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1689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移液管,具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有柱筒,另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柱筒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可在柱筒内部沿其轴向移动。所述活塞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柱筒的外部并配置有推把。所述柱筒与第一管体相连通,第一管体的中部设置有储液腔。该新型移液管,采用配置有活塞的柱筒与第一管体的一体结构,可实现单手操作,快速准确地取液,取液过程中同时完成过滤,实现了取液和过滤的一体化操作。在移液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液的情况,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均匀排出液体。该新型移液管省去了用吸耳球协助吸液、清洗管体、液体过滤等繁琐步骤,使用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移液管
技术介绍
移液管在实验室内使用较为广泛,是量取大量液体时必备的工具。传统的移液管为玻璃器皿,在使用完之后大都需要进行清洗过后才能量取其它的液体。使用时必须先用吸耳球来吸液,然后用拇指按住移液管上端的开口处,慢慢松开拇指来达到释放液体的目的,整个吸液过程需要双手配合才可完成。在吸液完成后,整个移液过程中需要拇指始终按住移液管的上端开口处,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滴液的情况。在移液过程出现滴液后,移液管内的液体出现误差,需要重新吸液,同时滴落的液体也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无论在吸取或者是释放液体时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在释放液体时极容易产生误差。为了提高实验效率,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移液管,以克服现有实验仪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移液管,以解决移液管必须用吸耳球协助吸液、清洗管体、液体过滤等繁琐步骤以及在量取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本技术移液管还可根据实验的需要吸取和排放定量的液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新型移液管,具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有柱筒,另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柱筒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可在柱筒内部沿其轴向移动。所述活塞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柱筒的外部并配置有推把。所述柱筒与第一管体相连通,第一管体的中部设置有储液腔。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漏斗状,连接部的小口径端与第一管体固定连接,连接部的大口径端与柱筒固定连接成一体。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优选地,所述储液腔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其它部位的内径,储液腔的外轮廓突出于第一管体其它部位的外轮廓。优选地,所述柱筒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可防止活塞脱离柱筒。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具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套接,其中部设置有过滤腔,过滤腔内配置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移液管,采用配置有活塞的柱筒与第一管体的一体结构,可实现单手操作,快速准确地取液,取液过程中同时完成过滤,实现了取液和过滤的一体化操作。在移液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液的情况,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均匀排出液体。该新型移液管省去了用吸耳球协助吸液、清洗管体、液体过滤等繁琐步骤,使用快捷、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移液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一种新型的移液管,具有第一管体1,所述第一管体1的一端通过连接部6连接有柱筒2,另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柱筒2内部设置有活塞3,活塞3可在柱筒2内部沿其轴向移动,所述柱筒2远离第一管体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7,限位部7可防止活塞3脱离柱筒2。所述连接部6为漏斗状,连接部6的小口径端与第一管体1固定连接,连接部6的大口径端与柱筒2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柱筒2与第一管体1相连通。所述柱筒2、连接部6及第一管体1是由聚丙烯塑料制成的一体结构,第一管体1细长,能深入到长颈的容器中取液。所述过滤装置具有第二管体9,第二管体9与第一管体1套接,其中部设置有过滤腔10,过滤腔10内配置有过滤网11。所述活塞3上设置有活塞杆5,活塞杆5的一端与活塞3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柱筒2的外部,活塞杆5的末端配置有推把8。所述第一管体1的中部设置有储液腔4,储液腔4的内部与第一管体1的内部连通,储液腔4可用于存储液体,配置有储液腔4的第一管体1可增加每次的取液量。所述储液腔4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1的其它部位的内径,储液腔4的外轮廓突出于第一管体1其它部位的外轮廓。所述第一管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第一管体1的下端为收口结构,无论是在取液或者释放液体时均可达到匀速的效果。该新型移液管处于无菌密封的密封袋中,打开外包装将其取出,将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9套接在一起。将该新型移液管的第二管体9的下部插入所要量取液体的容器中,保证第二管体9的下端始终处于液面以下,手握推把8拉动活塞杆5使活塞3沿柱筒2向限位部7移动,容器中液体经第二管体9的过滤腔10内的过滤网11过滤后,进入第一管体1内,溶液中的杂质被阻挡在过滤腔10的过滤网11底部。观察第一管体1内的液面的刻度值,待第一管体1内的液面达到预定取液值,活塞3停止移动,将第二管体9从第一管体1上取下,即完成取液过程。将盛有液体的第一管体1的下部插入容器中,推动推把8,活塞3沿柱筒2向连接部6移动,并通过观察第一管体1的外侧壁上的刻度来定量排出溶液。本技术一种新型移液管,采用配置有活塞的柱筒与第一管体的一体结构,可实现单手操作,快速准确地取液,取液过程中同时完成过滤,实现了取液和过滤的一体化操作。在移液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液的情况,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均匀排出液体。该新型移液管省去了吸耳球协助吸液、清洗管体、过滤液体等繁琐步骤,使用快捷、方便。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移液管,具有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有柱筒,另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柱筒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可在柱筒内部沿其轴向移动;所述活塞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柱筒的外部并配置有推把;所述柱筒与第一管体相连通,第一管体的中部设置有储液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漏斗状,连接部的小口径端与第一管体固定连接,连接部的大口径端与柱筒固定连接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其它部位的内径,储液腔的外轮廓突出于第一管体其它部位的外轮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可防止活塞脱离柱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具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套接,其中部设置有过滤腔,过滤腔内配置有过滤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移液管,具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有柱筒,另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柱筒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可在柱筒内部沿其轴向移动。所述活塞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柱筒的外部并配置有推把。所述柱筒与第一管体相连通,第一管体的中部设置有储液腔。该新型移液管,采用配置有活塞的柱筒与第一管体的一体结构,可实现单手操作,快速准确地取液,取液过程中同时完成过滤,实现了取液和过滤的一体化操作。在移液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液的情况,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均匀排出液体。该新型移液管省去了用吸耳球协助吸液、清洗管体、液体过滤等繁琐步骤,使用快捷、方便。【IPC分类】B01L3/02【公开号】CN205084753【申请号】CN201520870128【专利技术人】韩作振, 庄定祥, 闫华晓, 赵辉, 韩梅, 赵延洋, 孙彬, 孟瑞瑞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移液管,具有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有柱筒,另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柱筒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可在柱筒内部沿其轴向移动;所述活塞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柱筒的外部并配置有推把;所述柱筒与第一管体相连通,第一管体的中部设置有储液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作振庄定祥闫华晓赵辉韩梅赵延洋孙彬孟瑞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