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1490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包含光强传感器、控制模块、光纤分光器和若干个聚光部件;光强传感器、光纤分光器设置在需要补光的场所;聚光部件包含太阳能聚光器、光纤接收器和光开关;太阳能聚光器设置在室外,用于汇聚太阳光并输出至光纤接收器;光开关的输入端通过柔性导光光纤相连和光纤接收器相连,输出端通过柔性导光光纤和所述光纤分光器相连,控制端和所述控制模块相连;光纤分光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太阳光直接分发至需要补光的场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光强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各个光开关的通断。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直接利用外部的太阳能来进行补光,天然、高效且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编辑摘要建筑智能化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智能建筑-产生智能建筑的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 手机PDA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ford)市建成。中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控制技术、Communicat1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智能建筑-性质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建筑智能化结构是由三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0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智能建筑-概念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智能家居触摸屏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原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自动化设备BA、办公自动化0A及通信网络系统CA,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按照上海市的定义,智能家居“是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通信和系统集成技术建立的家庭信息化平台,它通过家庭网络将与家居设备和系统互联并统一管理,以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安全、节能和环保的家居生活环境”。智能建筑-标准在智能建筑和数字社区的规划和设计中主要使用这两套标准作为设计依据。其中,智能化标准侧重于:以建筑物为平台,强调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结构的配合和协调,如:综合布线系统(GCS,PDS)、火灾报警系统(SA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火灾报警系统(FAS)等,在技术应用方面主要涉及监控技术应用、自动化技术应用等。数字化标准侧重于:以数字化信息集成为平台,强调楼宇物业与设施管理、一卡通综合服务、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网络融合、功能协同,如:综合信息集成系统(IBMS.net)、楼宇物业与设施管理系统(IPMS)、楼宇管理系统(BMS)、综合安防管理系统(SMS)、“一卡通”管理系统(ICMS)等,在技术应用方面主要涉及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信息集成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应用等。现有的建筑中,由于高层越来越多,很多房间的采光存在问题,基本上只能通过电灯来进行照明,太阳能无法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包含光强传感器、控制模块、光纤分光器和若干个聚光部件;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和光强传感器以及各个聚光部件相连; 所述光强传感器设置在需要补光的场所,用于检测其光线强度,并将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聚光部件包含太阳能聚光器、光纤接收器和光开关; 所述太阳能聚光器设置在室外,用于汇聚太阳光,并将其传递给所述光纤接收器接收; 所述光开关的输入端通过柔性导光光纤相连和光纤接收器相连,输出端通过柔性导光光纤和所述光纤分光器相连,控制端和所述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光纤接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高强太阳光经由柔性导光光纤传递至光纤分光器;所述光纤分光器设置在需要补光的场所,用于将接收到的太阳光直接分发至需要补光的场所;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光强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各个光开关的通断,进而控制是否补光和补光程度。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控制模块的处理器采用ARM系列单片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控制模块的处理器采用SAA7750单片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聚光部件的数目范围为3个到20个。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聚光部件的数目为10个。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型号为TSL256x。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能够直接利用外部的太阳能来进行补光,天然、高效且节能减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包含光强传感器、控制模块、光纤分光器和若干个聚光部件;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和光强传感器以及各个聚光部件相连; 所述光强传感器设置在需要补光的场所,用于检测其光线强度,并将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聚光部件包含太阳能聚光器、光纤接收器和光开关; 所述太阳能聚光器设置在室外,用于汇聚太阳光,并将其传递给所述光纤接收器接收; 所述光开关的输入端通过柔性导光光纤相连和光纤接收器相连,输出端通过柔性导光光纤和所述光纤分光器相连,控制端和所述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光纤接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高强太阳光经由柔性导光光纤传递至光纤分光器;所述光纤分光器设置在需要补光的场所,用于将接收到的太阳光直接分发至需要补光的场所;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光强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各个光开关的通断,进而控制是否补光和补光程度。所述控制模块的处理器采用ARM系列单片机,优先采用SAA7750单片机。所述聚光部件的数目范围为3个到20个,优先为10个。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型号为TSL256x。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太阳能光纤传输的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光强传感器、控制模块、光纤分光器和若干个聚光部件;所述控制模块分别和光强传感器以及各个聚光部件相连;所述光强传感器设置在需要补光的场所,用于检测其光线强度,并将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聚光部件包含太阳能聚光器、光纤接收器和光开关;所述太阳能聚光器设置在室外,用于汇聚太阳光,并将其传递给所述光纤接收器接收;所述光开关的输入端通过柔性导光光纤相连和光纤接收器相连,输出端通过柔性导光光纤和所述光纤分光器相连,控制端和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光纤接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高强太阳光经由柔性导光光纤传递至光纤分光器;所述光纤分光器设置在需要补光的场所,用于将接收到的太阳光直接分发至需要补光的场所;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光强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各个光开关的通断,进而控制是否补光和补光程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胜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信大气象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