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9352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将坡体表面的雨水或流水顺利的疏导入地下,从而减少地面水流对土体结构的冲刷和浸泡,使土体保持稳固。它包括在山体坡面沿等高线方向布置挡土地梁,在挡土地梁之间沿等高线布置连续的落水井,并布置截水沟将同一等高线的落水井的开口连接起来,挡土地梁以预应力地锚深入基岩建立锚点,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挡土地梁将同一等高线的预应力地锚串连起来。本结构能够适应大部分的山体滑坡情形,使用较少的工程量和费用解决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桩式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
技术介绍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自然灾害,它可以引起堤、公路、和铁路的路基以及工业、民用建筑遭受破坏,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治理土体滑坡的传统方法是修造挡土墙或者埋设抗滑桩、锚索桩。这二者都因各自的缺陷而在具体应用中有所局限。抗滑桩是目前用于治理推力较大滑坡的主要支挡装置,通过在滑体中设置多排抗滑桩,分级抵抗滑坡推力,以达到治理滑坡的目的,但该措施用于滑坡治理具有受力不明确、投资大等缺陷;锚索桩能提供较大抗力的支挡结构,其原理是通过锚索和桩的共同作用,联合抵抗滑坡推力,在工程应用中,锚索桩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的缺点,而且由于锚索的应力松弛效应,往往使其长期加固效果难以保证。此外,锚索桩一般不能用于地下水发育以及地下水具有腐蚀的地段。挡土墙为天然地基上的重力式或倒T型板式挡土墙,但这种支挡结构无论从理论、施工方法和经济效益上,都有较大缺陷,只能治理很小规模的滑坡。随后有人研发出来框架式挡土墙。但究其根本目的,只是为了对抗土压力。而土压力除了自上而下的自重压力之外,还有水平推进的主动土压力,这种作用力来自于向前滑移趋势的上部土体,而能为之提供与之相对的抵抗力的则只有埋置于前下方的深部土体,这种抵抗力包括产生在挡土结构基底的地基反力和前侧的被动土压力,其总强度取决于地基土的天然受压强度和挡土结构的承压面积两个指标。而挡土墙本身只是起传力结构的作用,不论其结构变化和本身强度大小,关键只是要求它能调动更多的地基反力和被动土压力。而框架式挡土墙,尤其是桩基承重的框架式挡土墙,自身单薄精细,承压面积有限,仅依靠桩尖或承台底面所提供微薄地基反力和桩身前沿的微薄被动土压力,显然是不足以达到现实需求的。而且桩基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断桩、浮桩、歪桩现象,更会大幅度削减仅有的微薄抵抗力。因此,其可靠性根本不可与天然地基上的重力式或倒T型板式挡土墙相匹对,存在较大风险,而且很有可能在繁复的施工过程中引发滑坡山崩事故,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另外,而在诸多山体滑坡的案例中,地表雨水冲刷、浸泡导致土壤含水量过高、土质变化、开裂流失始终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上无论是锚索式挡土墙还是重力式挡土墙,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桩式的防止山体滑坡的网面结构,能够有效疏导山体坡面的雨水,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变质,分布式地针对坡面情况进行挡土加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山体滑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是:在山体坡面沿等高线方向布置镇压式挡土地梁,由此根据地形可以分布式的布置多条挡土地梁,在挡土地梁之间沿等高线布置连续的落水井,并布置截水沟将同一等高线的落水井的开口连接起来;所述的镇压式挡土地梁以预应力地锚深入基岩建立锚点,以钢筋混凝土浇筑地梁将同一等高线的预应力地锚串连起来。前述的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镇压式挡土地梁可以根据坡面的地势布置,特别是坡度大的坡面可以连续密集布置若干条镇压式挡土地梁以加固土层;前述的落水井也可以根据坡面的地势布置,在坡度小而面积较大的区域可以连续布置若干排落水井,使得地表的水流能够充分引导入地下。前述的预应力地锚和落水井的分布密度可以更具地形条件计算决定。前述的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所述的落水井,其结构包括井桩和预制导流管,所述的井桩为渗水井桩,井桩深度至少达到含水层,所述的预制导流管为渗水导流管,其中渗水导流管管壁开有微孔允许管外的水渗入管内。前述述的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水沟,其剖面为漏斗形,使得地表的水流可以被截水沟汇集通过落水井流入地下,减少其在坡面表面的流动,从而减小水流对坡面结构的冲刷。前述的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对于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过大、坡度较大等情形,还可布置垂直于等高线的纵向镇压式挡土地梁,与沿等高线布置的镇压式挡土地梁形成网面固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个山体滑坡结构能够很好地将山体坡面的雨水和水流通过截水沟和落水井疏导进入地下,从而减少地面水流对土体结构的冲刷和浸泡,使土体保持稳固的结构,同时,采用的分布式的镇压式挡土地梁结构、预应力地锚将土体紧固,使得水流不容易侵入土体而只在表面流动,最终汇入落水井中,从更本上解决山体滑坡的问题。不仅如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能够适应大部分的山体滑坡情形,使用较少的工程量和费用解决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含3幅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虚线的剖面图;图3是落水井的结构图。图中构件、部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预应力地锚1,挡土镇压地梁2,等高线3,落水井4,截水沟5,浆砌集水漏斗6,预制导流渗水管7,现浇人工挖孔管桩8。【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和附图2,沿着河道的坡面等高线,坡面被分成了若干个等高区域,该图中共布置了八条挡土地梁(如挡土地梁2),其中每一条挡土地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将处在同一等高线的预应力地锚(如预应力地锚I)连接起来形成的,由于最上面的三个等高区域处在坡度较大的坡面上,因此该处连续布置了三条挡土地梁。同样的,在坡的中间和底部因为坡度大,也分别连续布置了两条和三条挡土地梁。预应力地锚深入坡体岩层,与挡土地梁组合固定土体。在坡中间,坡度较小的等高线区域,沿着等高线布置了三排落水井(如落水井4),其中有两排落水井相邻,使得该处的地表流水能够充分地通过落水井导入地下;同一个等高区域的落水井通过挖掘的截水沟相连(如截水沟5),截水沟的界面为漏斗形,使得能够充分导流地表流水。参考附图2和附图3,落水井的结构包括预制导流渗水管7和现浇人工挖孔混凝土管桩8,预制导流渗水管7深入含水层,落水井的开口处与截水沟的漏斗行底部相接,截水沟剖面为浆砌集水漏斗6,地表流水汇入截水沟后通过落水井疏导入地下。【主权项】1.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山体坡面沿等高线方向布置挡土地梁,在挡土地梁之间沿等高线布置连续的落水井,并布置截水沟将同一等高线的落水井的开口连接起来;所述的挡土地梁以预应力地锚深入基岩建立锚点,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挡土地梁将同一等高线的预应力地锚串连起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地梁可以根据坡面的地势布置,坡度大的坡面可以连续布置若干条挡土地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水井可以根据坡面的地势布置,在坡度小而面积较大的区域可以连续布置若干排落水井。4.更具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水井,其结构包括井桩和预制导流管,所述的井桩为渗水井桩,井桩深度至少达到含水层,所述的预制导流管为渗水导流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水沟,其剖面为漏斗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上体滑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可布置垂直于等高线的纵向地梁,与沿等高线布置的挡土地梁形成网面固定结构。【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将坡体表面的雨水或流水顺利的疏导入地下,从而减少地面水流对土体结构的冲刷和浸泡,使土体保持稳固。它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山体坡面沿等高线方向布置挡土地梁,在挡土地梁之间沿等高线布置连续的落水井,并布置截水沟将同一等高线的落水井的开口连接起来;所述的挡土地梁以预应力地锚深入基岩建立锚点,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挡土地梁将同一等高线的预应力地锚串连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牧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征驰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