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瑞庭专利>正文

连续冲压模具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290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冲压模具总成。该连续冲压模具总成包含第一站冲压模具及第二站冲压模具。第一站冲压模具包括侧向地间隔的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被建构成其侧向位置可被调整。第二站冲压模具包括第三冲压模具,第三冲压模具的对于板件进行冲切的冲头的平行于板件的截面随着远离板件而变大,第三冲压模具被建构成其冲头对于板件进行冲切所使用的实质冲切区段可被调整。

Continuous stamping di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inuous stamping die assembly. The continuous stamping die assembly comprises a first station stamping die and a two station stamping die. The first station stamping die comprises a first punching die and a two stamping die which are laterally spaced apart, and the first stamping die and the two punching die are arranged to form a lateral position which can be adjusted. The second station consists of third stamping die stamping die, cross section parallel to the plate third panel stamping die for punching the punch plate as far away from the larger, third stamping die was constructed into the punch for the plate punch used for punching cutting material section can be adjus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是关于一种连续冲压模具总成
技术介绍
钣金件的诸多加工方式中的一种为冲压加工。板金件上的单一冲切形状可由一次冲压或多站式连续冲压而成。在各种冲压应用中,会有在钣金件上形成类似的冲切形状的需求,亦即,冲切形状仅在宽度上变大或变小,但在两端的形状仍维持一致。这样不同尺寸的类似冲切形状可能发生在冲压单一尺寸的钣金件上,或者是冲切形状的宽度是因应钣金件的宽度而改变。已知的冲压模具的示意图如图1A、1B、1C所示,主要由冲压缸基座1、冲头固定座2、安装于冲头固定座2的冲头3、下冲模座4所组成。冲压模具设置于机台平面5上,且冲压模具的冲压缸基座I上方设有汽缸6(气压缸或液压缸)以提供冲压的动力来源。在进行冲压加工时,冲头3对板材7进行冲切,以得到所欲的冲切形状。在上述具有不同宽度的类似冲切形状的案例中,须针对所欲的类似冲切形状分别准备相应的冲压模具,尤其是各种不同形状的冲头3、3’,如图1B、1C中所示。因此,多套冲压模具的需求不仅提高模具上的成本,且更须花费更换模具的时间及劳力。因此,本技术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来改善已知连续冲压模具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连续冲压模具总成,包含:第一站冲压模具,其包括侧向地间隔的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可在板件上形成第一冲切形状及第二冲切形状;及第二站冲压模具,其包括第三冲压模具,第三冲压模具可在板件自第一站冲压模具移动至第二站冲压模具时,在该板件上于第一冲切形状及第二冲切形状之间形成连通第一冲切形状及第二冲切形状的第三冲切形状,其中第三冲压模具中的对于板件进行冲切的冲头的平行于板件的截面在远离板件的方向上变大,且其中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被建构成其侧向位置可被调整以形成具有可变的侧向位置的第一冲切形状及第二冲切形状,且第三冲压模具被建构成其冲头对于板件进行冲切所使用的实质冲切区段可被选择以形成具有可变的尺寸的第三冲切形状,借此完成由第一冲切形状、第二冲切形状及第三冲切形状所组成的可变的合成冲切形状。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根据第一方面的连续冲压模具总成被建构成第三冲压模具的实质冲切区段是基于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的调整来决定。在本技术的第三方面中,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连续冲压模具总成被建构成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可移动地被装设在侧向滑轨上并以固定件来固定。在本技术的第四方面中,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连续冲压模具总成被建构成该第三冲压模具的实质冲切区段的选择是借由相对于板件调整第三冲压模具的高度。在本技术的第五方面中,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连续冲压模具总成被建构成第三冲压模具的实质冲切区段的选择是借由相对于板件调整第三冲压模具的高度。在本技术的第六方面中,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连续冲压模具总成被建构成第三冲压模具的实质冲切区段的选择是借由调整致动第三冲压模具的冲头的汽缸的移动行程。就本技术的广义方面,提供一种连续冲压模具总成,包含:第一站冲压模具,其可在板件上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站冲切形状;及第二站冲压模具,其可在板件上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站冲切形状,板件分别在第一站冲压模具及第二站冲压模具进行冲切,第一站冲切形状与第二站冲切形状相互连通以形成合成冲切图案,其中第一站冲压模具被建构成可进行位置调整以造成第一站冲切形状的可变位置,且第二站冲压模具被建构成:基于第二站冲压模具的冲头之外形变化,借由冲头对于板件进行冲切所使用的实质冲切区段的选择,以造成第二站冲切形状的可变尺寸。在此所揭示的连续冲压模具总成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根据参照图式来说明的以下实施例将对于本
的一般人士变得更为明白。【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A为现有技术的冲压设备的前视图;图1B为图1A中一冲头沿线A-A所取的剖面图;图1C为图1A中另一冲头沿线A-A所取的剖面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连续冲压模具总成的示意立体图,此连续冲压模具总成包括第一站冲压模具及第二站冲压模具;图3为图2中的连续冲压模具总成的俯视图;图4A为显示冲头及板件的沿图3中的线B-B所取的剖视图;图4B为显示图4A中经冲压的板件的俯视图;图5A为显示冲头及板件的沿图3中的线C-C所取的剖视图;图5B为显示图5A中经冲压的板件的俯视图;图6A为显示从板件输送方向观视之第一站冲压模具及第二站冲压在针对较窄的板件宽度及合成冲切形状的调整下的第一站冲压模具的剖视图;图6B为显示从板件输送方向观视之第一站冲压模具及第二站冲压在针对较窄的板件宽度及合成冲切形状的调整下的第二站冲压模具的剖视图;图6C为显示从板件输送方向观视之第一站冲压模具及第二站冲压在针对较窄的板件宽度及合成冲切形状的调整下的第二站冲压模具的冲头上的实质冲切区段;以及图7A为显示从板件输送方向观视的第一站冲压模具及第二站冲压在针对较宽的板件宽度及合成冲切形状的调整下的第一站冲压模具的剖视图;图7B为显示从板件输送方向观视的第一站冲压模具及第二站冲压在针对较宽的板件宽度及合成冲切形状的调整下的第二站冲压模具的剖视图;图7C为显示从板件输送方向观视的第一站冲压模具及第二站冲压在针对较宽的板件宽度及合成冲切形状的调整下的第二站冲压模具的冲头上的实质冲切区段。符号说明:1:冲压缸基座2:冲头固定座3:冲头3,:冲头4:下冲模座5:机台平面6:汽缸7:板材10:第一站冲压模具20:第二站冲压模具11:第一冲压模具I Ic:部分冲切形状I Ip:冲头12:第二冲压模具12c:部分冲切形状12p:冲头20:第二站冲压模具21:第三冲压模具21c:部分冲切形状21p:冲头21s:实质冲切区段21s’:实质冲切区段30:板件30c:合成冲切形状30c’:合成冲切形状30c”:合成冲切形状dl:距离d2:较小冲切宽度d2’:较大冲切宽度wl:较小幅宽w2:较大幅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随附图式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士从此揭示将明了的是,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仅被提供作范例性说明,而非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畴。首先参照图2及图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连续冲压模具总成包含第一站冲压模具10及第二站冲压模具20。第一站冲压模具10包括侧向地隔开的第一冲压模具11及第二冲压模具12。第一冲压模具11及第二冲压模具12分别设有冲头Ilp及冲头12p,其连结油压缸或气压缸,以对板件30进行第一阶段的冲压加工。第二站冲压模具20包括第三冲压模具21。第三冲压模具21设有冲头21p,其连结油压缸或气压缸,以在第一站冲压模具10的冲压加工之后对板件30进行第二阶段的冲压加工。亦即,第一站冲压模具10先对板件30产生部分的冲切形状,而后板件30的现有经第一站冲压模具10所冲切的位置经输送至第二站冲压模具20,再次进行冲压加工产生另外的冲切形状,借此产生相互连通的完整的合成冲切形状30c。借由送料定位系统(例如伺服马达、精密皮带、齿轮、炼条等,未示出),板件可从第一站冲压模具10输送至第二站冲压模具20以完成板件10的精确定位及冲切。第一冲压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站冲压模具,其包括侧向地间隔的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该第一冲压模具及该第二冲压模具可在板件上形成第一冲切形状及第二冲切形状;及第二站冲压模具,其包括第三冲压模具,该第三冲压模具可在该板件自该第一站冲压模具移动至该第二站冲压模具时,在该板件上于该第一冲切形状及该第二冲切形状之间形成连通该第一冲切形状及该第二冲切形状的第三冲切形状,其中该第三冲压模具中的对于该板件进行冲切的冲头的平行于该板件的截面在远离该板件的方向上变大,且其中该第一冲压模具及该第二冲压模具被建构成其侧向位置可被调整以形成具有可变的侧向位置的该第一冲切形状及该第二冲切形状,且该第三冲压模具被建构成其冲头对于该板件进行冲切所使用的实质冲切区段可被选择以形成具有可变的尺寸的该第三冲切形状,借此完成由该第一冲切形状、该第二冲切形状及该第三冲切形状所组成的可变的合成冲切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庭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