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采血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835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5:06
一种静脉采血导管,包括管体、连接座、外延管、滑扣和外延管接头,所述管体的后端通过连接座与外延管一端连接,外延管另一端与外延管接头连接;所述管体的前端管口侧面设有与管体相通的两个侧孔,两侧孔分别位于管体相对的两侧壁上,侧孔的孔径为管体口径的1/3-2/3大小,两侧孔相距3-8mm,靠近管口的侧孔距离所述的管口后方5-10mm;所述的管体为直型单腔导管,所述的管体口径范围为1.40-2.70mm。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管体的前端设置侧孔,侧孔相对增加了抽血的口径,从而加快采血速度并使纤维蛋白鞘不易形成,解决了难以提高采血速度或置管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设及一种在动物静脉进行无菌采血的导管。
技术介绍
市场上有很多生物制品和科学研究的试剂需要用动物血浆或血清作为原辅材料, 如动物纤维蛋白胶、免疫球蛋白等,动物血浆或血清的质量影响着生物制品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目前对猪、牛、羊等动物大量采血的方法主要为刺杀放血法,此类方法只能一次性对 准备屠杀动物进行采血,对血浆采集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同时,血液从伤口流出,接触皮 毛和体液造成血液的污染。 鉴于此,李勇专利技术了 "用多联袋全封闭无菌生产原料动物血清的方法"(中国专利 申请号200510096345. 2),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大剂量自 动采血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170911. 4),运两种采血装置实现了能在封闭系统中 对动物进行多次血液的采集,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血液污染的可能。但运两种装置均W采血 针的方式直接在动物体内采血,需要时间较长,并且采血针容易被动物挣脱而造成需要多 次穿刺采血。 中屯、静脉导管是一种置入血管内的导管,可用于快速输液补液和采集血样等,留 置导管能实现对大型动物进行多次活体采血。对猪羊等动物置管时甚至无须麻醉,导管用 于大量采血能避免动物挣扎而采血针脱离血管的情况,导管连接血浆采集机或真空采血袋 能实现稳定地无菌血浆或全血采集。目前市面上中屯、静脉导管虽种类繁多,然而仍没有专 口设计或适合用于人或动物大量血液采集的单腔导管。其不利于采血的主要原因在于:1、 普通的单腔导管管径较细或没有较大的侧孔,使得采血速度难W提高,持续采血导管也容 易受堵;2、口径稍大的中屯、静脉导管则主要为双腔或多腔导管,运些导管的主管管腔实际 并不大,而副管接头更是成为妨碍;口径大的单腔导管则实际为猪尾己多孔导管巧I流管), 弯曲的导管口不适合置入血管,侧孔过多也不利于置管;3、较细软的锥形导管口不利于在 大型动物体内置管,且在采血时导管容易如"抽水机"般因负压在血管内震动;4、透明的外 延管其内壁光滑度不如管体内壁,加上滑扣的多次通闭控制,采血时血细胞和血脂等容易 粘附于外延管上,妨碍采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脉采血导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提 高置管成功率和采血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脉采血导管,包括管体、连 接座、外延管、滑扣和外延管接头,所述管体的后端通过连接座与外延管一端连接,外延管 另一端与外延管接头连接;所述管体的前端管口侧面设有与管体相通的两个侧孔,两侧 孔分别位于管体相对的两侧壁上,侧孔的孔径为管体口径的1/3 - 2/3大小,两侧孔相距 3-8mm,靠近管口的侧孔距离所述的管口后方5-lOmm;所述的管体为直型单腔导管,所述的 管体口径范围为1.40-2. 70mm。大量研究W及生猪采血的实践中发现,使用市面上传统的中 屯、静脉难W提高采血速度或置管困难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导管的采血管径大小决定血液 的流量与流速(或血压);另一方面是采血时导管时刻受到血流冲击,血液遇到不光滑的管 口易粘附聚集,在采血速度低于25ml/min时易形成纤维蛋白銷,使采血速度更为减慢。本 专利技术在管体的前端设置侧孔,侧孔相对增加了抽血的口径,从而加快采血速度并使纤维蛋 白銷不易形成,解决了难W提高采血速度或置管困难的问题;两侧孔不在管体的同一侧能 减少导管偏向单侧弯曲的可能,控制两侧孔距离W及孔径大小能避免插管时因有侧孔部位 变软而不受力,侧孔过多也会增加置管的难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置入猪颈部静 脉时无须麻醉,置管后能大大增加血浆采集的速度,减少导管堵塞的可能;同时,增加侧孔 分散流速能减轻动物的疼痛或伤害,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对外延管和管口等进行材质的 部分改造能保证留置导管后二次采血的顺杨度,实现多次采血,降低动物采血的成本。 作为改进,所述管体前端4mm为增厚的耐磨性锥形管口,所述管口材料为硅胶、聚 氯乙締或聚氨基甲酸醋。避免多次循环利用后由于管口变软而导致高累速采血时管口收缩 堵塞或管体打颤。 作为改进,所述外延管为增厚的透明管,其内壁光滑度与所述管体光滑度相近。增 厚的透明材料能避免所述的滑扣在外延管上多次控制导管通闭时留下權皱,从而避免增加 血液与外延管壁的摩擦。 作为改进,所述外延管接头上设有能连接医用Ξ通阀的滑丝,导管能通过医用Ξ 通阀与血浆采集机连接。导管在动物的静脉置管后,所述的外延管接头与医用Ξ通阀连接, Ξ通阀再分别与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W及血浆采集机的耗材连接,启动血浆采集机对动 物进行血浆采集,并在回输血细胞时通过Ξ通阀补充生理盐水。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 本专利技术在管体的前端设置侧孔,侧孔相对增加了抽血的口径,从而加快采血速度并 使纤维蛋白銷不易形成,解决了难W提高采血速度或置管困难的问题; 2、 两侧孔不在管体的同一侧能减少导管偏向单侧弯曲的可能; 3、 控制两侧孔距离5-8mmW及孔径大小能避免插管时因有侧孔部位变软而不受力,侧 孔过多也会增加置管的难度; 4、 管体前端4mm为增厚的耐磨性锥形管口,所述管口材料为硅胶、聚氯乙締或聚氨基 甲酸醋,避免多次循环利用后由于管口变软而导致高累速采血时管口收缩堵塞或管体打颤 5、 外延管增厚的透明材料能避免所述的滑扣在外延管上多次控制导管通闭时留下權 皱,从而避免增加血液与外延管壁的摩擦。【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置入动物体内后,与之连接的Ξ通阀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采血导管,包括管体1、连接座5、外延管7、滑扣6和外延管 接头8,所述管体1的后端通过连接座5与外延管7 -端连接,外延管7另一端与外延管接 头8连接。所述管体1为直型单腔导管,所述管体口径范围为1.40-2. 70mm(包括了现有 导管规格范围18-12Ga或4-8化),口径过细不利于采血,而口径过粗则不适合静脉置管。 管体1前端4mm为软质耐磨性硅胶、聚氯乙締或聚氨基甲酸醋(PU)材料的锥形管口 2,管 口 2内壁增厚,避免血流磨损管口而留置后二次采血不利。两侧孔3、4位于管体1侧壁对 称的两端,侧孔3、4的孔径大小为管体1的1/3-2/3,两侧孔3、4相距5-8mm,近前端的侧 孔3距离管口 2后方5-lOmm。所述外延管7为透明软质材料,内壁光滑度与所述的管体相 近,外延管7上设有控制导管通闭的滑扣6。外延管接头8上设有能连接医用Ξ通阀的滑 丝,通过医用Ξ通阀导管能与单采血浆机的耗材连接。 猪采血:进行试验的生猪生长期为3 - 4个月,体重约为70kg,防疫合格。分别用 屠宰采血和普通14Ga双腔导管(总管径2. 00mm)、本专利技术14Ga导管W及本专利技术12Ga导管 (2. 70mm)置管式采血方法对分别生猪进行采血。对血浆采集量、采血速度、蛋白含量和是否 染菌进行检测。 屠宰采血:在生猪屠宰场中,生猪倒立绑定后在生产流水线上进行屠杀。体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脉采血导管,包括管体、连接座、外延管、滑扣和外延管接头,所述管体的后端通过连接座与外延管一端连接,外延管另一端与外延管接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前端管口侧面设有与管体相通的两个侧孔,两侧孔分别位于管体相对的两侧壁上,侧孔的孔径为管体口径的1/3 ‑ 2/3大小,两侧孔相距3‑8mm,靠近管口的侧孔距离所述的管口后方5‑10mm;所述的管体为直型单腔导管,所述的管体口径范围为1.40‑2.7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华印张俊辉朱晋辉李伟达樊鸿浩邓乐君万文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众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拜特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