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打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7073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打孔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模、能够沿着机架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上模、驱动上模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铰接于机架上的压杆,压杆与上模的顶端抵接,抵接处靠近于压杆与机架的铰接处。驱动上模向下运动时仅需要将压杆向下压,由于压杆是通过杠杆原理从而驱动上模移动的,因此操作起来更为省力,不会受操作人员的力量所限制,便于广泛推广;在上模的移动过程中,驱动机构不存在因受力面积小而存在开裂的安全隐患,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压杆通过与机架的铰接后与上模抵接的该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简单,同时均为外置,因此维修维护起来更加简单方便,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孔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手动打孔机
技术介绍
打孔机,在机械厂内非常常见的设备,也可以叫做钻孔机,但打孔与钻孔还是存在区别,对于钻孔,需要采用驱动机构来驱动钻头的转动;而对于打孔,其钻头不一定需要驱动机构,例如:桌面型手动打孔机,主要通过孔针与底模上设有的孔相配合,完成装订文件的打孔。然而,某些特定的领域,它无法展开自动化生产,或者自动化生产的成本非常高,对于小型企业只能选择手动式,若采用自动化设备,其生产成本非常高。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201310403576.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打孔机,它包括设置在工作台面上的底模、竖直设置在工作台面上的定位柱、套设在定位柱上并位于底模上方的定位模块、与定位柱平行并设置在定位模块上的芯轴、设置在芯轴下端部的孔针、以及用于调节芯轴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上下移动的调节机构,底模上具有放置待加工部件的定位槽,孔针位于定位槽正上方,且在定位槽的槽底设有与孔针配合的孔。这种打孔机虽然能够降低使用成本,但存在以下使用隐患:1、齿轮齿条啮合配合,实现驱动孔针轴向移动,而若啮合时受力较大易使齿崩裂,因此使用寿命较短,同时维修起来操作繁琐,维护成本高;2、由于调节机构都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调节的,因此在啮合过程中需要通过手动的方式使孔针轴向移动,而该方式需要较大的力来转动驱动手柄,从而增加了使用的困难度,不利于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打孔机,该打孔机操作省力,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打孔机,包括机架、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模、能够沿着机架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上模、驱动上模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铰接于机架上的压杆,所述压杆与上模的顶端抵接,抵接处靠近于压杆与机架的铰接处。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大致呈E字形结构设置包括有顶杆、横杆、底座,所述上模轴向滑移连接于横杆上,所述上模一端贯穿过横杆后位于下模上方,另一端穿过顶杆后与压杆抵接。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复位上模的复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套设于上模外侧的弹簧,所述上模设有与弹簧一端抵接的限位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横杆上相对于顶杆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的顶部设有刀头,所述上模的下端开设有与刀头相配合的刀孔。进一步的,所述压杆设有与上模抵接的抵触块,所述抵触块与上模抵接的一侧呈圆弧结构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限位压杆转动行程的限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与机架螺纹连接的螺杆。驱动上模向下运动时仅需要将压杆向下压,由于压杆是通过杠杆原理从而驱动上模移动的,因此操作起来更为省力,不会受操作人员的力量所限制,便于广泛推广;同时上模的移动过程中,驱动机构不存在因受力面积小而存在开裂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压杆通过与机架的铰接后与上模抵接的该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简单,同时均为外置,因此维修维护起来更加简单方便,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手动打孔机的立体结构示意视图;图2为手动打孔机的平面结构示意视图。附图标记:1、机架;11、顶杆;12、横杆;13、底座;2、下模;21、刀头;3、上模;31、限位环;4、压杆;41、抵触块;5、弹簧;6、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所示,一种手动打孔机,包括机架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下模2、能够沿着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上模3、驱动上模3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铰接于机架1上的压杆4,压杆4与上模3的顶端抵接,抵接处靠近于压杆4与机架1的铰接处。该驱动机构在驱动上模3向下运动时仅需要将压杆4向下压,由于压杆4是通过杠杆原理从而驱动上模3移动的,并且抵接处靠近于压杆4与机架1的铰接处,因此操作起来更为省力,不会受操作人员的力量所限制,便于广泛推广;同时上模3的移动过程中,驱动机构不存在因啮合齿的受力面积小而存在开裂的安全隐患,而是通过压杆4抵触上模3端部使其轴向滑移,因此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压杆4通过与机架1的铰接后与上模3抵接的该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简单,仅需通过螺栓连接方式既可将压杆4铰接于机架1上,同时均为外置,也方便其拆卸,因此维修维护起来更加简单方便,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参照图2所示,机架1大致呈E字形结构设置包括有顶杆11、横杆12、底座13,顶杆11、横杆12、底座13之间相互平行,上模3轴向滑移连接于横杆12上,上模3—端贯穿过横杆12后位于下模2上方,另一端穿过顶杆11后与压杆4抵接,上模3同时贯穿过顶杆11和横杆12后使上模3仅能实现轴向滑移,使上模3在远离或靠近下模2时滑移更稳定;同时机架1该结构方便在顶杆11与横杆12之间设置用于复位上模3的复位机构,通过复位机构能使压杆4在撤销掉向下施加的压力后,能够带动上模3向上移动,同时将压杆4顶起,该过程不仅在打孔后使上模3远离下模2,能够实现方便取料,同时也方便下一步操作,将压杆4顶起后,在下一次打孔过程中直接向下压压杆4,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参照图2所示,复位机构包括有套设于上模3外侧的弹簧5,上模3设有与弹簧5—端抵接的限位环31,弹簧5的另一端抵接于横杆12上相对于顶杆11的一侧,当压杆4向下施压时,上模3向下滑移,带动限位环31向下滑移,从而压缩弹簧5,使弹簧5储蓄弹性势能,完成打孔工序后,操作工撤去施加在压杆4上的压力,弹簧5释放弹性势能,通过向上推限位环31,使上模3向上滑移,同时将压杆4绕铰接处顶起,结构简单易实施,方便通过弹簧5实现上模3的复位。参照图2所示,下模2的顶部设有刀头21,上模3的下端开设有与刀头21相配合的刀孔。刀头21也可以设置在上模3,刀孔也可以设置在下模2,本申请优选将刀头21设置在下模2,刀孔设置在上模3,这是由于若刀头21设置在上模3时,上模3于滑移过程中不方便对准预留的位置,这是由于将待打孔的纸张放置在下模2上时,上模3距离纸张有一定距离,无法通过肉眼判断上模3在下压过程中落到的位置上,因此刀头21设置在下模2上时,在纸张放置在下模2上时即可方便对准,因此有利于提高打孔位置的准确度。参照图1所示,压杆4设有与上模3抵接的抵触块41,抵触块41与上模3抵接的一侧呈圆弧结构设置。压杆4通过抵触块41与上模3的端部抵接,而压杆4在绕铰接处转动时,圆弧设置的抵触块41使压杆4在轴心滑移的过程中更加平稳,有利于提高打孔时纸张上孔的平滑程度。参照图1所示,机架1上设有限位压杆4转动行程的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使压杆4在转动过程中避免行程过大而造成上模3与下模2发生损坏。该限位机构可以通过与机架1螺纹连接的螺杆6实现,结构简单方便易实施,在机架1上开设有螺纹孔即可,使用是将螺杆6旋入,还可以通过调节露出螺杆6的高度来调节压杆4的行程。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打孔机,包括机架、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模、能够沿着机架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上模、驱动上模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铰接于机架上的压杆,所述压杆与上模的顶端抵接,抵接处靠近于压杆与机架的铰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长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远纸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