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及其曲轴平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884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动机及其曲轴平衡结构,曲轴平衡结构包括动不平衡的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设有飞轮,所述飞轮为偏心飞轮,所述曲轴的另一端设有偏心部,所述偏心部与所述飞轮的偏心呈180度设置。曲轴两端距离相对较远,则飞轮和偏心部实现了轴向距离的最大化,能产生更有效的力矩来平衡曲轴的不平衡量,从而减少曲柄臂上平衡重的平衡负担,使得平衡重壁厚、外径均得以减小,便于相关部件的布置。相应地,与其配合的连杆等部件尺寸均得以减小,尤其是连杆长度的减小,使得发动机的整机高度、宽度(尤其是高度)大大降低,从而减小发动机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其曲轴平衡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曲轴,根据油缸数目的不同,存在动平衡和动不平衡两种形式,以下是二者的定义。动平衡:质量系统旋转时不但离心力合力等于零,而且合力矩也为零。动不平衡:质量系统旋转时离心力合力、合力矩均不为零。直列4缸、直列6缸柴油机等一般采用动平衡曲轴,而直列3缸、V型8缸柴油机等一般具有动不平衡曲轴。曲轴为动不平衡时,显然会引起振动,影响发动机使用性能以及寿命,并产生噪音。基于此,现有技术中,动不平衡的曲轴通常会配备平衡重,以达到使曲轴平衡的目的,下面以V8柴油机为例进行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典型的V8柴油机曲轴上安装平衡重的结构示意图。曲轴包括位于其两端的轴颈、曲柄销、连接轴颈和曲柄销的曲柄臂,柴油机气缸的活塞通过连杆连接曲柄销,则活塞上下运动时可带动曲轴转动,形成驱动力。曲轴两端的轴颈,一端连接飞轮,另一端用于驱动外部件。为了使得曲轴能够平衡,该曲轴的曲柄臂上设有平衡重。平衡重配置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即图1中配置方式:自左向右,第1、2、3、6、7、8设有平衡重(1和8、2和7、3和6相对应),共六个,六个平衡重相互配合,实现平衡控制。虽然,配置平衡重能够解决动不平衡曲轴的平衡问题,但产生了如下技术问题:对应平衡重距离相对较近,为保证曲轴平衡效果,平衡重的壁厚和外径尺寸较大,导致曲轴及其相关零件布置困难;尤其是,由于平衡重外径尺寸大,相应的与曲柄连接的连杆长度会加长,相关零件的尺寸也会匹配性地增加,则需要更大的空间满足曲轴及相关部件的安装需求,从而导致柴油机高度和宽度均较大,整机笨重。有鉴于此,对曲轴平衡结构进行改进,以减小发动机体积,也便于内部零部件布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及其曲轴平衡结构,该曲轴平衡结构可减小发动机体积,并便于发动机内部的零件布置。本技术提供的曲轴平衡结构,包括动不平衡的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设有飞轮,所述飞轮为偏心飞轮,所述曲轴的另一端设有偏心部,所述偏心部与所述飞轮的偏心呈180度设置。可选地,所述飞轮具有用于连接所述曲轴的中部安装孔,所述中部安装孔至所述飞轮的外缘之间的轮体部分设有偏心孔,以使所述飞轮形成偏心飞轮。可选地,所述飞轮具有用于连接所述曲轴的中部安装孔,所述中部安装孔至所述飞轮的外缘之间的轮体部分布置有偏心结构,以使所述飞轮形成偏心飞轮。可选地,所述飞轮的所述轮体部分设有凹口方向朝向所述曲轴的环形凹部,所述偏心结构设于所述环形凹部的位置。可选地,所述偏心结构一体设置于所述飞轮。可选地,所述曲轴的另一端连接传动部或执行部,所述偏心部集成于所述传动部或所述执行部。可选地,所述传动部具体为皮带轮,所述执行部具体为风扇或减振器。可选地,所述偏心部为呈扇形的板状结构,扇形的扇心位置直接安装于所述曲轴。可选地,所述飞轮设有用于定位于所述曲轴的第一销孔,所述偏心部设有用于定位于所述曲轴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所述第二销孔与所述曲轴配合时,所述飞轮和所述偏心部的偏心呈180度。本方案中,曲轴两端距离相对较远,则飞轮和偏心部实现了轴向距离的最大化,能产生更有效的力矩来平衡曲轴的不平衡量,从而减少曲柄臂上平衡重的平衡负担,使得平衡重壁厚、外径均得以减小,便于相关部件的布置。相应地,与其配合的连杆等部件尺寸均得以减小,尤其是连杆长度的减小,使得发动机的整机高度、宽度(尤其是高度)大大降低,从而减小发动机的体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曲轴平衡结构和与之配合的连杆,所述曲轴平衡结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曲轴平衡结构,具有与上述曲轴平衡结构相同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典型的V8柴油机曲轴上安装平衡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曲轴平衡结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飞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曲轴平衡结构中飞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偏心部的结构示意图。图 1 中:11轴颈、12曲柄臂、13曲柄销、14平衡重图2-5 中:21轴颈、22曲柄臂、23曲柄销、24平衡重、25偏心部、251扇心安装孔、252第二销孔、26飞轮、261偏心结构、262第一销孔、263中部安装孔、264偏心孔、265环形凹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及其曲轴平衡结构,该曲轴平衡结构使得发动机体积减小,也便于内部零件的布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曲轴平衡结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曲轴平衡结构,包括动不平衡的曲轴(动不平衡的涵义可参考
技术介绍
描述),曲轴具有轴颈21,曲柄销23,以及连接轴颈21和曲柄销23的曲柄臂22,曲轴的曲柄臂22与
技术介绍
相似,也设有平衡重24,可以设置六个或八个平衡重24,设置六个平衡重24时,同样设于图2中第1、2、3、6、7、8曲柄臂22,平衡重24设于曲柄臂22伸出端的相对侧,但平衡重24质心与伸出端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呈一定偏角。另外,曲轴的一端设有飞轮26,图1中,曲轴右端的轴颈21连接飞轮26,并且该飞轮26为偏心飞轮26,曲轴的另一端则对应地设有偏心部25,该偏心部25与飞轮26的偏心呈180度设置。本文所述的偏心飞轮26是指,曲轴带动飞轮26转动时,飞轮26质心偏离转动轴线;同样,曲轴另一端的偏心部25随飞轮26转动时,其质心也偏离其转动轴线。另外,偏心部25与飞轮26的偏心成180度设置,是指,偏心部25的质心和飞轮26的质心,二者分设于曲轴轴线的两侧,在曲轴横截面的投影面上,曲轴的轴心位于二者的连线上。即,偏心部25和飞轮26相对应,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其平衡的原理与曲柄臂22上的平衡原理相同。如此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下述技术效果:曲轴两端距离相对较远,则飞轮26和偏心部25实现了轴向距离的最大化,能产生更有效的力矩来平衡曲轴的不平衡量,从而减少曲柄臂22上平衡重24的平衡负担,使得平衡重24壁厚、外径均得以减小,便于相关部件的布置。相应地,与其配合的连杆等部件尺寸均得以减小,尤其是连杆长度的减小,使得发动机的整机高度、宽度(尤其是高度)大大降低,从而减小发动机的体积。具体地,请参考图3,图3为图2中飞轮26的结构示意图。飞轮26具有用于连接曲轴的中部安装孔263,通常,飞轮26为规则的圆形,曲轴一端轴颈21能够插入中部安装孔263,实现连接固定,以带动飞轮26旋转。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飞轮26上设置偏心结构261,以使飞轮26形成偏心飞轮26。如图3所示,中部安装孔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平衡结构,包括动不平衡的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设有飞轮(26),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26)为偏心飞轮(26),所述曲轴的另一端设有偏心部(25),所述偏心部(25)与所述飞轮(26)的偏心呈180度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蒙乔军李成艳柴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