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芳基咪唑并[1,5‑a]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536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芳基咪唑并[1,5‑a]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2‑甲基喹啉类化合物、苄胺类化合物、过渡金属盐和氧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加热至100~120℃,反应12~24h,后处理得到1‑芳基咪唑并[1,5‑a]喹啉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1‑芳基咪唑并[1,5‑a]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底物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简洁高效,原子经济,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甲基喹啉类化合物与苄胺类化合 物在过渡金属盐促进下,发生胺化关环反应,制备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的方 法。
技术介绍
咪唑并氮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类在生物医药、农药和光学材料领域有着广 泛应用价值的含氮稠杂环化合物。由于咪唑并氮杂环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和 药理活性,因而近年来,对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已成热点。Sasaki等以吡啶(喹啉)-2-甲腈衍 生物为原料,在与氯代亚胺盐,即Vilsmeier试剂作用下,制备咪唑并吡啶(喹啉)类 化合物 Jang等利用喹啉_2_甲酸类化合物和 α-氨基酸衍生物反应制备了咪唑并氮杂环类化合物 Jan等以2-吡啶乙酸乙酯类化合物与苄胺衍生物反应制备了咪唑并吡啶类 化合物 等以吡啶-2-甲醛类化合物与苄胺衍生物反应制备 了咪唑并氮杂环类化合物 Jang等以2-苯甲酰基吡啶 类化合物与苄胺衍生物反应制备了 1,3-二苯基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 。上述的方法多通过ViIsmeier环化反应或与氮杂环上的羰 基或含有活性亚甲基通过缩合、氧化环化反应得到咪唑并氮杂环类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 过渡金属活化氮杂环上2-位甲基,在氧化剂的共同作用下,与取代苄胺类化合物反应,构建 咪唑并氮杂环类化合物,该反应具有底物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简洁高效,原子经济 等特点。 -种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2-甲基喹啉类化合 物(II)、苄胺类化合物(III)、过渡金属盐和氧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加热至100~120°C, 反应12~24h,后处理得到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I),反应方程式如下式所 示: 上式中=R1为氢、甲基、甲氧基、乙氧基、卤素或苯基,办可以在喹啉环的5-、6-、7_或 8_位;R 2为氢、甲基、甲氧基或卤素;其中卤素为氟、氯或溴,此可以在苯环的邻、间或对位。 其中,过渡金属盐为碘化亚铜(CuI)与醋酸铜(Cu(OAc)2)的混合物,两者摩尔比为 1:1;氧化剂可选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空气(Air)或过氧化叔丁醇(TBHP);有机溶剂 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楓(DMSO)或N,N-二甲基乙酰胺(DMA)。 上述反应中,优选的原料的摩尔比为:2-甲基喹啉类化合物(II):苄胺类化合物 (III):过渡金属盐:氧化剂=1:2~4:2~3:2~3。反应完成后,可选用的后处理过程包括: 萃取,柱层析纯化得到相应的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使用的2-甲基喹啉类化合物、苄胺类化合物、过渡金属盐和氧 化剂一般采用市售产品,也可选用现有的方法制备。 本专利技术的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底物易得,反应条 件温和,简洁高效,原子经济等特点。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2 按照表1的原料配比在IOmL厚壁耐压反应管中加入2-甲基喹啉类化合物(II)、苄 胺类化合物(III)、过渡金属盐、氧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均匀,按照表2的反应条件反 应完成后,萃取,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混合物,两者体积比为1:2~4) 纯化得到相应的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I),反应方程如下式所示: 表1和表2中,T为反应温度,t为反应时间,CuI为碘化亚铜,Cu(OAc)2为醋酸铜,Air 为空气,DTBP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TBHP为过氧化叔丁醇,DMF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SO为 二甲基亚楓,DMA为N,N-二甲基乙酰胺。 结构确认数据 由实施例1~12制备的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的结构检测数据分别 为:由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1-1)的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检测数据为: 4-匪1?(4001!^,0)(:13)37.67-7.65(111,3!〇,7.55-7.52(111,5!〇,7.34-7.28(111,2!〇, 7.19-7.16(m,lH),7.03-7.01(m,lH); 13C-NMR(H)OMHz,αχη3)δ142·4,133.8,132.3,130.6,129.6,129.3,128.7,128.6, 127.3,125.6,125.1,122.4,121.4,117.4,117.1。 由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I-2)的核磁共振(1H NMR和 13C NMR)检测数据为: 4-匪1?(4001!^,0)(:13)37.55-7.53(111,2!〇,7.43-7.39(111,4!〇,7.22-7.17(111,1!〇, 7.11-7.08(m,2H),6.90(s,lH),2.47(s,3H),2.04(s,3H); 13C-NMR(100MHz,CDC13)S142.2,136.8,135.3,134.0,132.5,130.6,129.5,129.1, 128.6,127.8,121.9,121·7,117.6,116.2,115.7,21.6,19.9。由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I-3)的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检测数据为: 4-匪1?(40冊抱,〇0(:13)37.47(8,1!〇,7.43-7.41(111,2!〇,7.28-7.15(111,5!〇,7.09 (d,J = 8.0Hz,lH),6.82(d,J = 9.2Hz,lH),6.67(d,J = 8.0Hz,lH),2.90(s,3H); 13C-NMR(H)OMHz,CDC13)S149.1,146.7,136.4,131.7,128.5,128.0,127.5,125.9, 125.0. 122.9.122.4.120.8.119.5.117.7.109·8,53·6。 由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I-4)的核磁共振(1H NMR和 13C NMR)检测数据为: 4-匪1?(4001抱,。〇(:13)37.56-7.53(111,2!〇,7.50-7.39(111,5!〇,7.30((1,了 = 9.3抱, 1H),7·22-7.18(m,lH),6.87(d,J = 9.4Hz,lH),6.83-6.78(m,lH); 13C-NMR( IOOMHz,ΟΧη3)δ160 · 6,158 · 2,142 · 4,133 · 5,130 · 3,129 · 5,129 · 5,128 · 9, 128.8,128.7,127.4,127.3,122·9,120·6,120·5,119·8,119.1,119.0,118.5,114.8, 114.6,113.7,113.5〇 由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1-芳基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I-5)的核磁共振(1H NMR和 13C NMR)检测数据为: 4-匪1?(4001!^,0)(:13)37.63-7.54(111,5!〇,7.35-7.28(111,4!〇,7.22-7.18(111,1!〇, 7.02(d,J 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芳基咪唑并[1,5‑a]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甲基喹啉类化合物、苄胺类化合物、过渡金属盐和氧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加热至100~120℃,反应12~24h,后处理得到1‑芳基咪唑并[1,5‑a]喹啉类化合物;所述的2‑甲基喹啉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I)所示:式(II)中:R1为氢、甲基、甲氧基、乙氧基、卤素或苯基;卤素为氟、氯或溴;R1可以在喹啉环的5‑、6‑、7‑或8‑位;所述的苄胺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II)所示:式(III)中:R2为氢、甲基、甲氧基或卤素;卤素为氟、氯或溴;R2可以在苯环的邻、间或对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吴松松刘炜康冯承涛罗再刚方玉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