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长江专利>正文

一种颗粒饵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319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颗粒饵料,所述颗粒饵料具有开孔,所述开孔为内径均匀的直孔,且所述开孔贯穿所述颗粒饵料的中心轴。钓鱼时,鱼钩可以直接穿在此孔中来钩挂饵料,不需再在饵料外捆绑皮筋,节约了捆绑皮筋的加工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了颗粒饵料的制作成本。而且比起皮筋饵料,鱼钩是钩在皮筋的一侧,裸露在饵料一侧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饵料将鱼钩更好地隐藏在颗粒饵料内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鱼咬钩的成功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颗粒饵料,不但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颗粒饵料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比起皮筋饵料也具有更好地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饵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颗粒饵料
技术介绍
钓过鱼的人都了解,钓鱼时要用到饵料,常见的有谷物类物料和动物类饵料,例如玉米、大麦、蚕蛹等,对于野钓而言,用什么类型的饵料差异不是很大,因为野生的鱼群习惯于杂食,对饵料的敏感度差异不大。但对于养殖鱼,因为从小就是吃固定的饵料长大,因此对某种饵料的形状,气味,甚至颜色的敏感度都较高,用鱼群习惯进食的饵料有助于提高渔获。基于上述的原因,目前,钓养殖鱼,尤其是体积较大的鱼,一般用颗粒饵料,颗粒饵料就是养殖鱼平常习惯进食的饵料。颗粒饵料是加工好的饵料,比起钓友现做的饵料具有耐水浸泡,弹性较大的特点,也正因为这些特点,想把颗粒饵料直接钩在鱼钩上是比较难的,因此颗粒饵料在出售或使用时一般都会用皮筋捆绑好,以供鱼钩钩挂。在生产颗粒饵料的企业中,成本的百分之八十甚至更高都用在了人工捆绑皮筋的工序,这一工序操作复杂,无法用机器代替人工,因此生产企业要耗费巨大的资金来雇佣工人来制作皮筋颗粒饵料。综上所述,如何降低颗粒饵料的加工成本是本领域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颗粒饵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颗粒饵料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颗粒饵料,所述颗粒饵料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内径均匀的直孔,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颗粒饵料的中心轴。优选的,所述通孔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颗粒饵料的高度。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3-5mm。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颗粒饵料的中心轴重合。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提供的颗粒饵料上具有通孔,鱼钩可以直接穿在此孔中来钩挂饵料,不需再在饵料外捆绑皮筋,节约了捆绑皮筋的加工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了颗粒饵料的制作成本。而且具有通孔的颗粒饵料没有皮筋的捆扎,无论在气味还是颜色上对鱼群的吸引力更大,比起皮筋饵料,鱼钩是钩在皮筋的一侧,裸露在饵料一侧,本技术提供的饵料将鱼钩更好地隐藏在颗粒饵料内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鱼咬钩的成功率。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颗粒饵料,不但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颗粒饵料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比起皮筋饵料也具有更好地使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皮筋饵料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颗粒饵料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颗粒饵料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颗粒饵料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供的一种颗粒饵料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剖视图。符号表示:1_开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颗粒饵料,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的颗粒饵料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的皮筋饵料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述颗粒饵料一般为圆柱形,中间捆扎有皮筋,对于颗粒饵料加工企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本丢用在支付捆扎皮筋的人工费用上,极大地压缩了这些企业的利润率,所以如何降低加工成本是这些企业都很关心的问题。可见皮筋饵料在使用时鱼钩钩在皮筋上,整个颗粒饵料均位于鱼钩钩尖的一侧,当颗粒饵料进入水中被泡发后,其自身还会膨胀,这种捆绑饵料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鱼儿吃掉远离鱼钩尖一侧的大部分饵料而没有咬钩的现象,对提高渔获很不利。针对上述原因,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颗粒饵料,是一种在饵料上打了孔的颗粒饵料。下面通过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颗粒饵料装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颗粒饵料具有开孔1,所开孔为内径均匀的直孔,且开孔I位置贯穿颗粒饵料的中心轴。开孔I内径均匀,至上而下都是同一内径的孔,且开孔I走向为直线,所谓开孔I位置贯穿颗粒饵料的中心轴,是指如图2所示那样,开孔I的中心轴与颗粒饵料的中心轴为平行,且上述两中心轴偏离的距离不大于开孔I内径的一半。这样的开孔I方式,既能满足鱼钩钩挂在开孔I内将颗粒饵料固定的功能,又因为开孔I的位置有一定的许可范围,可以提高加工的速度,提高加工效率。使用本技术提供的颗粒饵料,鱼钩可以直接穿在此孔中来钩挂饵料,不需再在饵料外捆绑皮筋,节约了捆绑皮筋的加工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了颗粒饵料的制作成本。而且具有通孔的颗粒饵料没有皮筋的捆扎,无论在气味还是颜色上对鱼群的吸引力更大,比起皮筋饵料,鱼钩是钩在皮筋的一侧,裸露在饵料一侧,本技术提供的饵料将鱼钩更好地隐藏在颗粒饵料内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鱼咬钩的成功率。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颗粒饵料,不但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颗粒饵料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比起皮筋饵料也具有更好地使用性能。因为颗粒饵料的弹性较大,因此,鱼钩钩挂在其开孔I上,是会受到颗粒饵料的反向弹性作用力的,因此,对于开孔I的长度(也可以说深度),可以小于或等于颗粒饵料的高度,也就是说开孔I可以是通孔也可以不穿透整个颗粒饵料上下表面的孔请参考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颗粒饵料装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开孔I在颗粒饵料的位置参照实施例一的解释,此不赘述。对于开孔I的高度,略小于颗粒饵料的高度,也就是说开孔I没有穿透颗粒饵料的另一表面,鱼钩钩入该颗粒饵料后钩尖不会显露在该颗粒饵料的另一表面,鱼钩尖会位于饵料中的较中间的高度,比起开孔I为通孔的情况,对鱼具有更好的迷惑性。结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关于开孔I位置方面,可想而知,当所述开孔I的中心轴与所述颗粒饵料的中心轴重合时,颗粒饵料对鱼钩的包覆为完全对称的,当其在水中吸水膨大后,也是对称膨大的结构,较长时间浸泡后,如果该颗粒饵料的结构变得松散而开始脱落的话,也因为其对称结构不容易出现因开孔I过于靠近某侧而使得该侧饵料较少而过脱落的情况,而是能较长时间的包覆在鱼钩上起到诱饵的作用。请参考图4和图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颗粒饵料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颗粒饵料装的结构示意图;两实施例的在于开孔I的长度。为了更直观的说明两实施例中开孔I长度的不同,请参考图6和图7,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开孔I不是通孔,开孔I的长度小于颗粒饵料的长度。至于开孔I的长度与颗粒饵料的高度之间的关系,以鱼钩能稳定的钩入开孔I内不易脱落为准。本技术提供的颗粒饵料一般为圆柱形,分为三种型号,大号直径约为1mm,中号直径约为6_,小号直径约为4_,高度也依大小号递减,因此本技术提供的不同饵料的颗粒饵料的开孔I长度无同一标准,在此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大号颗粒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饵料具有开孔(1),所述开孔(1)为内径均匀的直孔;所述开孔(1)的长度小于所述颗粒饵料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长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