风扇,该排风扇的作用是及时的将它们散发出来的热量及时的排走,已达到散热的目的。由于护风罩的是方形的,中间有个大圆开孔(风扇扇叶旋转工作的区域),其余都是由护风罩所覆盖。所以将散热带的节距分为三段或更多段,且节距依次由“大→小→大”;分为三段的时候,两端的节距一样,中间的节距小于两端的节距,节距小的中间段散热量大,而风扇在正中间与中间段正对,更有利于散热。散热带侧壁2上设计成有波浪形连续的凹凸结构3,以破坏流动空气在散热带表面上的附着层,提高散热能力。凹凸结构3沿散热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即垂直于散热带长度的方向)形成起伏的波浪形。所述凹凸结构3由散热带本体1挤压或滚压一体成型,波动部有少许的龟裂也可以,但是制作上要尽可能避免龟裂。散热带节距是影响散热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散热量随散热带节距的减小而增加,但并非越小越好,过小不利于散热,反而影响散热性能。因此本技术散热带本体1的节距为3mm-5mm。散热带本体1的节距优选为3mm、3.5mm、4mm、4.5mm或5mm。如图4所示,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油冷器,包括上述的散热带1结构,当然还包括如散热管4等其他油冷器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包括截面为波浪状的散热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本体中部的节距小于所述散热带本体两端的节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包括截面为波浪状的散热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本体
中部的节距小于所述散热带本体两端的节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本体分为3以上
的奇数个分段,所述散热带本体两端分段的节距相同,且从散热带本体外端至中间,相邻
分段的节距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段内的节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器散热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本体波峰和波谷
之间的侧壁上形成凹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东京散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