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向电烧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952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转向电烧刀,其包含把手、控制元件、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刀头及电性传输单元。该把手内具有平面区,该控制元件具有复数个定位平面并枢接至该把手,使得该控制元件经由该复数个定位平面其中之一可旋转地抵接至该平面区,该第一管体位于该第二管体内部并枢接至该控制元件,该第三管体则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与该第二管体及该第一管体连接,且该刀头设于该第三管体前端。使用者可旋转该控制元件使其以不同的定位平面与该平面区接触,以使该第一管体于该第二管体移动,并进而移动该第三管体及该刀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电烧刀;更具体而言,一种可转向电烧刀
技术介绍
早期外科医师以传统手术刀切开组织器官后,会以丝线结扎方式加以止血。在西元1920年后,业界开发出电烧刀(electrosurgical knife),其改良了割切组织器官及止血的方式,不但可减少伤口出血、改善伤口愈合及降低伤口感染并发症机率,更大幅缩短了手术时间。电烧刀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频交流电流经电烧刀至人体组织,使具有粘滞性的体液产生振动,此时细胞内的带电离子就会产生高速的震荡,因而摩擦生热使组织内的水分快速蒸发,以致组织分离或者凝固,进而完成切口止血工作。在微创手术中,传统电烧刀的使用上存在许多问题,例如:(1)笔直式电烧刀无法转动刀头角度;及(2)预弯式电烧刀角度可能不符合需求且无法调整角度。美国专利US7105003B2揭示一种用于移除组织的手术器械,其具有蛇管结构。该蛇管结构虽然可达到使前端功能部转向的目的,但是其转向半径大,并且因其凭借钢丝线控制转向而有刚性不足的缺点。鉴于前述,在本领域中急需开发一种具有刀头转向功能的电烧刀,其能仍保有一定程度的刚性并且以低成本的方式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本领域中急需开发一种具有刀头转向功能的电烧刀,其能仍保有一定程度的刚性并且以低成本的方式大量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转向电烧刀,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把手,具有一左端、一右端、一外表面、一内表面、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该内表面包含一平面区;—控制元件,其具有一控制端及一定位端,该定位端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包含复数个定位平面,该控制端自该开口突出,该控制元件凭借一第一插销枢接至该把手,使得该控制元件经由该复数个定位平面其中之一可旋转地抵接至该平面区;一第一管体,具有一左端及一右端,该第一管体的左端凭借一第二插销枢接至该控制元件,且该第一管体的右端往远离该把手的左端的方向延伸;一第二管体,具有一左端及一右端,位于该第一管体外侧,该第二管体的左端连接至该把手的右端,且该第二管体的右端往远离该把手的左端的方向延伸;一第三管体,具有一左端及一右端,设于该第一管体及该第二管体的右方,使得该第三管体的左端与该第一管体的右端与该第二管体的右端相邻;—刀头,配置于该第三管体的右端;以及—电性传输单元,其包含一电源接头及一传输线,该传输线穿越该容置空间及该第一管体和该第三管体的内部而使该电源接头与该刀头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二管体的右端枢接至该第三管体的左端,而该第一管体的右端枢接至该第三管体的左端。所述的可转向电烧刀,其中:该控制元件上对应于该复数个定位平面形成有复数个锁定孔。所述的可转向电烧刀,其中:包含一锁定元件配置于该把手上,该锁定元件具有一锁定插销,该锁定插销适于可操作地容纳于该复数个锁定孔之一,以限制该控制元件的转动。所述的可转向电烧刀,其中:该控制元件的该定位端包含2个或2个以上的定位平面。所述的可转向电烧刀,其中:该控制元件的该定位端包含3个或3个以上的定位平面。所述的可转向电烧刀,其中:该控制元件的该定位端包含4个或4个以上的定位平面。所述的可转向电烧刀,其中:该控制元件的该定位端包含5个或5个以上的定位平面。据此,对应于该复数个定位平面,本技术的可转向电烧刀的刀头即可依该控制元件的控制,而处于不同的位置。例如,该控制元件可具有三个定位平面:第一定位平面、第二定位平面及第三定位平面;当该控制元件以该第一定位平面抵接至该平面区时,该第三管体及该刀头位于一第一位置;当该控制元件以该第二定位平面抵接至该平面区时,该第三管体及该刀头位于一第二位置;而当该控制元件以该第三定位平面抵接至该平面区时,该第三管体及该刀头位于一第三位置。本技术的可转向电烧刀确实可以精准方式控制刀头角度,并且可以轻易地在微创手术中有限的体内空间内转动电烧刀刀头角度,以如此操作方便的专利技术,确实可节省手术时间并提升手术的效率。本技术的详细技术及较佳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描述如后,使本领域的技艺人士可理解所请专利技术的特征。【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电烧刀的一实施例所绘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根据所述实施例所绘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根据所述实施例所绘制的控制元件示意图。图4a、图4b分别为根据所述实施例所绘制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示意图。图5为根据所述具体实施例所绘制的锁定元件示意图。图6a、图6b、图6c分别为根据所述实施例所绘制的不同刀头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_把手;11_外表面;12_把手的左端;13_平面区;14_把手的右端;15_内表面;17_开口 ;20_控制元件;21_第一插销;22_第二插销;23_定位面;23a?23c-定位面;24_控制端;25_定位端;30_第一管体;32_第一管体的左端;34_第一管体的右端;40-第二管体;42_第二管体的左端;44_第二管体的右端;50_第三管体;52_第三管体的左端;54_第三管体的右端;60_刀头;61_刀头护套;70_电性传输单元;71_电源接头;72_传输线;82_第一连杆;822_第一连杆的左端;824_第一连杆的右端;84_第二连杆;842_第二连杆的左端;844_第二连杆的右端;90_锁定元件;92_锁定插销;100_电烧刀;A-角度;S1-容置空间。【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行定义,所有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及科学术语具有如同本技术所属
中的技艺人士一般所了解的意义。本文中所使用的“一”乙词,如未特别指明,系指至少一个(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量。参阅图1-图3,所示为一本技术的可转向电烧刀100,其包含一把手10、一控制元件20、一第一管体30、一第二管体40、一第三管体50、一刀头60及一电性传输单元70。该把手10具有一左端12、一右端14、一外表面11、一内表面15、一容置空间S1及一开口 17。该把手可具有一圆柱状壳体结构,但不限于此。该内表面15包含一平面区13。该控制元件20具有一控制端24及一定位端26,该定位端26位于该把手10的该容置空间S1内,且该定位端26包含复数个定位平面23,该控制端24自该把手10的该开口 17突出。该控制元件20凭借一第一插销21枢接至该把手10,使得该控制元件20经由该复数个定位平面23其中之一可旋转地抵接至该把手10的该平面区13。该第一管体30具有一左端32及一右端34,该第一管体30的左端32凭借一第二插销22枢接至该控制元件20,且该第一管体30的右端34往远离该把手10的左端12的方向延伸。该第二管体40具有一左端42及一右端44,该第二管体40位于该第一管体30外侧(该第一管体30容纳于该第二管体40中),该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向电烧刀,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把手,具有一左端、一右端、一外表面、一内表面、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该内表面包含一平面区;一控制元件,其具有一控制端及一定位端,该定位端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包含复数个定位平面,该控制端自该开口突出,该控制元件凭借一第一插销枢接至该把手,使得该控制元件经由该复数个定位平面其中之一可旋转地抵接至该平面区;一第一管体,具有一左端及一右端,该第一管体的左端凭借一第二插销枢接至该控制元件,且该第一管体的右端往远离该把手的左端的方向延伸;一第二管体,具有一左端及一右端,位于该第一管体外侧,该第二管体的左端连接至该把手的右端,且该第二管体的右端往远离该把手的左端的方向延伸;一第三管体,具有一左端及一右端,设于该第一管体及该第二管体的右方,使得该第三管体的左端与该第一管体的右端与该第二管体的右端相邻;一刀头,配置于该第三管体的右端;以及一电性传输单元,其包含一电源接头及一传输线,该传输线穿越该容置空间及该第一管体和该第三管体的内部而使该电源接头与该刀头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二管体的右端枢接至该第三管体的左端,而该第一管体的右端枢接至该第三管体的左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志豪李志弘
申请(专利权)人:合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