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等离子体电源逆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2159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功率等离子体电源逆变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逆变模块和等离子发生器,逆变模块设有至少一个;当逆变模块设置多个时,每个逆变模块均接于电源和等离子发生器之间;逆变模块包括水冷板,水冷板分为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上均设有限位杆,前面板上安装有大功率逆变和高频整流模块,大功率逆变和高频整流模块通过至少一片电极片进行导电,电极片设有进线电极和出线电极;电极片通过限位杆安装于前面板上,围绕水冷板及安装于其上的部件设置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较大,不方便安装和提高功率难的问题。

High power plasma power invert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the inverter system of high power plasma power supply, comprising a power supply, inverter module and plasma generator, inverter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when the inverter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each inverter modules are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plasma generator; inverter module including water-cooling plate, water cooling plate is divided into a front panel and a rear panel, a front panel and a rear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ing rod, the front panel is installed on the high power and high frequency rectifier module, high power and high frequency rectifier module through at least a conductive electrode, the electro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ine electrode and wire electrode; electrode by limiting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front the panel, around the water-cooling plate and components mounted thereon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he prior art that the structure is large, the installation is inconvenient, and the power is difficult to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电源逆变系统。
技术介绍
逆变电源广泛运用于各类:电力、通讯、工业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军用车载、医疗救护车、警车、船舶、太阳能及风能发电领域。现有技术中,逆变电源内部的电路需要用到导线来连接,这样就造成了逆变电源的体积过大,而且由于导线自身容易受到温度和电磁辐射的影响,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等问题,不利于应用于大功率的逆变电源中。而且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电源逆变系统体积大,为了提高其功率,通常采用的手段是更换这逆变电源,这样的方式过于麻烦,而且需要更多的地方来储备这些被换下来的逆变电源,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提高功率的等离子体电源逆变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较大,不方便安装和提高功率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大功率等离子体电源逆变系统,以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大功率等离子体电源逆变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逆变模块和等离子发生器,逆变模块设有至少一个;当逆变模块设置多个时,每个逆变模块均接于电源和等离子发生器之间;逆变模块包括水冷板,水冷板分为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上均设有限位杆,前面板上安装有大功率逆变和高频整流模块,大功率逆变和高频整流模块通过至少一片电极片进行导电,电极片设有进线电极和出线电极;电极片通过限位杆安装于前面板上,其上还依次连接固定有滤波电容和冷却风机;围绕水冷板及安装于其上的部件(包括大功率逆变和高频整流模块、电极片滤波电容等)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冷却风机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方便冷却风机通风的风机通孔,固定板与进线电极、出线电极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电极通孔。进一步的,水冷板的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有“U”型槽,“U”型槽内设有水冷管。进一步的,水冷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于后面板上。进一步的,固定板为绝缘板。进一步的,固定板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板呈六面体型将水冷板及安装于水冷板上的部件包围在内。进一步的,电极片上设有绝缘层。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了电极片,由于电极片的结构特性,相比于现有技术,导电长度L有所减少,面积S显著增大,电阻R也会减少,根据P = U2/R,即可知,功率P得到增大;在不满足于目前功率的前提下,通过选用多个内部电阻相同的逆变模块连接于电源和等离子发生器之间即可,可以保证每一路逆变模块通过的电流相等,增加功率后的每一路逆变模块的功率之和即为所有逆变模块并联后得到的总功率,因此,实现了本技术的功率的提升。加之,本技术在水冷板上设置了限位杆,再通过限位杆来安装电极片,电极片的应用主要是用于替代导线的作用,再将其他部件按照上述方式安装好,固定板也牢牢固定于水冷板上,使得整个装置牢牢固定在一起;使用电极片来代替导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导线连接造成的电磁辐射、体积过大和散热效果不佳等问题,既减少了占地面积,又减小了安全隐患;而且,这样的结构也方便安装,在需要增加一个逆变模块时,只需将逆变模块的进线电极连接于电源,出线电极连接于等离子发生器即可完成安装,因此这样的设计更适应目前市场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较大,不方便安装和提高功率难的问题。【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逆变模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逆变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上述结构对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作简要阐述。参考图1?图3,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逆变模块和等离子发生器,逆变模块设有至少一个;当逆变模块设置多个时,本实施例中选择四个逆变模块,每个逆变模块的输入端均接于电源,每个逆变模块的输出端均接于等离子发生器,实现每个逆变模块并联;逆变模块包括铝制的水冷板I,水冷板I分为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为大小相同的两块方形铝板,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上的四个角上均设有限位杆12,前面板1-1上安装有大功率逆变和高频整流模块3,大功率逆变和高频整流模块3通过至少一片电极片4进行导电,每一片电极片4之间设有绝缘层,电极片4设有进线电极10和出线电极11以及多个小孔;电极片4通过其上的小孔穿在限位杆12上,并固定于前面板1-1上;电极片4上还依次连接固定有滤波电容5和冷却风机8;水冷板I的前面板1-1与后面板1-2之间设有“U”型槽2,“U”型槽2内设有水冷管,水冷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于后面板1-2上;围绕水冷板I及安装于其上的部件(包括大功率逆变和高频整流模块、电极片滤波电容等)设置有绝缘的固定板6,具体的,固定板6与冷却风机8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方便冷却风机8通风的风机通孔7,固定板6与进线电极10、出线电极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电极通孔9,进线电极10和出线电极11穿出电极通孔并露于外部;固定板6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板6呈六面体型将水冷板I及安装于水冷板I上的部件包围在内;固定板6上设有大小和位置均与限位杆12相适应的限位孔;对应前面板1-1的一侧,该侧的固定板6通过限位孔穿于限位杆12上;同样的,对应后面板1-2的一侧,该侧的固定板6通过限位孔穿于限位杆12上,且该侧的固定板6也设有风机通孔7,风机通孔7安装有冷却风机8;水冷板I其他面上的固定板6均安装于其上,还可在采用相互卡扣的方式紧扣后再用螺栓紧固,使整个装置牢牢固定在一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作简要阐述。参考图1?图3,通常,根据P = U2/R(其中,P为功率,U为电压,R为电阻),每一路逆变模块分得的电压是相等的,在提升本技术的功率时,可以降低逆变模块的内部电阻;根据R=PL/S(其中,R为电阻,P为电阻率,L为长度,S为面积),为提高功率,本技术采用了电极片4,由于电极片4的结构特性,相比于现有技术,导电长度L有所减少,面积S显著增大,电阻R也会减少,根据P=U2/R,即可知,功率P得到增大;在不满足于目前功率的前提下,通过选用多个内部电阻相同的逆变模块连接于电源和等离子发生器之间即可,可以保证每一路逆变模块通过的电流相等,增加功率后的每一路逆变模块的功率之和即为所有逆变模块并联后得到的总功率,因此,实现了本技术的功率的提升。加之,本技术在水冷板I上设置了限位杆12,再通过限位杆12来安装电极片4,电极片4的应用主要是用于替代导线的作用,再将其他部件按照上述方式安装好,固定板6也牢牢固定于水冷板I上,使得整个装置牢牢固定在一起;使用电极片来代替导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导线连接造成的电磁辐射、体积过大和散热效果不佳等问题,既减少了占地面积,又减小了安全隐患;而且,这样的结构也方便安装,在需要增加一个逆变模块时,只需将逆变模块的进线电极10连接于电源,出线电极11连接于等离子发生器即可完成安装,因此这样的设计更适应目前市场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较大,不方便安装和提高功率难的问题。【主权项】1.大功率等离子体电源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功率等离子体电源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逆变模块和等离子发生器,逆变模块设有至少一个;当逆变模块设置多个时,每个逆变模块均接于电源和等离子发生器之间;逆变模块包括水冷板(1),水冷板(1)分为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上均设有限位杆(12),前面板(1‑1)上安装有大功率逆变和高频整流模块(3),大功率逆变和高频整流模块(3)通过至少一片电极片(4)进行导电,电极片(4)设有进线电极(10)和出线电极(11);电极片(4)通过限位杆(12)安装于前面板(1‑1)上,其上还依次连接固定有滤波电容(5)和冷却风机(8);围绕水冷板(1)及安装于其上的部件设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与冷却风机(8)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方便冷却风机(8)通风的风机通孔(7),固定板(6)与进线电极(10)、出线电极(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电极通孔(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裔红廖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金创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