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482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包括减振消声主体(1)和减振支撑装置,减振消声主体(1)连接在减振支撑装置上,减振消声主体(1)分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滤气消声棒(2)置于上腔和下腔之间;或者上腔与滤气消声棒(2)连接后再与下腔相连接,上腔包括外套层(10),上腔吸声减振层(11),吸声上孔板(12);下腔包括内衬套(14),吸声下孔板(13),下腔吸声减振层(15),外套层(10)以及鱼缸增氧泵(3)。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振动小,没有二次噪声的产生,增加了办公环境或家庭的美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静音鱼缸增氧机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卖的鱼缸放在办公室或家庭内是一道风景,给人以舒心的气氛,但是在工作或家庭生活中并没有感到舒适感,主要原因是鱼缸内的增氧栗在向鱼缸内给鱼充氧时,发出很强的噪声,尤其是振动噪声明显,并且引起接触物的振动,产生了二次噪声,让人感觉特别难受,严重影响人的正常办公、休息。另外,现有的鱼缸增氧机外观不好看,不能满足办公环境或家庭生活的美感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静音鱼缸增氧机,有效地克服了现有的鱼缸在使用中的高振动及高噪声,解决了办公室及家庭内鱼缸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干扰。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包括减振消声主体和减振支撑装置,减振消声主体连接在减振支撑装置上,减振消声主体分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上腔和下腔直接相连接,滤气消声棒置于上腔和下腔之间;或者上腔与滤气消声棒连接后再与下腔相连接,上腔包括外套层,上腔吸声减振层,吸声上孔板;下腔包括内衬套,吸声下孔板,下腔吸声减振层,外套层以及鱼缸增氧栗,在鱼缸增氧栗上设有气管和电线,该鱼缸增氧栗由线圈,磁铁,杆及橡皮组成。进一步,减振支撑装置由减振消声支体、下层减振带、上层减振带组成或由支撑柱吸盘结构部件组成。进一步,上腔与下腔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扣接。进一步,上腔与滤气消声棒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螺纹丝的活动连接或将上腔与滤气消声棒直接做成一个整体的固定连接。进一步,减振消声主体为球体结构或为球缺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实施后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整体振动小,几乎感受不到振动,也没有二次噪声的产生;不再有噪声困扰,室内至多能听到水流声;而且外观美观,更像是工艺品,增加办公环境或家庭的美感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A剖面上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A-A剖面下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A-A剖面下腔结构示意图; I 一减振消声主体,2—滤气消声棒,3—鱼缸增氧栗,4 一气管,5—电线,6—减振消声支体,7一下层减振带,8一上层减振带,9-支撑柱吸盘结构部件,10—外套层,11一上腔吸声减振层,12—吸声上孔板,13—吸声下孔板,14 一内衬套,15—下腔吸声减振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根据图1至图5所示,该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包括减振消声主体I和减振支撑装置,减振消声主体I连接在减振支撑装置上,减振消声主体I分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上腔和下腔直接相连接,滤气消声棒2置于上腔和下腔之间;或者上腔与滤气消声棒2连接后再与下腔相连接,上腔包括外套层10,上腔吸声减振层11,吸声上孔板12;下腔包括内衬套14,吸声下孔板13,下腔吸声减振层15,外套层10以及鱼缸增氧栗3,在鱼缸增氧栗3上设有气管4和电线5,该鱼缸增氧栗3由线圈,磁铁,杆及橡皮组成;上下腔吸声减振层结构包括吸声材料,该吸声材料是根据需气量的大小与频率,噪声特性选用,主要包括超细玻璃棉、岩棉等具有吸声隔声的材料;吸声上孔板12主要是起到固定吸声材料的作用,它直接以平板形式固定在外套层10上,起到消声、固定的作用。内衬套14的作用是将上腔与下腔连接起来;吸声下孔板13作用是与外套一块固定吸声减振材料,另一作用是固定鱼缸增氧栗3。作为优选,减振支撑装置由减振消声支体6、下层减振带7、上层减振带8组成或由支撑柱吸盘结构部件9组成;上下层减振带是由橡胶密封皮组成。 作为优选,上腔与下腔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扣接。作为优选,上腔与滤气消声棒2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螺纹丝的活动连接或将上腔与滤气消声棒2直接做成一个整体的固定连接,滤气消声棒2的功能是供给鱼缸增氧机清新空气,同时起到降噪、消音、散热的作用。作为优选,减振消声主体I为球体结构或为球缺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包括:在超静音鱼缸增氧机通电后,由于鱼缸增氧栗3是由线圈、磁铁、杆、橡皮组成的,根据交流电变化,线圈产生磁感应,利用线圈和磁铁进行切割磁力线运动,带动连杆运动,连杆一端是磁铁与线圈互感运动,另一端是活动轴,中部是橡胶结构的类似碗形的装置,包裹的是两个单向气门开关,一旦连杆运动,单向气门开关进行开闭运动,就会使空气源源不断进入水中,实现增氧功能,通过用一根杆带动一个小橡皮碗来回震荡,实现向鱼缸内供氧,震荡过程中,产生了机械噪声,空气性噪声等。机体振动通过吸声下孔板13、减振消声主体1、上层减振带8、减振消声支体6、下层减振带7等层层传递,使振动能量一级级被削弱,等传给鱼缸或其他接触物时,振动几乎没有了,也避免了引起鱼缸上表面共振产生再生噪声的可能,从而达到了消声减振的目的。由于减振消声主体I是球体结构,传递的振动能自动进行均分,以整体微弱运动进行消减,实例二中支撑柱吸盘结构部件起到软性固定作用。而且,鱼缸增氧机产生的空气噪声、机械噪声等通过吸声孔板,吸声材料将声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密闭的外套层使其向外界辐射的噪声大幅度减少。因此,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就实现了静音、无振的功能。另外,新鲜空气通过滤气消声棒2进入减振消声主体I,起到供气、散热的目的。使用工作过程包括:实例一的工作过程将鱼缸增氧栗3放在下腔内固定好,通过内衬套将上腔卡在下腔上,用带螺纹的滤气消声棒2固定好,然后放在减振消声支体6上,将电线插入到电源插座,打开开关就可以工作了。实例二的工作过程将鱼缸增氧栗3放在下腔内固定好,然后通过螺纹丝将上腔与下腔连在一起,将电线插入到电源插座,打开开关就可以工作了。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其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内,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主权项】1.一种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消声主体(I)和减振支撑装置,减振消声主体(I)连接在减振支撑装置上,减振消声主体(I)分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上腔和下腔直接相连接,滤气消声棒(2)置于上腔和下腔之间;或者上腔与滤气消声棒(2)连接后再与下腔相连接,上腔包括外套层(10),上腔吸声减振层(11),吸声上孔板(12);下腔包括内衬套(14),吸声下孔板(13),下腔吸声减振层(15),外套层(10)以及鱼缸增氧栗(3),在鱼缸增氧栗(3)上设有气管(4)和电线(5),该鱼缸增氧栗(3)由线圈,磁铁,杆及橡皮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支撑装置由减振消声支体(6)、下层减振带(7)、上层减振带(8)组成或由支撑柱吸盘结构部件(9)组成;上下层减振带是由橡胶密封皮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其特征在于,上腔与下腔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扣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其特征在于,上腔与所述的滤气消声棒(2)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螺纹丝的活动连接或将上腔与滤气消声棒(2)直接做成一个整体的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消声主体(I)为球体结构或为球缺结构。【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静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静音鱼缸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消声主体(1)和减振支撑装置,减振消声主体(1)连接在减振支撑装置上,减振消声主体(1)分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上腔和下腔直接相连接,滤气消声棒(2)置于上腔和下腔之间;或者上腔与滤气消声棒(2)连接后再与下腔相连接,上腔包括外套层(10),上腔吸声减振层(11),吸声上孔板(12);下腔包括内衬套(14),吸声下孔板(13),下腔吸声减振层(15),外套层(10)以及鱼缸增氧泵(3),在鱼缸增氧泵(3)上设有气管(4)和电线(5),该鱼缸增氧泵(3)由线圈,磁铁,杆及橡皮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峰景万里付继祥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金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梁世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