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0965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分离式换热系统,包括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室外机单元包括外风机、冷凝器和液体泵,室内机单元包括内风机和蒸发器,冷凝器、液体泵和蒸发器通过传输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回路,回路中的冷媒采用变温流体制冷剂,液体泵驱动冷媒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将常规制冷剂改变为可变温的流体,由于水热容与两侧流体热容一致、互相匹配,降低了等效热阻,换热器内部温差均匀,减少了温差损失,提高了换热效率。此外,蒸发器和冷凝器为多通道管式换热器,每相邻两个流体通道之间设有扰流结构,扰流结构使通道內水冷液不断交互分流与汇集,使变温流体制冷剂充分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房的散热设备。
技术介绍
IDC机房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科技工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主要支柱。数据中心规模和集成度的快速发展,使得服务器中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增长,而制冷设备正是为解决数据中心散热问题。一个典型的数据机房中,制冷设备占比约35%,随着IDC机房数量及热密度快速增长,制冷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也同步快速增长,IDC机房的能耗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在IDC机房都在采用新技术提高制冷热备的能效比,这些新技术中包括新风式节能系统、热交换系统、热管换热器节能等。其中,热管技术已经成熟运用在航天器、电子设备、余热回收等行业,在机房空调行业主要是应用重力分离式热管(下文简称“热管”)。热管换热器结构简单、无动力部件,主要是通过换热器里制冷剂的箱变产生的潜热来交换热量,具有很高的传热效率,节能效果明显。热管系统中,室内外温差时驱动热管换热器工作的动力,由于室内侧和室外侧换热器两侧换热流体的不匹配性一一空气侧为变温流体(吸热或放热后自身温度发生变化),而常规制冷剂为恒温流体,即热容的不匹配增加了系统的等效热阻,从而增加了温差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降低等效热阻,减少了温差损失且提高换热效率的分离式换热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包括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所述室外机单元包括外风机、冷凝器和液体栗,所述室内机单元包括内风机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液体栗和蒸发器通过传输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回路,所述回路中的冷媒采用变温流体制冷剂,所述液体栗驱动冷媒循环流动。本技术所述变温流体制冷剂为水。本技术在外风机的作用下室外冷空气与所述冷凝器内的变温流体制冷剂热交换。本技术在内风机的作用下室内高温空气与所述蒸发器内的变温流体制冷剂热交换。本技术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为多通道管式换热器,所述多通道管式换热器的内部设有扰流结构。本技术所述多通道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多个流体通道,每相邻两个流体通道之间设有扰流结构。本技术所述扰流结构为蛇形管和/或扰流锥体。本技术的分离式换热系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包括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室外机单元包括外风机、冷凝器和液体栗,室内机单元包括内风机和蒸发器,冷凝器、液体栗和蒸发器通过传输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回路,回路中的冷媒采用变温流体制冷剂,液体栗驱动冷媒循环流动,本技术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将常规制冷剂改变为可变温的流体,由于水热容与两侧流体热容一致、互相匹配,降低了等效热阻,换热器内部温差均匀,减少了温差损失,提高了换热效率。此外,蒸发器和冷凝器为多通道管式换热器,每相邻两个流体通道之间设有扰流结构,扰流结构使通道内水冷液不断交互分流与汇集,使变温流体制冷剂充分换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离式换热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扰流锥体的多通道管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有扰流锥体和蛇形管的多通道管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其中:冷凝器I;液体栗2;外风机3;内风机4;蒸发器5;流体通道61,蛇形管62,扰流锥体6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包括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室外机单元包括外风机3、冷凝器I和液体栗2,室内机单元包括内风机4和蒸发器5,冷凝器1、液体栗2和蒸发器5通过传输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回路,回路中的冷媒采用变温流体制冷剂,液体栗2驱动冷媒循环流动,在外风机3的作用下室外冷空气与冷凝器I内的变温流体制冷剂热交换,在内风机4的作用下室内高温空气与蒸发器5内的变温流体制冷剂热交换。优选的,变温流体制冷剂为水,本实施例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将常规制冷剂改变为可变温的流体,由于水热容与两侧流体热容一致、互相匹配,降低了等效热阻,换热器内部温差均匀,减少了温差损失,提尚了换热效率。为了进行充分换热,蒸发器5和冷凝器I为多通道管式换热器,多通道管式换热器的内部设有扰流结构,多通道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多个流体通道61,每相邻两个流体通道61之间设有扰流结构,扰流结构为蛇形管62和/或扰流锥体63,扰流结构使通道内水冷液不断交互分流与汇集,使变温流体制冷剂充分换热。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主权项】1.一种分离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所述室外机单元包括外风机(3)、冷凝器(I)和液体栗(2),所述室内机单元包括内风机(4)和蒸发器(5),所述冷凝器(I)、液体栗(2)和蒸发器(5)通过传输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回路,所述回路中的冷媒采用变温流体制冷剂,所述液体栗(2)驱动冷媒循环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流体制冷剂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外风机(3)的作用下室外冷空气与所述冷凝器(I)内的变温流体制冷剂热交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内风机(4)的作用下室内高温空气与所述蒸发器(5)内的变温流体制冷剂热交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5)和冷凝器(I)为多通道管式换热器,所述多通道管式换热器的内部设有扰流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多个流体通道(61),每相邻两个流体通道(61)之间设有扰流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为蛇形管(62)和/或扰流锥体(6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热交换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分离式换热系统,包括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室外机单元包括外风机、冷凝器和液体泵,室内机单元包括内风机和蒸发器,冷凝器、液体泵和蒸发器通过传输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回路,回路中的冷媒采用变温流体制冷剂,液体泵驱动冷媒循环流动。本技术的分离式换热系统将常规制冷剂改变为可变温的流体,由于水热容与两侧流体热容一致、互相匹配,降低了等效热阻,换热器内部温差均匀,减少了温差损失,提高了换热效率。此外,蒸发器和冷凝器为多通道管式换热器,每相邻两个流体通道之间设有扰流结构,扰流结构使通道內水冷液不断交互分流与汇集,使变温流体制冷剂充分换热。【IPC分类】F24F13/30, F24F5/00【公开号】CN205227632【申请号】CN201521035016【专利技术人】瞿红 【申请人】南京春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机单元,所述室外机单元包括外风机(3)、冷凝器(1)和液体泵(2),所述室内机单元包括内风机(4)和蒸发器(5),所述冷凝器(1)、液体泵(2)和蒸发器(5)通过传输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回路,所述回路中的冷媒采用变温流体制冷剂,所述液体泵(2)驱动冷媒循环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春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