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获得深度信息的影像提取系统与对焦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9150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影像提取系统,包括第一影像提取模块、第二影像提取模块以及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第一影像提取模块具有第一镜头、第一光圈与第一影像传感器,以产生对应第一光波长范围的第一图像。第二影像提取模块具有第二镜头、第二光圈、第三光圈与第二影像传感器,产生对应第一光波长范围的第二图像与对应第二光波长范围的第三图像。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根据景物于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所存在的视差而产生第一深度图,根据景物于第二图像与第三图像的清晰度(sharpness)/模糊度(blur)差异而产生第二深度图,以产生具有长范围的景物深度可解析范围并兼顾影像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像提取系统,且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深度图(DEPTH MAP)产生方法有下列两种:1.利用视差,例如使用三维摄影机(3D CAMERA)或是阵列摄影机(ARRAY CAMERA)获得视差信息进而计算得到深度信息。2.利用具有多个光圈(multi aperture)的影像提取模块来获得两个波段(例如可见光(visible light)与红外光(IR)两波段)的影像,其每一个波段分别对应一个光圈,并根据两个图像的清晰度差异来获得深度信息,如美国专利公开号US 2013/0033579所述。在目前公知的深度图产生方法中,上述第一个方法受限于基线(Base line)的长度与传感器大小,无法获得在近距离的景物(或拍摄场景中的物件)深度信息,而上述第二个方法则受限于图像的模糊度差异或是清晰度差异,使得无法获得较远距离的深度信息,同时随着景物与影像提取模块(摄影机)的距离或对焦点的距离的增加,模糊逐渐近似一定值。故两个图像的模糊差异近似不随距离改变,使得无法判断较远距离的物体的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此现有技术的两种系统的缺点,提出一种可以计算出长范围景物深度信息的影像提取模块与相对应的对焦方法,其可以产生长范围的景物深度检测范围(或称为可解析范围)并同时兼顾景物深度信息的精准度。如此一来,可以应用在需要更高深度图(DEPTH MAP)的实际应用,例如对焦系统,因为其深度图即是需要长范围及高精度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提取系统,包括第一影像提取模块、第二影像提取模块以及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第一影像提取模块具有第一镜头、第一光圈与第一影像传感器,其中第一镜头用以将景物成像于第一影像传感器,第一光圈用以限制第一光波长范围的进光量,第一影像传感器具有第一光波长检测范围,第一影像提取模块用以产生对应第一光波长范围的第一图像。第二影像提取模块具有第二镜头、第二光圈、第三光圈与第二影像传感器,其中第二镜头用以将景物成像于第二影像传感器,第二光圈用以限制第一光波长范围的进光量,第三光圈用以限制第二光波长范围的进光量,第二影像传感器具有第一光波长检测范围与第二光波长检测范围,第二影像提取模块用以产生对应第一光波长范围的第二图像、对应第二光波长范围的第三图像,第二影像提取模块的光轴与第一影像提取模块的光轴间存在一间距。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根据景物于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所存在的视差而产生第一深度图,根据景物于第二图像与第三图像的清晰度(sharpness)/模糊度(blur)差异或比值(rat1)而产生第二深度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提取系统的对焦方法,影像提取系统包括第一影像提取模块以及第二影像提取模块,第一影像提取模块用以产生对应第一光波长范围的第一图像,第二影像提取模块用以产生对应第一光波长范围的第二图像与对应第二光波长范围的第三图像,所述对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景物于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所存在的视差而产生第一深度图,根据景物于第二图像与第三图像的清晰度(sharpness)/模糊度(blur)差异或比值(rat1)而产生第二深度图,并于第一深度图与第二深度图中寻找景物的深度信息。然后,在第一深度图与第二深度图的至少其中之一中获得景物的深度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影像提取系统的对焦方法,影像提取系统包括第一影像提取模块以及第二影像提取模块,第一影像提取模块用以产生对应第一光波长范围的第一图像,第二影像提取模块用以产生对应第一光波长范围的第二图像与对应第二光波长范围的第三图像,所述对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第一图像、第二图像与第三图像形成融合深度图,并获得景物于融合深度图中的深度信息。然后,利用融合深度图中的深度信息进打对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提取系统与对焦方法,根据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获得第一深度图,且根据第二图像与第三图像产生第二深度图,并根据第一深度图与第二深度图的选择或者直接利用融合深度图以产生长范围的景物深度检测范围并同时兼顾影像的精准度。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附图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影像提取系统的功能方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影像提取模块与第二影像提取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影像提取系统的对焦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影像提取系统的对焦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影像提取系统的对焦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影像提取系统的对焦方法的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影像提取系统11:第一影像提取模块12:第二影像提取模块13: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14:自动对焦驱动模块131:第一深度图产生模块132:第二深度图产生模块133:深度图选择/融合模块111:第一镜头112:第一光圈113:第一影像传感器121:第二镜头122:第二光圈123:第三光圈124:第二影像传感器BL:基线VR1、VR2:视角Z:最近可解析距离D1、D2:可解析范围DMl:第一深度图DM2:第二深度图DF:远距离范围S310、S320、S330、S315、S321、S322、S323、S610、S620:步骤流程【具体实施方式】〔影像提取系统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影像提取系统的功能方框图。影像提取系统I包括第一影像提取模块11、第二影像提取模块12、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13以及自动对焦驱动模块14。第一影像提取模块11、第二影像提取模块12分别将影像信息送至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13以供其进行影像的运算处理。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13例如是一个微处理器、计算机或电脑,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因此限定。自动对焦驱动模块14用以进行对焦的操作程序。在图1的实施例中,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13包括第一深度图产生模块131、第二深度图产生模块132与深度图选择/融合模块133。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13的第一深度图产生模块131用以接收来自第一影像提取模块11的第一图像与第二影像提取模块12的第二图像,并据此生成第一深度图。第二深度图产生模块132用以接收来自第二影像提取模块12的第二图像与第三图像,并据此生成第二深度图。第一深度图产生模块131产生的第一深度图与第二深度图产生模块132产生的第二深度图被提供至深度图选择/融合模块133,以进行深度图的选择或融合。深度图选择/融合模块133可以执行深度图选择的功能或者是将深度图融合的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深度图选择/融合模块133可以替换单纯的为深度图选择模块或者是深度图融合模块。而自动对焦驱动模块14利用所选择的深度图或融合产生的深度图以进行对焦程序,所述对焦程序可以是由微处理器、计算机或电脑进行对焦的运算程序。进一步,关于第一影像提取模块11、第二影像提取模块12,以及深度图的产生、选择或融合,请参照后续的说明。接着,请参照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影像提取模块与第二影像提取模块的示意图。第一影像提取模块11与第二影像提取模块12分别具有视角VR1、VR2。第二影像提取模块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影像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影像提取模块,具有一第一镜头、一第一光圈与一第一影像传感器,其中该第一镜头用以将景物成像于该第一影像传感器,该第一光圈用以限制一第一光波长范围的进光量,该第一影像传感器具有一第一光波长检测范围,该第一影像提取模块用以产生对应该第一光波长范围的一第一图像;一第二影像提取模块,具有一第二镜头、一第二光圈、一第三光圈与一第二影像传感器,其中该第二镜头用以将景物成像于该第二影像传感器,该第二光圈用以限制该第一光波长范围的进光量,该第三光圈用以限制一第二光波长范围的进光量,该第二影像传感器具有该第一光波长检测范围与一第二光波长检测范围,该第二影像提取模块用以产生对应该第一光波长范围的一第二图像与对应该第二光波长范围的一第三图像,该第二影像提取模块的光轴与该第一影像提取模块的光轴间存在一间距;以及一深度图处理与产生装置,根据景物于该第一图像与该第二图像所存在的视差而产生一第一深度图,根据景物于该第二图像与该第三图像的清晰度/模糊度差异或比值而产生一第二深度图。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昭宇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