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41512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包括第一悬挂油缸和第二悬挂油缸,第一悬挂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悬挂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管路连通,第一悬挂油缸的无杆腔与第二悬挂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油气悬挂系统还包括:调节阀组,调节阀组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可选择地连通,用于使油液向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内补入,或者使油液从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中放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气悬挂系统的抗侧翻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重型汽车、工程机械等普遍采用油气悬架系统,并通过管路将两侧悬挂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交叉连接,获得有限的悬架抗侧倾性能。这种系统是一个封闭的被动悬架系统,车辆由此获得的抗侧倾性能有限,车身侧倾幅度较大,驾驶易疲劳,并存在车辆侧翻的危险。在追求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今天,这种封闭的被动悬架系统已满足不了新的需求。如图1所示,现有的悬架系统主要由蓄能器1、悬挂油缸及连接管路组成。蓄能器I作为弹性元件,用于缓冲路面冲击;悬挂油缸作为支撑和阻尼元件,用于衰减路面冲击。悬挂油缸的有杆腔端铰接车架2,无杆腔端铰接车桥3。左、右悬挂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交叉连接,即左悬挂油缸4的无杆腔与右悬挂油缸5的有杆腔用管路连接,另一腔同理;两支管路中各串联一个蓄能器I。当车辆转弯时,外侧悬挂油缸受压,无杆腔油液部分流入对应的蓄能器I,部分油液流入内侧油缸有杆腔,内侧油缸缩短,车辆侧倾趋势有所改善。然而,蓄能器I吸收了大部分油液,外侧油缸流出的油液明显多于内侧油缸流出油液,进而外侧悬挂油缸压缩量大于内侧油缸压缩量,车辆侧倾状态依然存在。可见,现有的悬架系统是一个封闭的被动悬架系统,车辆由此获得的抗侧倾性能有限,车身的侧倾幅度较大,驾驶易疲劳,并存在车辆侧翻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气悬挂系统的抗侧翻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包括第一悬挂油缸和第二悬挂油缸,第一悬挂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悬挂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管路连通,第一悬挂油缸的无杆腔与第二悬挂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油气悬挂系统还包括:调节阀组,调节阀组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可选择地连通,用于使油液向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内补入,或者使油液从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中放出。进一步地,油气悬挂系统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车架上,用于检测车架的侧向加速度;控制器,控制器与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连接,并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侧向加速度确定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的所需补油状态或所需放油状态;其中,控制器与调节阀组通讯连接,并根据确定的所需补油状态或所需放油状态控制调节阀组处于补油状态或处于放油状态。进一步地,控制器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侧向加速度确定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的所需补油量或所需放油量,并根据所需补油量或所需放油量控制调节阀组的补油量或放油量。进一步地,油气悬挂系统还包括:检测油缸,检测油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与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可通断地连通;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检测油缸上,用于检测检测油缸的活塞杆的移动位移;控制器,控制器与位移传感器信号连接,并根据位移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活塞杆的移动位移确定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的实际补油状态或实际放油状态;其中,控制器与调节阀组通讯连接,并根据实际补油状态或实际放油状态控制调节阀组处于补油状态或放油状态。进一步地,控制器根据位移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活塞杆的移动位移确定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的实际补油量或实际放油量,并根据实际补油量或实际放油量控制调节阀组的补油量或放油量。进一步地,油气悬挂系统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车架上,用于检测车架的侧向加速度;检测油缸,检测油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与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可通断地连通;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检测油缸上,用于检测检测油缸的活塞杆的移动位移;控制器,控制器与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连接,并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侧向加速度确定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的所需补油状态或所需放油状态,控制器与位移传感器信号连接,并根据位移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活塞杆的移动位移确定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的实际补油状态或实际放油状态;其中,控制器与调节阀组通讯连接,并根据所需补油状态和实际补油状态控制调节阀组处于补油状态,或者根据所需放油量和实际放油量控制调节阀组处于放油状态。进一步地,控制器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侧向加速度确定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的所需补油量或所需放油量,控制器根据位移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活塞杆的移动位移确定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的实际补油量或实际放油量;控制器根据所需补油量和实际补油量确定调节阀组的补油量,控制器根据所需放油量和实际放油量确定调节阀组的放油量。进一步地,调节阀组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一换向阀设置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检测油缸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控制检测油缸与第一管路连通或与第二管路连通。进一步地,第一换向阀包括工作油口、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第一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检测油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连通,第一换向阀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一管路连通,第一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与第二管路连通;其中,第一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一进油口或第一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连通。进一步地,第一换向阀包括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当第一换向阀处于其第一阀位时,第一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连通;当第一换向阀处于其第二阀位时,第一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一进油口连通。进一步地,第一换向阀与第一管路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一管路连接;和/或第一换向阀与第二管路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二管路连接。进一步地,油气悬挂系统包括用于为第一管路充放油的第一蓄能器和用于为第二管路充放油的第二蓄能器;和/或第一蓄能器安装在第一单向阀与第一管路之间的管路上,第二蓄能器安装在第二单向阀与第二管路之间的管路上。进一步地,调节阀组还包括第二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包括供油口、回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供油口或回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检测油缸的无杆腔或有杆腔连通。进一步地,检测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可通断地连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检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进一步地,检测油缸与第一管路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一管路连接;和/或检测油缸与第二管路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二管路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换向阀包括第二工作油口,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供油口或回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反向控制油口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换向阀包括第一阀位、第二阀位和第三阀位,当第二换向阀处于其第一阀位时,供油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当第二换向阀处于其第二阀位时,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均与回油口连通;当第二换向阀处于其第三阀位时,第二换向阀的供油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桥和安装在车桥上的油气悬挂系统,油气悬挂系统为上述的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本专利技术中的油气悬挂系统包括调节阀组,该调节阀组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可选择地连通,进而可以通过调节阀组向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内补油,或者使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通过调节阀组放油。这样,便可以调节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内油压,进而修复车架的倾斜姿态,使车架保持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油气悬挂系统,包括第一悬挂油缸(10)和第二悬挂油缸(20),所述第一悬挂油缸(10)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二悬挂油缸(20)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管路(31)连通,所述第一悬挂油缸(10)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悬挂油缸(20)的有杆腔通过第二管路(3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悬挂系统还包括:调节阀组(40),所述调节阀组(40)与所述第一管路(31)和所述第二管路(32)可选择地连通,用于使油液向所述第一管路(31)或所述第二管路(32)内补入,或者使油液从所述第一管路(31)或所述第二管路(32)中放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涛张虎郭堃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