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476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20:45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包括金属后盖、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电源,所述金属后盖上设有扣合固定电源的扣合片,所述扣合片同时作为电源的极性连接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通过金属后盖边缘的扣爪,实现金属后盖与支撑架的固定,同时锁紧支撑架中部的PCB电路板,而在扣合片上设有电极弹片,可以更好的压住钮扣电池,使得钮扣电池的接触更好,即使在碰撞过程中也不会发生移位,而在扣合片上的弹性抵片能确保钮扣电池负极接壳,保持智能穿戴设备性能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智能穿戴设备生产领域中,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池通常是直接的套嵌在卡槽内,通过卡槽对电池的卡紧作用,而实现电池的固定,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通过该方式固定的电池,在智能穿戴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的时候,电池容易移位,而导致经常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而随着对智能穿戴设备使用的深入,人们发现,在传统的智能穿戴设备中,仅仅通过金属后盖接触外壳实现电流的回来是不足够的,由于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碰撞,使得金属后盖发生移动,这时,不能确保电池的负极接触外壳,长久下来,这容易导致智能穿戴设备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固定的同时使得电源负极接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包括金属后盖、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电源,所述金属后盖上设有扣合固定电源的扣合片,所述扣合片同时作为电源的极性连接端,通过把扣合片扣合在支撑架上,能使得电源更好固定,即使发生碰撞也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使得智能穿戴设备接触性能良好。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放置于支撑架的电源容纳槽内,所述扣合片一端与金属后盖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自由端上具有扣合结构,所述扣合结构与支撑架上的卡合结构相配合,通过把自由端上的扣合结构固定在支撑架的卡合结构上,能更好的对电源进行固定。更进一步的,所述扣合片上设有用于压紧电源极性面的电极弹片,通过电极弹片压紧电源,使得电源在碰撞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且使得智能穿戴设备电源的接触更好。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结构位于电源容纳槽的外侧,所述扣合片自由端的扣合结构为与卡合结构相匹配的卡槽,使用时,把扣合片自由端的卡槽固定在电源容纳槽外侧的卡合结构上,使得电源容纳槽内的电源更好的固定在支撑架上。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后盖上的扣合片与电源负极相连接,在使用中,电源的正极与智能穿戴设备的电路模块相连接,电源负极通过扣合片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外壳形成回路,确保智能穿戴设备性能的稳定。保持智能穿戴设备的外壳接地,可以屏蔽外部的无线信号,如果智能穿戴设备需要无线通信时,保持外壳接地,天线辐射端与外壳保持电势差,可以维持天线辐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后盖上设有用于与可穿戴设备外壳连接的弹性抵片,通过弹性抵片,能确保电源在任何情况下,电源的负极均通过金属后盖与外壳接触,从而确保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形成回路。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抵片至少为两个,在使用中,弹性抵片一般为2-5个,其中一个弹性抵片固定在扣合片上,剩余的弹性抵片均匀分布在金属后盖上,确保在智能穿戴设备当中,电源负极在每一个方向都能与外壳接触。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后盖边缘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架的扣爪,所述扣爪上设有扣孔,支撑架边缘设有与扣孔相匹配的凸起,所述扣爪至少为两个,均匀的分布在金属后盖边缘处,通过把扣爪上的扣孔固定在支撑架的凸起上,使得金属后盖与支撑架固定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电源的固定。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上下支撑架,所述上下支撑架之间设有PCB电路板,所述扣爪与上下支撑架扣合,并且将PCB电路板固定在上下支撑架之间,通过扣爪,把支撑架固定的同时把固定在支撑架中部的PCB电路板进行固定,使支撑架、PCB电路板与金属后盖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钮扣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用其它电池代替为智能穿戴设备供电。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通过金属后盖边缘的扣爪,实现金属后盖与支撑架的固定,同时锁紧支撑架中部的PCB电路板,而在扣合片上设有电极弹片,可以更好的压住钮扣电池,使得钮扣电池的接触更好,即使在碰撞过程中也不会发生移位,而在扣合片上的弹性抵片能确保钮扣电池负极接壳,保持智能穿戴设备性能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电源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金属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包括金属后盖1、支撑架2和设置在支撑架2上的电源3,金属后盖1上设有用于扣合电源3负极的扣合片4,支撑架2上设有用于固定扣合片4的卡位5,通过把扣合片4扣合在支撑架2上的卡位5处,能使得电源更好固定,即使发生碰撞也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使得智能穿戴设备接触性能良好,而在本实施例中,电源3为钮扣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用其它电池代替为智能穿戴设备供电,而在扣合片4上设有用于压紧电源3的电极弹片6,通过电极弹片6压紧电源3,使得电源3在碰撞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在扣合片4和金属后盖1上均设有用于与可穿戴设备外壳连接的弹性抵片7,通过弹性抵片7,能确保电源在任何情况下,电源3的负极均通过金属后盖1与外壳接触,从而确保电源3的正极和负极形成回路。除此之外,把电源3放置于支撑架2的电源容纳槽8内,支撑架2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源3的电源容纳槽8,通过把电源3固定在电源容纳槽8内,可以防止电源3在径轴方向的位移,其中,把卡位5固定在电源容纳槽8外侧,扣合片4顶端设有与卡位5相匹配的卡槽,使用时,把扣合片4顶端的卡槽固定在电源容纳槽8外侧的卡位5上,使得电源容纳槽8内的电源3更好的固定在支撑架2上。如图2所示,扣合片4上的电极弹片6和弹性抵片7,与金属后盖1为一体的结构,这使得金属后盖1可以更稳固的固定在支撑架上,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抵片7为三个,其中一个弹性抵片7固定在扣合片4上,剩余的弹性抵片7均匀分布在金属后盖1上,确保在智能穿戴设备使用过程中,电源负极在每一个方向都能与外壳接触,而在金属后盖1边缘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架的扣爪9,在本实施例中,扣爪为4个,并均匀的分布在金属后盖1边缘处,在扣爪9上设有扣孔10,支撑架上设有与扣孔相匹配的凸起,通过把扣爪9上的扣孔10固定在支撑架的凸起上,使得金属后盖1与支撑架固定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电源的固定。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后盖、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电源,所述金属后盖上设有扣合固定电源的扣合片,所述扣合片同时作为电源的极性连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后盖、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电源,所述金属后盖上设有扣合固定电源的扣合片,所述扣合片同时作为电源的极性连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放置于支撑架的电源容纳槽内,所述扣合片一端与金属后盖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自由端上具有扣合结构,所述扣合结构与支撑架上的卡合结构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片上设有用于压紧电源极性面的电极弹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位于电源容纳槽的外侧,所述扣合片自由端的扣合结构为与卡合结构相匹配的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后盖上的扣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周文彬黄祖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能表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