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17424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从傣族药用植物豆科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命名为:2-(2-羟乙基)-5-甲基-6-异戊烯基-异吲哚-1-酮,英文名为2-(2-hydroxyethyl)-5-methyl-6-prenyl-isoindolin-1-one,其分子式为C16H21NO2,具有下述结构: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是以傣族药用植物豆科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MCI脱色、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而分离得到。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经细胞毒活性实验,对部分肿瘤细胞株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结构新颖,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作为抗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民族特色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具体涉 及。
技术介绍
豆科决明属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是泰国的国花,原产于南亚南部,分布 在緬甸、斯里兰卡、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南部、西南部等地,生长于海拔1,〇〇〇米的地区。在 中国傣族民间广泛用于皮肤感染、肥胖症、周期性发热以及肿瘤病等的治疗。而腊肠树在傣 语中又叫"锅拢良",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主治止血,通便,退热。据报道,该植物的不同部位 具有抗糖尿病、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菌、抗氧化的活性。本专利技术从腊肠树中分离得到一 个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且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 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制备 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从豆科植物腊 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中分离得到,其分子式为C16H21NO2,具有下述结构:该化合物为浅黄色固体,命名为:2-(2-羟乙基)-5-甲基-6-异戊烯基-异吲哚-1-酮,英 文名为:2-(2-hydroxyethyl)-5-methyl-6-prenylisoindolin_l-〇ne〇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 豆科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MCI脱 色、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分离步骤,具体为: A、 浸膏提取:将豆科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树皮粉碎到20~40目,用有机溶剂 超声提取2~5次,每次30~60分钟,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提取液,静置,滤除沉淀物,浓 缩成浸膏a; B、 有机溶剂萃取:在浸膏a中加入重量比1~2倍量的水,然后用与水等体积的有机溶剂 萃取3~5次,合并有机溶剂萃取相,减压浓缩成浸膏b; C、 MCI脱色:在浸膏b加入重量比3~5倍量的甲醇水溶解,上MCI柱,用80%-90%甲醇水洗 脱,合并有机相,减压浓缩成浸膏c; D、 硅胶柱层析:浸膏c上硅胶柱层析,装柱硅胶为160~200目,用量为浸膏c重量6~10倍 量;以体积配比为1:0~0:1的氯仿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 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 E、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将以体积含量为50~90%石油醚一丙酮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经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所述的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 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是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出来的:本发 明化合物为浅黄色固体;紫外光谱(溶剂为甲醇),λ_ χ (logO:210 (4.32)、260 (3.86)、 298 (3.05);红外光谱(溴化钾压片>咖以3312、2930、1665、1610、1547、1460、1354、1213、 1152、1068、838、746 cnf1;高分辨质谱(HRESIMS)显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m/z 260.1658 + (计算值260.1651),可推测其分子式为C16H21N02。其红外光谱显示化合物 中有羟基(3312 cm-4、羰基(1665 cm-和芳环(1610、1547、1460 cm-3信号,紫外光谱 在210、260、298 nm有最大吸收也证实化合物中存在芳环结构。化合物的1H-和13C-NMR 谱(表-1)显示其含有16个碳和21个氢,包括1个异吲哚-1-酮母核(C-1~C-7a,H-3、H-4 和H-6),一个异戊烯基(C-Γ ~C-5 ',Η-Γ、H-2 '、H-4 ' 和H-5 '),一个甲基(C-6 ',H-6 '),和一 个Ν-羟乙基(C-7 ' 和C-8 ',Η-7 ' 和Η-8 ')。化合物中Η2-3 和C-l、C-3a、C-4、C-7a、C-7 ',Η-4 和C-3,H-7和C-l,H2-7'和C-l、C-3的HMBC (图3)进一步证实化合物中存在异吲哚-1-酮 母核。化合物的骨架类型得到确认后,可进一步通过HMBC相关谱确定取代基位置;根据H 2-V和05、(:-6、(:-7,!1-2/和(:-6的腿8(:相关可确定异戊烯基取代在(:-6位 ;甲基取代在(:-5位可通过甲基氢(Η3-6〇和C-4、C-5、C-6的HMBC相关证实。羟乙基和氮原子相连和通过H 2-7'和C-l、C-3,以及H2-3和C-7'的HMBC相关确认。至此化合物的结构得到确定,该化合物被 命名为:2-(2-羟乙基)-5-甲基-6-异戊烯基-异吲哚-1-酮,英文名为:2-(2_ hydroxyethyl)-5-methyl_6- prenyl isoindolin-1-one〇 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 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化合物是首次从腊肠树树皮中分离出来的,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法确定为 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并表征了其具体结构。以本专利技术化合物为原料,对NB4、A549、 SHSY5Y、PC3和MCF7细胞株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IC5〇值分别达1.1、0.62、0.43、0.58、0.36 μΜ。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较好,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先导性化合物。【附图说明】 图1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 图2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 NMR); 图3化合物的关键HMBC相关。【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 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从豆科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 干燥树皮中分离得到,其分子式为C16H21NO2,命名为:2-(2-羟乙基)-5-甲基-6-异戊烯基-异吲哚-1-酮,英文名为:2-(2_ hydroxyethyl)-5-methyl-6-prenylisoindolin-l_one〇 本专利技术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豆科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MCI脱色、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 色谱制备分离步骤,具体为: A、 浸膏提取:将豆科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树皮粉碎到20~40目,用有机溶剂 超声提取2~5次,每次30~60分钟,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提取液,静置,滤除沉淀物,浓 缩成浸膏a; B、 有机溶剂萃取:在浸膏a中加入重量比1~2倍量的水,然后用与水等体积的有机溶剂 萃取3~5次,合并有机溶剂萃取相,减压浓缩成浸膏b; C、 MCI脱色:在浸膏b加入重量比3~5倍量的甲醇水溶解,上MCI柱,用80%-90%甲醇水洗 脱,合并有机相,减压浓缩成浸膏c; D、 硅胶柱层析:浸膏c上硅胶柱层析,装柱硅胶为160~200目,用量为浸膏c重量6~10倍 量;以体积配比为1:0~0:1的氯仿和丙酮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 TLC监测,合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从豆科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中分离得到,命名为:2‑(2‑羟乙基)‑5‑甲基‑6‑异戊烯基‑异吲哚‑1‑酮,英文名为2‑(2‑hydroxyethyl)‑5‑ methyl‑6‑prenylisoindolin‑1‑one,其分子式为C16H21NO2,具有下述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秋芬周敏吴海艳李银科高雪梅叶艳清黄相忠江智勇杜刚杨海英李干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