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俊俊专利>正文

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032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工业污水通过细格栅进入调节池;(2)对污水进行混凝气浮分离处理;(3)污水在电解槽中催化氧化;(4)在A2/O生化系统中进行生化处理:(5)进入混凝池混凝;(6)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7)膜过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污水在生化处理前,先在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催化氧化,可以将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转化成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同时能去除部分重金属,经过电解后再进行生化处理,可使污水中的COD去除更加彻底,混凝步骤放在生化处理之后,大大减少了混凝剂的投加量。混凝处理后再经过超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水更加纯净,可以达到回用水的水质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根据2010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我国工业污水年产生量738.33亿吨,排放量236.73亿吨,污水年处理量458.52亿吨。工业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化学需氧量3145.35万吨,氨氮201.67万吨,石油类54.15万吨,挥发酚12.38万吨,重金属2.43万吨。我国水资源匮乏,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回用作为节约水资源的一个可行方案成为众多地区的选择。由于工业污水组分的复杂性和生物难降解性,现在可以选用的高效工业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很少。工业污水中的成分比较复杂,除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外,还含有各种无机物,如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常见的有Ca2+、Mg2+、Na+、K+、Cl—、S042—等。在试验实践中发现,电解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Ca2+会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碳酸钙垢,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覆盖,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导致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下降,影响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工业污水通过细格栅进入调节池中,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且调节池中设置液位控制器和提升栗,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后,由提升栗送至混凝气浮池; (2)混凝气浮池中设置有混凝气浮装置,对污水进行混凝气浮分离处理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在气浮分离过程中,去除污水中的密度与水接近的微小颗粒; (3)将混凝气浮池出水调节PH至2?4,送入电解槽,电解槽内设有铁炭微电解填料,在直流电场及铁炭微电解填料的催化作用下,氧化分解污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4)从电解槽流出的污水流入A2/0生化系统,A2/0生化系统依次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组成,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设有回水管路与缺氧池相连;厌氧池将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进行磷释放,缺氧池内含有脱氮菌,脱氮菌将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接触氧化法对污水进行去除C0D、去除B0D、硝化和吸收磷反应,经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的污水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为200%?300%,另一部分流入混凝池; (5)加碱调节步骤(4)出水的pH值为7?8,经碱调节后的出水先进入混凝池混凝,在快速搅拌的混凝池加入混凝剂,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悬浮颗粒和胶体转化成肉眼可见的大颗粒悬浮物;所述混凝剂由以下成分组成:聚合氯化铁、硫酸亚铁、膨润土、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 (6)将步骤(5)处理后的污水流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使固液分离; (7)膜过滤:从沉淀池流出的上清液一部分直接排放,一部分送至膜分离池经过膜过滤处理后直接使用或排放,膜过滤后的浓水回流至A2/0生化系统。作为优选,步骤(3)中,电解槽采用不锈钢做极板,每对电极间距3?6厘米,每对电极施加5?7V直流电压,电解槽内进行曝气,控制其溶解氧为2?3mg/L,污水水力停留时间为0.5?2h;所述铁炭微电解填料由铁肩、粉末活性炭和稀土金属粉末组成,铁肩与粉末活性炭的重量比为4.7?4.8:1,稀土金属粉末的加入量为铁肩和粉末活性炭总重量的0.05?0.09%;铁炭微电解填料投加量按1?15个/升放置。作为优选,步骤(7)中,所述的膜过滤采用的是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为浸入式时的膜通量为20?25L/m2.h,所述超滤膜为分离式时的膜通量为70?80L/(m2.h);所述膜分离池的曝气量为2?4m3/(m2.h)。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剂由以下成分组成:聚合氯化铁、硫酸亚铁、膨润土、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步骤(5)中,聚合氯化铁2?4份、硫酸亚铁I?2份、膨润土3?5份、海藻酸钠2?3份、聚丙烯酰胺3?4份。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中污水在生化处理前,先在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催化氧化,可以将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转化成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同时能去除部分重金属,经过电解后再进行生化处理,可使污水中的COD去除更加彻底,经过生化处理的污水再进行混凝进一步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未被降解的有机物,混凝步骤放在生化处理之后,大大减少了混凝剂的投加量。混凝处理后的水质已经达到排放标准,一部分直接排放,另一部分再经过超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水更加纯净,可以回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一种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工业污水通过细格栅进入调节池中,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且调节池中设置液位控制器和提升栗,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后,由提升栗送至混凝气浮池; (2)混凝气浮池中设置有混凝气浮装置,对污水进行混凝气浮分离处理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在气浮分离过程中,去除污水中的密度与水接近的微小颗粒; (3)将混凝气浮池出水调节PH至2?4,送入电解槽,电解槽内设有铁炭微电解填料,在直流电场及铁炭微电解填料的催化作用下,氧化分解污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电解槽采用不锈钢做极板,每对电极间距3?6厘米,每对电极施加5?7 V直流电压,电解槽内进行曝气,控制其溶解氧为2?3mg/L,污水水力停留时间为0.5?2h;所述铁炭微电解填料由铁肩、粉末活性炭和稀土金属粉末组成,铁肩与粉末活性炭的重量比为4.7?4.8:1,稀土金属粉末的加入量为铁肩和粉末活性炭总重量的0.05?0.09%;铁炭微电解填料投加量按10?15个/升放置; (4)从电解槽流出的污水流入A2/0生化系统,A2/0生化系统依次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组成,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设有回水管路与缺氧池相连;厌氧池将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进行磷释放,缺氧池内含有脱氮菌,脱氮菌将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接触氧化法对污水进行去除COD、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反应,经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的污水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为200%?300%,另一部分流入混凝池; (5)加碱调节步骤(4)出水的pH值为7?8,经碱调节后的出水先进入混凝池混凝,在快速搅拌的混凝池加入混凝剂,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悬浮颗粒和胶体转化成肉眼可见的大颗粒悬浮物;所述混凝剂由以下成分组成:聚合氯化铁2?4份(质量份数)、硫酸亚铁I?2份、膨润土3?5份、海藻酸钠2?3份、聚丙烯酰胺3?4份; (6)将步骤(5)处理后的污水流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使固液分离; (7)膜过滤:从沉淀池流出的上清液一部分直接排放,一部分送至膜分离池经过膜过滤处理后直接使用或排放,膜过滤后的浓水回流至A2/0生化系统。所述超滤膜为浸入式时的膜通量为20?25L/m2.h,所述超滤膜为分离式时的膜通量为70?80L/(m2.h);所述膜分离池的曝气量为2?4m3/(m2.h)。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工业污水通过细格栅进入调节池中,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且调节池中设置液位控制器和提升泵,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后,由提升泵送至混凝气浮池;(2)混凝气浮池中设置有混凝气浮装置,对污水进行混凝气浮分离处理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在气浮分离过程中,去除污水中的密度与水接近的微小颗粒;(3)将混凝气浮池出水调节PH至2~4,送入电解槽,电解槽内设有铁炭微电解填料,在直流电场及铁炭微电解填料的催化作用下,氧化分解污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4)从电解槽流出的污水流入A2/O生化系统,A2/O生化系统依次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组成,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设有回水管路与缺氧池相连;厌氧池将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进行磷释放,缺氧池内含有脱氮菌,脱氮菌将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接触氧化法对污水进行去除COD、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反应,经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的污水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为200%~300%,另一部分流入混凝池;(5)加碱调节步骤(4)出水的pH值为7~8,经碱调节后的出水先进入混凝池混凝,在快速搅拌的混凝池加入混凝剂,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悬浮颗粒和胶体转化成肉眼可见的大颗粒悬浮物;所述混凝剂由以下成分组成:聚合氯化铁、硫酸亚铁、膨润土、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6)将步骤(5)处理后的污水流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使固液分离;(7)膜过滤:从沉淀池流出的上清液一部分直接排放,一部分送至膜分离池经过膜过滤处理后直接使用或排放,膜过滤后的浓水回流至A2/O生化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俊
申请(专利权)人:陈俊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